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人用过的物品被弃之不用后,经一两百年就会变成妖怪;
据说在河边听到洗豆子的声音,千万不要靠近,因为那是专吃人的“小豆洗”;
据说现存的名刀童子切安纲,曾被源赖光用来斩杀喜欢引诱女子的酒吞童子;
……
从平安时代,日本的妖怪文化开始盛行,诞生了无数的怪谈故事,这些故事渐渐成为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酒吞童子、茨木童子、辉夜姬、浦岛太郎、金太郎、土蜘蛛、剪舌麻雀……这些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数百年历史、被口口相传的故事。其中,还有一些故事能在中国古代找到原型,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之深远。
这些有趣的故事,成为如今无数经典作品的灵感来源。它们出自怎样的传说?它们又传递着怎样的东方哲学呢?
译者序
——花中樱花,人中武士
很高兴您能翻开这本《樱与刀》,这是一本日本民间故事集,收录了四十七篇故事。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生活在一百年前的名叫尾崎英子的日本女性,相较于书中的桃太郎、源赖光、辉夜姬这些在中国也小有名气的人物,您或许都没听说过她的名字。接下来,我将首先向您介绍一下尾崎英子,然后再对她的作品以及我的翻译过程做一些说明。
一
尾崎英子(1870—1932)是活跃于日本明治后期的女作家、翻译家,全名叫英子·西奥拉多·尾崎(英子·セオドラ·尾崎),尾崎英子是她的作品在日本出版时的署名。她之所以会取这么一个与普通日本人明显不同的名字,是因为她是一个出生在英国的英日混血儿。她的故事要从父亲尾崎三良讲起。
尾崎三良(1842—1918)出生在京都郊外西院村的一个里长家,他自幼父母双亡,但因一直怀揣着追求学问的志向,而被日本政治家三条实美看中并收养。二十岁时,他跟随三条实美去往江户(东京),第二年却因为“八月十八日政变”,又随着被驱逐的三条实美前往长州藩。
1865年,尾崎三良又随三条实美迁往太宰府。他在那里学习了击剑、骑马,阅读了大量书籍,并作为三条实美的代表,担任与西乡隆盛等尊皇攘夷派的联络人。在此期间,他的思想也逐渐向“日本开国”转变。
1867年,尾崎三良去往长崎,与坂本龙马等维新志士结为好友,并参与策划了日本封建时代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大政奉还。这年12月,坂本龙马去世,对其讲述的海外故事憧憬不已的尾崎三良决心出国留学,并在伊藤博文的支持下,于次年3月与三条实美的嫡子公恭等另外七人一同从长崎启程,赴英国留学,作为牛津大学的旁听生学习英国法律。
1869年,尾崎三良与其借住的英语教师家的女儿芭琪亚·凯瑟琳·莫里森(Bathia Catherine Morrison,1843—1936)结婚,这也是日本明治时代的第一场跨国婚姻。次年12月,尾崎英子出生,是尾崎三良的长女。
在英子未满三岁时,尾崎三良回日本出任负责法制整备的太政官,并于次年接受家族的包办婚姻,取了出身名门的户田八重。虽说后来他被分派到俄国圣彼得堡的日本使馆工作,与芭琪亚得以团聚,但他们的婚姻已几近破裂,两人于1881年正式离婚。
此时芭琪亚已为尾崎三良生育了三个女儿,她们迁往伦敦同芭琪亚的父母一同生活,直到芭琪亚的父亲去世,家庭陷入困境。根据之前的离婚协议,芭琪亚如果无力抚养女儿,可以将她们送往日本。于是英子在十六岁时,与三妹君子一同去了日本。
英子曾在她的作品中回忆说,她很享受跟父亲在日本的那一段生活,但当父亲也试图将她置于包办婚姻的囚笼时,从小生活在英国的她与父亲在价值观上爆发了冲突。在先后四次拒绝了父亲的包办婚姻后,英子离开了家,通过做英语家教和文秘工作来养活自己。最终她结识了英国驻日公使休·弗雷泽的妻子,并于1891年成为英国驻日公使馆的秘书。
1894年,休·弗雷泽去世,英子陪同弗雷泽夫人前往意大利生活了两年,之后回伦敦与母亲生活。但还是因为经济困难,她们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1898年,英子的窘境传到福泽谕吉那里,在他的同情和介绍下,英子于次年返回日本,在庆应义塾幼稚舍(小学)担任英语教师,借住在寺院里。
在意大利生活期间,英子的写作才能得到了弗雷泽夫人的弟弟的赏识。正巧那时日本有一位名叫长谷川武次郎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出版商,他趁着日本刚刚打开国门不久,海外尤其是西方世界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充满好奇的时机,聘请了很多在日本的外国学者担任翻译、著名的日本艺术家担任插画师,组织出版了一系列英文版的日本民间故事。每一篇故事都是作为单行本出版的,从1885年到1922年一共出版了二十八篇(册)。日本怪谈文学的代表人物小泉八云也为他翻译过五篇作品(参见我参与翻译的《怪谈》)。正是受到长谷川武次郎的成功的鼓舞,英子开始翻译并写作日本民间故事,陆续在一些英文杂志上发表。
1903年10月,英子的第一部作品集《日本童话》(Japanese Fairy Tales)由凯利和沃尔什(Kelly & Walsh)出版公司在伦敦出版,1922年再版时改名为The Japanese Fairy Book。这本书也是至今为止最受西方人欢迎的日本童话书之一。
1908 年,凯利和沃尔什出版公司在东京出版了她的《宝珠传奇及其他童话》(Buddha's Crystal and Other Fairy Stories)。
1909 年,《日本武士及其他故事》(Warriors of Old Japan and Other Stories)由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Houghton Mifflin Company)在纽约和波士顿出版。
1919年,《日本传奇》(Romances of Old Japan)由布伦塔诺出版公司(Brentano's)在伦敦和纽约同时出版。
开始从事写作工作后,英子经常收到杂志社、出版公司寄来的信件。有趣的是,她的信件时不时会被误寄到与她同姓的东京市长尾崎行雄(1858—1954)那里。一来二往,英子便与尾崎行雄发展出了恋爱关系,两人于1905年结婚,先后生下了三个孩子。他们夫妻俩日常用英语交流,家里也基本过上了西式生活。但因为英子混血儿的身份,他们的婚姻遭到了守旧人士的非议。
这里提一下尾崎行雄,他参与起草了二战后的日本新宪法,被誉为日本的“宪政之神”“议会政治之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反战人士。一战后,尾崎行雄游历欧洲,目睹了被战火灼烧之后的悲惨景象,内心深受震撼,从而走向了反对扩军、拥护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政治道路。20世纪20年代,他因厌恶日趋军国主义化的日本政坛,退出了所属政党。“九一八”事变后,对日本现状担忧的他一度写下遗言并公之于众。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开始隐居山庄,拒绝参加帝国议会,却依旧热心帮助同他一样的反战政治家。他甚至因写诗揶揄裕仁天皇治下的时局,差点儿被以“大不敬”的罪名投入监狱。二战结束后,他因为自己坚定的反战立场而一度成为政坛红人,被日本皇室招揽起草《日本国宪法》。他于1954年去世,享年九十五岁。
1930年,英子在去伦敦探望家人时突感肩膀不适,然而日本的医生却认为这只是意外跌倒造成的,直到去美国才被检查出是长了肿瘤,并做了切除手术。
1932年,英子在伦敦的家中病逝,享年六十二岁。
二
接下来说一说她的作品和我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事情。
英子的故事来源于日本传统民间文学与戏剧作品。例如,她的第一部合集《日本童话》是基于日本童话作家岩谷小波的童话集创作的。此外,书中的《画中的美人》和《樱花恋》分别出自日本志怪小说集《夜窗鬼谈》中的《画美人》和《花神》,《浦里》出自歌舞伎剧本《明乌梦泡雪》,《袈裟御前》也出自她亲自观看的歌舞伎,《源义经》则主要参考了日本古籍《义经记》,等等。但正是她通过外部文化的视角,用现代的文学创作手法对日本古典故事进行重塑,才使得它们焕发了生机,从故纸堆中走向了全世界。
英子的四部民间故事集原本共有五十篇,但《日本童话》中有两篇分别讲述黄帝和女娲的中国神话,我在翻译时去掉了这两篇,并将《日本武士及其他故事》中讲述源赖光的两篇故事合为一篇,故本书总计四十七篇。又考虑到这四部原著本身在题材归类上不甚合理,且各部篇目数不均衡,于是我按照“女子”“武士”“异人”“动物”“奇闻”的题材,将这些故事重新分为五卷。因为“女子”“武士”两卷的容量占了全书一多半,我就结合《寻刀》里的那句“花中樱花,人中武士”(花は桜木、人は武士),将本书取名为《樱与刀》。
这本书的原著是用英文写成的,为了突出故事中的日本味道,我在翻译过程中对一些具有日本特色的词没有意译为中文词,而是采用了它的日文汉字写法(一些词用的是对应的简化汉字),比如“障子”“草履”“缘侧”,并通过脚注对其进行解释。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故事并了解其背后的日本文化,我在书中添加了大量注释,包括人物、地点、事件、风俗、诗词、俗语,等等,虽然有些内容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但那毕竟会打断阅读过程,降低阅读体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的内容属于民间故事,虽然有一些人物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但他们的故事并不一定符合史实。
我在翻译时,通过对比书中故事的原始出处和日本通行版本,对原著一些细节上的错误做了修正,主要集中在年代和人物上;对一些原著没有提到的细节做了补充,主要是将一些模糊的内容换成了更明确的内容。
这四部民间故事集的原著中有一百二十多幅描绘故事场景的插图,由日本插画师武内桂舟、藤山鹤等绘制。我另选了十幅日本浮世绘大师月冈芳年的作品放在书前的彩页部分,作为内文插图的补充。
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您阅读的快乐。书中难免会有错误或疏漏,还望多多指正。
孟令堃
2022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