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床是近海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南海区是我国海岸线非常长、海域面积非常大的海区,海草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但目前关于南海区海草床调查研究方面的书籍还较少见。
《南海区海草床生态调查研究》共8章,内容包括:海草床概述,南海区海草资源状况,重点区域海草床生态状况与评估,南海区海草床生物群落结构的区域差异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海草床生态系统的长期变化,南海区海草床储碳功能研究,南海区海草床生境威胁因素,以及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建议等。书中的一些调查方法和调查结果可为海草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此外,《南海区海草床生态调查研究》附有南海一些区域的海草床调查图谱,其中包括区域状况、海草群落、底上生物、威胁因素等相关的图片,可使读者对南海海草床生态系统情况有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海草是地球上唯一一类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被子植物,一种或多种海草组成的大面积连续成片的植物群落称为海草床。海草生态系统是全球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单位面积生产力比热带雨林还要高。世界已发现的海草种类有6科13属72种,我国沿海海草种类有4科10属22种,约占世界海草物种数的31%。我国海草床分布区可划分为两个大区,分别为南海海草床分布区和黄渤海海草床分布区。海草床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稳定底质、净化水体、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繁育场所、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来源、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同时其具有较强的储碳能力,是海岸带“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草床生态系统已成为地球生物圈中退化速度最快的生态系统之一,研究显示,自1879年有记录以来,全球已知海草床面积的29%已经消失。其消失速度从1940年以前的每年0.9%增长到1990年以来的每年7%,下降速度正在加快。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海草床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疏于保护,导致了一些沿海区域海草床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严峻。如位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附近海域的海草床面积大幅度缩减,面临完全消失的危险;曾广布于胶东半岛近海的鳗草、虾形草等海草床目前在该海域只有零星分布。海草种类多样性也丧失严重,如历史上有记录的海南的全楔草和毛叶喜盐草、广东的针叶草和全楔草、广西的针叶草在21世纪的调查中均未在相应省区发现。人类活动是造成我国海草床退化的主要原因。人口的快速增长直接导致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在我国,海草床大多位于经济欠发达的渔村附近,生存的需要,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加上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往往造成当地人对海滩资源的过度开发。主要的人为破坏活动包括:渔业捕捞、底栖动物挖掘采捕、海水养殖排污、海上工程、旅游开发破坏、垃圾污染等。基于我国海草床生态系统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亟须采取强有力的保护修复措施,以扭转当前的退化趋势。
杨熙,男,1989年出生,201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长期从事海草床生态研究和浮游生物生态研究,现为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海草床调查研究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了2项基础科学研究项目,以首作者发表了多篇论文。主持开展完成了广西、广东、海南等多处海草床调查任务,主编完成了《南海区海草床损害状况核查专题报告》《南海区海草床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报告(2020年)》《海南陵水海草床生态系统试点调查与评估报告》等多个海草床调查研究报告。
何静,女,1988年出生,毕业于厦门大学,海洋系海洋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浮游生物分类及海草床和珊瑚礁监测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郭治明,男,1991年出生,毕业于厦门大学,海洋生物学硕士,现为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评价与研究和海洋大型底栖生物分类鉴定、生态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第1章 海草床概述
1.1 海草床生态系统介绍
1.1.1 海草生态特征
1.1.2 海草种类分布
1.1.3 海草床的生态功能
1.1.4 海草床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严峻
1.2 国内外海草床监测与评价方法
1.2.1 海草床监测规范
1.2.2 海草床监测手段
1.2.3 海草床生态状况评价方法
1.3 我国已开展的海草床调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第2章 南海区海草资源状况
2.1 南海区海草种类
2.2 南海区海草床面积分布
参考文献
第3章 重点区域海草床生态状况与评估
3.1 海草床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方法
3.1.1 调查方法
3.1.2 海草床生态系统受损评估方法
3.2 广东
3.2.1 湛江流沙湾海草床
3.2.2 珠海唐家湾海草床
3.2.3 汕头义丰溪海草床
3.2.4 潮州柘林湾海草床
3.3 广西
3.3.1 北海铁山港海草床
3.3.2 防城港珍珠湾海草床
3.4 海南
3.4.1 文昌海草床
3.4.2 琼海海草床
3.4.3 陵水海草床
3.4.4 海口东寨港海草床
3.4.5 澄迈花场湾海草床
3.4.6 儋州黄沙港海草床
参考文献
第4章 南海区海草床生物群落结构的区域差异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4.1 环境因子的区域差异
4.1.1 水环境
4.1.2 底质环境
4.2 海草群落
4.2.1 海草种类分布的区域差异
4.2.2 不同种类海草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3 大型底栖动物
4.3.1 大型底栖动物的区域差异
4.3.2 不同海草群落间大型底栖动物的差异
4.3.3 大型底栖动物与底质环境及海草群落之间的关系
4.3.4 南海区海草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
第6章 南海区海草床储碳功能研究
第7章 南海区海草床生境威胁因素
第8章 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建议
附图 南海区海草床调查图谱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