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整理了我国东北地区、中北地区、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京津冀地区、黄河下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西南地区、东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11个文化圈的饮食文化。
当前饮食文化相关教材或基于我国四大或八大菜系(吴澎,2020;林胜华,2019),或基于不同场合饮食及习俗差异(林胜华,2021),或阐释不同时期、地域的饮食差异及文化变迁(李明晨和宫润华,2019;王学泰,2017;邵万宽,2016;凌强和李晓东,2013;茅建民,2010),或关注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隗静秋,2015),尚缺乏对我国各省市饮食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的教材,本教材拟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搜集、整理和归类。本教材基于旅游地理视角,系统梳理我国三百余个地市饮食文化,从饮食习惯、风味、烹饪技术及其原因等方面进行统筹和划分饮食文化圈,这一划分方式是对原先四大或八大菜系分类法的补充和完善。总之,鉴于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向,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此外,本教材还兼具全面性、系统性、创新性、文化性和趣味性,有望成为现有饮食文化教材体系的有益补充。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明确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体现了我国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支持。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博大精深。近年来,中共中央先后出台多个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这意味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本书的编写紧跟时代,紧跟国家政策与饮食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国饮食文化”课程开设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多元化饮食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原因及其涉及的历史、文化和地理因素影响。根据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等,我国区域大致可划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从地形看,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势比较平坦,以平原、丘陵、盆地为主;而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则以高原、盆地为主。从气候来看,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以季风性气候为主,如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为主。综合温度、光照、水分、地形、土壤等多种因素,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便有了明显的区分,饮食文化也因之变化。因此,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农业类型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综合各地市地理区位、历史发展脉络、水文气候、生态物产、人文特质以及饮食习惯等各项因素,本书系统地整理了我国东北地区、中北地区、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京津冀地区、黄河下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西南地区、东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11个文化圈的饮食文化。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客观环境以及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融程度是影响其饮食文化的重要因素。各地市或以农耕文化为基,或以渔猎及畜牧为业,中国5000多年的食俗传承、饮食结构、食品原料、烹饪技术、器具文明等,为中华民族铸就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内容。
本教材每章以学习目标的形式引入,每章的开头和结尾还设置了思政要点的提炼和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学生站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理解和运用专业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中华多元化饮食文化的认识,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教材在章节安排和结构设计上逻辑清晰、循序渐进,既突出了思政教育的特点,又考虑到教师授课和学生的学习进程。每章开始时设有“学习目标”“思政元素”,每章内容结束后设有“本章思政总结”“课后作业”等,结构上更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章节的内容和知识点,也可以让教师在备课时更精准地把握思政元素和要点,教材中选到的案例紧跟国家政策与思政要点,方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自然流畅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有效地实现“育德”“育人”的目标。
本书由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师卢俊阳担任主编,由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万剑敏担任副主编。分工如下:教材章节结构由卢俊阳和万剑敏共同统筹,全书各章节内容由卢俊阳统编,江西师范大学人事处的梁朋飞老师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21 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王姝婷承担了部分素材搜集工作。本书的编写凝结了团队成员共同的心血,在此感谢所有为本书付出努力的教师和同学,同时也感谢为本书的编写、修改提供文献参考和其他各种帮助的专家学者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工作人员。
本书是江西师范大学本科规划教材项目成果,因本书编写人员时间和精力限制,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卢俊阳
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