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研究》旨在采取文献学、文化史和风格分析的方法,通过书画史论中的思想资料,结合作品分析对文人画的书法化演进过程进行梳理,探讨中国汉字书法对文人画发展造成的深远影响。
除对书法用笔的影响做进一步探讨外,还将着力研究文字学(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书法空间,包括汉字结构对文人画空间的影响,以及画中构成,包括清代山水中的构成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画的书法化演进过程做进一步梳理。
一、以往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文人画又称士人画①或文人学士画,它是奔跃于吾国中近古艺苑的巨大潮流,在特定的历史与文化环境中滋生、发展、成熟和变异,在不断的变革中积淀了独有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质。”它始于晋宋之际,止于古代中国的结束,时当第一次鸦片战争至清末。由于文人与书法的密切关系,文人绘画与书法的关系自晋宋以来一直是文人画家和学者所关心的问题,论述颇丰。现当代学者也给予了很多关注,如宗白华《美学散步》(《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闻一多《字与画》,林语堂《中国人》(第八章,艺术生活)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杨仁恺《文人画刍议兼论书画同源》,高居翰《气势撼人》《山外山》,姜澄清《文人·文化·文人画》,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饶宗颐《从明画论书风与画笔的关联性》,相关的论文集有《董其昌研究论文集》《赵孟頫研究论文集》《清初四王画派研究论文集》(王伯敏《四王在画史的劳绩》、郭继生《王原祁的山水画理论》、林木《笔墨泛论》)等。五大期刊亦多有讨论文人画与书法关系或涉及这一问题的论文:
《朵云》相关主要文章有(不包括已收入文集者):
翁如兰《什么是中国画传统?》总第2期
黄昌中《谈中国画的笔墨》总第3期
李燕《写意画浅论》
杜哲森《倪云林“逸气”说试析》总第4期
苏东天《谈书画同源同法之误》
万庆华《论米芾的绘画美学思想》总第6期
江宏《论形似》总第9期
周阳高《论传统山水画》
陈方既《点线的美学内涵》总第11期
栾广明《谢赫“六法”之我见》
吴焯《关于“气韵生动”的再认识》
宜强《“六法”纵横谈》
孙信一《中国画形式初探》总第14期
蔡星仪《“四僧”绘画思想综论》总第15期
沈益洪译《林语堂论中国绘画》总第20期
方闻《论中国画的传统》总第33期
肖燕翼《论文入画的历史必然性》总第34期
罗昕《艺术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兼论书法和中国画的未来发展形态》总第45期
汪涌豪《古代绘画风骨生成理论》总第49期
《美术研究》相关文章主要有:
王逊《苏轼和宋代文入画》1979年第1期
金维诺《历代名画记》与《唐朝名画录》,1979年第2期
顿子斌, 别署幻子、字孚父(皆自然所赐)。1965年3月生,九三学社社员。1996年进入天津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0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2005年11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博士后从事书法学研究。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汉字水墨方向硕士生导师,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一带一路”汉字力量·中国汉字水墨国际交流创作人才培养》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目录
前言001
第一章
文人画书法化意识的萌发(南北朝一唐代)001
第一节书画异名而同体001
第二节从“象形”、书法到“六法”010
第三节书法作为绘画标准的初步确立023
小结035
第二章
文人画书法化意识的发展(五代、宋元)037
第一节筋骨肉气与生命意识038
第二节字中“指事”与面中“米点”042
第三节从宋人心画到元人写意052
第四节以画为书,书画本来同059
小结061
第三章
文人画书法化意识的深化与展开(明代一清代前期)062
第一节中锋用笔与点画美062
第二节从以学书方法学画到假借067
第三节图式组合与字学会意072
第四节“笔内笔外起伏升降之变”083
第五节纵横有象与山水画091
第六节草书与大写意画100
小结106
第四章
文人画书法化的拓展与强化(清中期一清末)108
第一节转注与谐声:由里及表的诗书画印结合108
第二节碑学之兴与“蜾扁”之法121
第三节“计白当黑”与空间自觉131
小结135
结论137
后记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