本书共四章,内容包括:贵州历史名茶传承与发展概况、姑箐古茶资源现存状况与传统制茶技艺保护研究、以姑箐古茶为例的贵州历史名茶产业化研究、结论与展望。
为大学教授的研究报告写序,尤其是为学养深厚且铁嘴钢炮的王芳教授写序,真的为难我了。但一想也是为了茶的那些事,又有一种无由推辞的使命感。
纳雍是我工作了五年的地方,姑箐至少去过三次以上。次上姑箐,那时气血方刚,选择走山路,走到手扒岩时,低血糖发作,背心透凉,周身冷汗,嘴唇发乌,眼冒金星,四肢无力,差一点一命呜呼,后勉强撑上岩头,“抡”一农户一碗苞谷饭,一碗盐水,才缓过气来。还有一次陪赵德刚、陈振武、吕立堂等教授专程考察姑箐茶,算是一次专业之行。当再一次与姑箐邂逅,与茶相知,则是在王芳教授的大著里。
我以认为做文化是浪漫的,可以无限夸张,要不哪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千佳句?但王芳教授文稿里的文化除了浪漫还有真实,从汉晋走来,有起伏跌宕,也有莺歌燕舞;有官民和谐相处,也有的刀光剑影;有茶和天下的温馨,也有替人缴税的算计;有大明万历间的繁荣,也有清末民国的凋蔽。有意思的是谜语,很有底蕴一“中央戊已是我生,北方壬癸在中心,红娘抓住耳,拿去见丙丁”,竟然把金木水火土去,把山村饮茶文化,拔到如此高度。我算是一位茶文化人,看了王教授这一段文字,汗颜到无地自容。
如若做科技,似乎一定是现实的,严谨到分毫不差,要不哪有微米级、纳米级,甚至夸克级物质。但王教授讲述姑箐茶制作工艺,化验其中的内含物质时,既有严格指标对照,又有本地“土掉渣”的手法;既有全国统一标准,又有姑箐茶个性;既有全省大量茶树梳理,又有韩国茶园及茶文化对比。通过对都匀毛尖、云雾贡茶、湄潭翠芽、正安白茶各种制茶工艺对比,突出姑箐茶,没忘其他茶,涵盖面之广,不是轻易做得到的。哪怕是从文化史的角度,也是层层,慢慢叙来,把汉晋“平夷茶”、水西“方物贡茶”、改土归流茶”到民国时期“姑箐茶”,条分缕析,让人折服。由此,我对科技工作者多了一份敬仰之,敬畏之心。
文化和科技是茶的两翼。茶没有文化,什么都不是;没有科技,茶就是一片普通树叶。科技与文化结合可以诞生果。据说中国载人器,得益于嫦娥奔月的神话。王教授该书,把科技与文化的衔接做得天衣无缝。读书,你好像在读科研报告,又像是在读文学报告。科研报告中的外形分析、物质化验、数字比对,让人深信不疑;文学报告中历史变迁、苗民的朴实、仪式的神圣、开采的庄重,令人肃然。
我不知道茶是她的初恋,还是别,也或是黄昏依,但我相信她是深爱茶的,爱得神魂颠倒,爱得死去活来。受其精神感悟,推心几笔,勉为其难,是序?!
芳若,原名王芳,芳若茶道流派创始人,中国青少年宫协会青少年茶修项目主理人,贵州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原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现更名为贵阳人文科技学院)茶与茶文化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茶与茶文化研究、教学和推广作。著有《茶的概说一一为爱茶人打开茶的世界之门》.专著一部,主持和参与贵州省茶与茶文化重大课题9项,发表学术及各类文章23篇,论文曾获贵州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讲授茶与茶文化课程,10年发起创办芳若茶道禅心茶社茶文化公益传播组织,创立以遵循“精茶茶艺、茶道”为修学次第的芳若茶道流派,致力于探索和推动茶与茶文化传播工作,取得较好实效。
序/傅传耀・
绪论:
章贵州历史名茶传承与发展概况
一、贵州代产茶历史发展
二、贵州历史名茶的传承与发展概况
三、贵州历史名茶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贵州历史名茶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第二章姑箐茶资源现存状况与传统制茶技艺保护研究.
一、姑箐茶的资源现状及价值探讨
二、姑箐茶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
三、姑箐茶资源保护及利用存在的问题
四、姑箐茶资源保护及利用对策研究
五、姑箐茶工艺恢复保护实验研究
第三章以姑箐茶为例的贵州历史名茶产业化研究
一、当前茶产业化背景概述
二、基于消费视角的茶业市场
三、姑箐茶产业化路径
四、问题与基础建设
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