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这是一册汇报自己几十年来读书心得的小书。作为个人精神食粮的主要部分,这几十年的阅读总量当然不止这几十种书,但我也没必要为了炫耀博学在这里给朋友们报书单,背金句。本书汇报的主要是在专业工作和学术交流过程中,留下书面笔记的极小部分阅读文字。
一
读书的话题没有难度,几乎人人都能谈,但言人人殊。我自忖无甚高论,先抄前人的两类看法作为话头。一类是强调读书的好处,以北宋黄山谷调子拔得最高: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苏轼《记黄鲁直语》,《苏轼文集·佚文汇编》卷五,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542页。
南宋翁森《四时读书乐》组诗写一年四季的读书乐趣。宋代优礼文人,士大夫们自我感觉都很好,整天幻想着与官家共治天下,读书的环境又这样好,不乐何如?下面抄标题为《春》和《冬》的两首: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另一类意见貌似相反,以现代倡导平民教育的陶行知的《春天不是读书天》为主:
春天不是读书天:关在堂前,闷短寿缘。
春天不是读书天:掀开被帘,投奔自然!
春天不是读书天:鸟语树尖,花笑西园。
春天不是读书天:宁梦蝴蝶,与花同眠。
春天不是读书天:放个纸鸢,飞上半天。
春天不是读书天:舞雩风前,恍若神仙!
春天不是读书天:放牛塘边,赤脚种田。
春天不是读书天:工罢游园,苦中有甜。
春天不是读书天:之乎者焉,太讨人嫌。
春天不是读书天:书里流连,非呆即癫!
春天!春天!春天!什么天?不是读书天!
据说陶行知先写出歌词,又请赵元任为本词谱曲。赵说为了乐曲的完整,就又补了最后一行的文字。表面上看,这是两位现代教育名人借写词谱曲玩成人游戏,真是精致的淘气,故意与流行的包括《四时读书乐》之类的读书有用论唱反调,揶揄讽刺,幽默挖苦。但如按字面理解的话,可能就误解了陶先生的用心良苦。
其实陶先生不是反对读书,而是反对读死书、死读书,他提倡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便都是活的书。《新旧时代之学生》,《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123页。这与他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与陶先生的活书说类似的,还有张舜徽先生的无字书说:
天地间有两种书:一是有字书,二是无字书。有字书即白纸黑字的本子,无字书便是万事万物之理,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许多实际知识。有字的书,人人知道重视它,阅读它;无字的书,人们便等闲视之,很少有人过问它。特别是过去研究中国文、史、哲的学者们,平日除伏案阅览、写作外,不愿多和社会接触,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与世隔绝。由于他们平日所接触的书本,绝大部分是古代的,受古人的思想影响很大,潜移默化,便不期而然地与古人接近和今人离远了。偶与物接,便会格格不入。不独言论、行事容易流于迂腐,知识领域也是很狭隘的。
可见陶先生反对的是只会读前人留下的纸本的小书,他鼓励人们学会读天地自然这本大书。犹如时下所说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是反对写论文,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和生命谱写一篇能彪炳史册的大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屈原最好的作品不是《离骚》,而是他投汨罗江的壮举。简言之,陶先生的意思与历代谈读书的意见并不矛盾,而是对这个话题更深刻、更智慧也更有现代感的引申发挥,是读书有用论的20世纪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