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采取四线交织叙事的叙述方式:一是林烈的逃亡历程;二是徐怀玉和好友萧桂英对他苦苦追寻;三是留守在家的的妻舅和三个孩子,以及同病相怜的邻居石觉的生活琐事。前三条线时而交叉时而汇合,以出逃的林烈和妻子徐怀玉出门寻找他为主要框架,将这个几经冲击濒临崩溃的家庭的艰难现状完整而立体地呈现出来。第四条线是供销社岁月,独立并与前三条线并行,采用截然相反的叙述视角。主人公万年青是尖蚂蚁公社的供销社主任,在他类似剖白的自述中,他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做了详实的剖析。每个人物命运都从他的口中娓娓道来。人命如草芥,命运如罗盘,都伴随着时代的洪流而覆灭。
1.先锋叙事,深度挖掘文革时期的人性困境和生存状态。
2.鲁迅文学奖得主吕新长篇小说力作。
3.文字感染力很强,暗含的信息量极大。
总 序
中国小说100强(19782022)是资深出版人张明先生和腾讯读书知名记者张英先生共同策划发起的一套大型文学丛书。他们邀请我和宗仁发、谢有顺、顾建平、文欢一起组成编委会,并特邀徐晨亮参与,经过认真研讨和多轮投票最终评定了100人的入选小说家目录。由于编委们大多都是长期在中国文学现场与中国文学一路同行的一线编辑、出版家、评论家和文学记者,可以说都是最专业的文学读者,因此,本套书对专业性的追求是理所当然的,编委们的个人趣味、审美爱好虽有不同,但对作家和文学本身的尊重、对小说艺术的尊重、对文学史和阅读史的尊重,决定了丛书编选的原则、方向和基本逻辑。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1978年以后开启的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黄金时代,不仅涌现了一批至今享誉世界的优秀作家,而且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经典,并某种程度上改写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版图。而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经典家族中,小说和小说家无疑是艺术成就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部分。中国小说100强(19782022)就是试图将这个时期的具有经典性的小说家和中国小说的经典之作完整、系统地筛选和呈现出来,并以此构成对新时期文学史的某种回顾与重读、观察与评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是对19782022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历程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整体性回顾与检阅,是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重要成果,从特定的角度集中展示了中国新时期文学在小说创作方面的巨大成就。需要说明的是,与19782022年新时期文学繁荣兴盛的局面相比,100位作家和100本书还远远不能涵盖中国当代小说的全貌,很多堪称经典的小说也许因为各种原因并未能进入。莫言、苏童、余华等作家本来都在编委投票评定的名单里,但因为他们已与某些出版社签下了专有出版合同,不允许其他出版社另出小说集,因而只能因不可抗原因而割爱,遗珠之憾实难避免,而且文学的审美本身也是多元的,我们的判断、评价、选择也许与有些读者的认知和判断是冲突的,但我们绝无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别人的意思。我们呈现的只是我们观察中国这个时期当代小说的一个角度、一种标准,我们坚持文学性、学术性、专业性、民间性,注重作家个体的生活体验、叙事能力和艺术功力,我们突破代际局限,老、中、青小说家都平等对待,王蒙、冯骥才、梁晓声、铁凝、阿来等名家名作蔚为大观,徐则臣、阿乙、弋舟、鲁敏、林森等新人新作也是目不暇接,我们特别关注文学的新生力量,尤其是近10年作品多次获国家大奖、市场人气爆棚的新生代小说家,我们禀持包容、开放、多元的审美立场,无论是专注用现实题材传达个人迥异驳杂人生经验、用心用情书写和表现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还是执着于艺术探索和个体风格的实验性作家,在丛书里都是一视同仁。我们坚信我们是忠实于自己的艺术理想、艺术原则和艺术良心的,但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角度和标准是唯一的,我们期待并尊重各种各样的观察角度和文学判断。
当然,编选和出版中国小说100强(19782022)这套大型丛书,除了上述对文学史、小说史成就的整体呈现这一追求之外,我们还有更深远、更宏大的学术目标,那就是全力推进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历程和全民阅读·书香中国建设。
中国当代作家,与余华、苏童、格非、孙甘露等人一同开创了新的文学风气。1986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那是个幽幽的湖》。三十多年来创作了五百余万字的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抚摸》《草青》《成为往事》《阮郎归》《掩面》,中篇小说《南方遗事》《我理解的青苔》《中国屏风》《米黄色的朱红》《瓦蓝》,短篇小说《葵花》《山中白马》等。2014年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第一章/冬日黄昏/1
第二章/两个女人/29
第三章/上深涧,胡汉营/56
第四章/在淡黄的街景里排队等候/122
第五章/去柳八湾,兼送老舅回家/147
第六章/亮在丘陵与山岗之间的煤油灯/173
第七章/童年的武器/235
第八章/除夕夜在医院遇到朱槿/265
第九章/仿佛林教头风雪山神庙/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