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植物志(新编)》共10卷,是反映现阶段浙江植物物种、特性和分布的权威志书,收录全,规模大、阐述专业,图文并茂。
?? ?? 本书为第九卷,记载了浙江省野生或习见栽培的被子植物(泽泻科至禾本科)17科,197属,523种。每种植物均有中名、拉丁名、形态描述、产地、生境、分布、用途等记述,可供农业、林业、园艺、医药、环保等行业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及广大植物爱好者参考,也可作为各类院校植物学、农学、林学、园艺学、药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的辅助教材。
前言
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地理坐标为27°02′~31°11′N,118°01′~123°10′E。陆地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的1.1%,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全省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因地处中亚热带,全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脉纵横,丘陵起伏,河谷、平原、盆地交错分布,海岸曲折,岛屿众多,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利于各类植物繁衍生息,加之地史古老,孕育并保存了丰富的植物种类,享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美誉。
浙江境内的植物标本采集与调查工作始于18世纪初期。随着杭、甬等地通商口岸的开放,J. Cunningham、R. Fortune、E. Faber等10多个国家的50多位学者先后进入浙江的舟山、宁波、杭州、台州等地开展植物标本的采集和调查工作,对早期植物科学的传播及植物分类资料的积累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最早开展科学系统的植物标本采集的是钟观光(北仑),之后在浙江涌现出了一批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家和采集家,如钱崇澍(海宁)、陈嵘(安吉)、钟补勤(北仑)、钟稼勤(北仑)、钟补求(北仑)、林刚(平阳)、陈诗(诸暨)、陈谋(诸暨)、吴中伦(诸暨)、贺贤育(镇海)等。我国许多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也曾先后来浙江进行采集、研究,如胡先骕、张肇骞、秦仁昌、郑万钧、耿以礼、唐进、裴鉴、郑勉、裘佩熹等。因此,浙江也成为我国近代植物分类研究的发祥地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省人民政府对植物资源的普查工作非常重视,陆续组织开展了一些专题性或区域性的植物资源普查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标本和资料,为植物志书的编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2年,浙江省科委下达了089号文件,组织省内19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50余位科研、教学专家,开展了《浙江植物志》的编著工作。他们通过野外考察、标本查阅、资料整理、潜心编撰,历经十载寒暑,出版了洋洋8卷巨著。全志共记载浙江野生及习见栽培植物231科,1372属,3897种,30亚种,391变种,126变型,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浙江植物资源的全貌。该项目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4)。《浙江植物志》还获得第二届国家图书奖(1995)及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5)。长期以来,作为省内外植物专业人士、学生及社会有关人员必不可少的权威工具书,《浙江植物志》在浙江省的经济和生态建设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浙江植物志》出版后的20多年中,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植物种类、相关信息也相应地产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交通状况不断改善,以及植物分类知识广泛普及,在年青一代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植物调查和研究工作更为全面和深入,新发现也越来越多。据初步统计,在本项目进行之前就已发现新种(含种下等级)或新记录种350多个;在此期间,国内外植物分类和系统进化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被Flora of China和其他文献归并的有300余种,分类等级或学名改变的有300多种;与此同时,很多历史上曾经引种的植物已经消失,而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更多与农业、林业、园林、医药相关的新资源植物又被不断地引进栽培,种类变动的数量高达本志记载总数的近1/4。
近些年来,在浙江省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工作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在本志编撰前期及期间相继出版了《温州植物志》(5卷)、《杭州植物志》(3卷)、《宁波植物图鉴》(5卷)等区域性志书,以及一批实用性图鉴或专著,如《浙江种子植物检索鉴定手册》、《浙江野菜100种精选图谱》等系列丛书、《浙江省常见树种彩色图鉴》、《宁波珍稀植物》、《宁波滨海植物》、《玉环木本植物图谱》、《台州乡土树种识别与应用》、《慈溪乡土树种彩色图谱》、《莫干山区乡土木本植物》等;各地已建或新建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普查工作陆续开展,出版了《天目山植物志》(4卷)、《清凉峰植物》、《清凉峰木本植物志》(2卷)、《百山祖的野生植物》等专著和科学考察报告,积累的新资料越来越丰富。党的十八大后,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和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厘清浙江省植物种类、分布、生存状况及开发利用价值,为森林、湿地、物种三条“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与监测提供信息丰富、数据准确、功能完善的基础资料。社会安宁,经济繁荣,修志时机已充分成熟,工作基础也已相对夯实。因此,为适应新形势的快速变化,尽早编撰一部能反映浙江植物资源现状的志书已是大势所趋和当务之急。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筹备,2014年年底,由浙江省林业局(原浙江省林业厅)与浙江省植物学会联合组织成立了《浙江植物志(新编)》编委会,聚集全省27家教学、科研、生产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正式启动了“浙江省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建档、编纂及《浙江植物志》(第二版)编著”项目(浙江省财政项目,编号:335010-2015-0005)。
5年来,编委会召开了10余次全体或扩大会议,制订和完善了编写大纲和细则,并提出全部采用彩色照片及系统更先进、种类更齐全、资料更丰富、数据更准确、使用更方便的要求;组织了数百次规模不等的野外科学考察活动,时间覆盖一年四季,地点遍及全省各地,拍摄了100余万幅植物种类和生境彩色照片,采集标本5000余个,发现了众多的植物新类群和省级以上分布新记录植物,获取了大量植物新分布点及新用途等重要信息;参编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以及省内外各大植物标本馆、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的大量相关标本,对不少有疑问的植物类群和学名进行了认真考证,发表研究论文上百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志收录的种类原则上为浙江省境内野生、归化、逸生及当下习见栽培的植物。全套志书共10卷。具体收录的种类和内容如下:第一卷为概论(包括采集研究简史、区系特征、资源植物),蕨类植物门,石杉科至满江红科,计50科;第二卷为裸子植物门,苏铁科至红豆杉科,计10科,被子植物门,木兰科至荨麻科,计33科;第三卷为胡桃科至杨柳科,计36科;第四卷为白花菜科至蔷薇科,计17科;第五卷为含羞草科至茶茱萸科,计26科;第六卷为黄杨科至夹竹桃科,计27科;第七卷为萝藦科至胡麻科,计19科;第八卷为紫葳科至菊科,计9科;第九卷为泽泻科至禾本科,计17科;第十卷为莎草科至兰科,计18科。
本志的编写及出版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切关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文采院士、洪德元院士自始至终给予了倾情关注和悉心指导;郑朝宗教授、裘宝林教授不顾年老体迈,欣然受邀担任本志顾问,并多次亲临现场指导、细心审阅资料;许多承担《浙江植物志》编著的省内老一辈植物分类学家为本志的编写建言献策,并寄予热切厚望;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本着公益精神,不求赢利,为高质量出版本志,与编委会进行了密切合作;省内外植物分类专家及爱好者为本志无私提供了相关信息和高质量照片;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HNWP),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生物标本馆(IFP),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标本馆植物标本室(ANUB),以及杭州植物园植物标本馆(HHBG)、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ZJFC)、浙江自然博物院植物标本馆(ZM)、浙江大学植物标本馆(HZU)、杭州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HTC)、温州大学植物标本馆(WZU)等为本志作者查阅标本给予了极大方便;全省各县(市、区)及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在植物资源考察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原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林云举、副厅长王章明一直将本项目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给予了及时解决;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总站吾中良站长、章滨森站长、陈华新副站长,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波院长,浙江省森林资源检测中心汪奎宏主任以及本志编委会办公室的柳新红、朱光权、陈友吾、孙晓霞等同志在本志调查、编写过程中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所有这一切,都为本志编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谨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著者研究水平、编研时间所限,志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盼读者不吝指正。
一六八 泽泻科 Alismataceae 1
一六九 水鳖科 Hydrocharitaceae 14
一七〇 水蕹科 Aponogetonaceae 26
一七一 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28
一七二 川蔓藻科 Ruppiaceae 37
一七三 茨藻科 Najadaceae 39
一七四 角果藻科 Zannichelliaceae 45
一七五 霉草科 Triuridaceae 47
一七六 无叶莲科 Petrosaviaceae 50
一七七 棕榈科(槟榔科) Arecaceae 52
一七八 菖蒲科 Acoraceae 77
一七九 天南星科 Araceae 79
一八〇 浮萍科 Lemnaceae 113
一八一 鸭跖草科 Commelinaceae 119
一八二 谷精草科 Eriocaulaceae 139
一八三 灯心草科 Juncaceae 147
一八四 禾本科 Poaceae 158
中名索引 568
拉丁名索引 579
附录 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