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女性文学作品选(小说第3卷1950-1980)
定 价:89 元
- 作者:乔以钢著,董丽敏编
- 出版时间:2022/12/1
- ISBN:9787568606912
- 出 版 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I247
- 页码:370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百年中国女性文学作品选》(丛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按文体(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学、电影文学)归辑,按照年代予以分卷,收录了1919—2019百年间中国女性文学的优秀代表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的历史背景,从文学角度集中呈现了中国妇女对民族优秀思想文化做出的贡献,全面反映了女作家在不同文体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小说各卷主要包括该时期女性小说创作全貌、代表作家简介、精选女作家优秀中短篇作品等内容。《小说第3卷》主要收录1919—1939年创作的白朗《为了幸福的明天》、李纳《女婿》、柳溪《我的爱人》等作品。
本卷收录了1950-1980年间,白朗、逯斐、李纳、柳溪、宗璞、茹志鹃、草明、菡子、刘真、杨沫、丁玲、张洁、谌容、韦君宜等14位作家的14篇小说作品。这一时期的女性小说创作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1950-1976年的女性小说创作大多从女作家个人亲身经历和经验出发,通过对女性尤其是底层女性在革命战争年代艰难成长的心路历程的书写,探寻新中国得以诞生的革命历史实践经验及其内在逻辑;通过肯定劳动的意义和劳动者的尊严,着重刻画新中国成立后所出现的新型劳动妇女形象,尝试在公共领域中探寻妇女解放的新路;以女性在历史转折中的情感世界尤其是爱情婚姻抉择为切入口,着力展现新中国借助于移风易俗所推动的日常生活伦理的变革。而1977-1980年的女性小说呈现了较为明显的过渡时期特征,无论是作品的思想观念、叙事风格还是美学倾向,均与前一个阶段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它们共同体现了社会主义女性文学乃至社会主义初期妇女生存经验的多元面向及其历史演变,在相当程度上为20世纪80年代新的女性文学时代的到来揭开了大幕。
董丽敏
作为新中国文化实践的
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之
后的女性文学尤其是女性小
说创作,呈现出了与现代女
性文学不一样的新貌,反映
了历史巨变时代妇女的特殊
生存经验、社会实践以及生
活世界的变迁,同时,也从
女性视角观察并记录了彼时
各种重要的历史事件、文化
嬗变以及历史中“人”/社会
的复杂性。
一般来说,1950—1980
年间的女性小说创作大致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为1950—1976年,以“十七
年”女性小说为代表,此时
的女性小说创作立足于革命
一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展现
了建立在阶级/集体认同基
础上的激进的妇女想象与书
写;第二阶段为1977—
1980年,伴随着20世纪70
年代末的社会历史转折,女
性小说创作呈现出了承上启
下的转型态势,并借助于对
女性个人独立性与自主性的
关注和强调,对前一阶段社
会主义妇女想象与实践有所
反思和批评,同时也在很大
程度上成为“新时期文学”的
前奏。
1950—1980年问的女性
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复杂形态
及其内在流变,体现了社会
主义女性文学乃至社会主义
初期妇女生存经验的多元面
向及其历史演变,如何进一
步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女性
小说的内涵、特点及得失所
在,值得认真探讨。
具体来说,1950—1976
年间的女性小说主要是围绕
以下几个方面而展开:首先
,从女作家个人亲身经历和
经验出发,通过对女性尤其
是底层女性在革命战争年代
艰难成长的心路历程的书写
,来理解新中国得以诞生的
革命历史实践经验及其内在
逻辑。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
有白朗的《为了幸福的明天
》(1950)、杨沫的《青
春之歌》(1958)、茹志
鹃的《三走严庄》(1960
)、刘真的《长长的流水》
(1962)、董速的《在革
命的摇篮里》(1963)等
。在这些作品中,无论是像
邵玉梅(《为了幸福的明天
》)这样的贫苦女工还是像
林道静(《青春之歌》)这
样具有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
气质的女性,在动荡的旧社
会都处在边缘的、受压迫的
位置上,这种压迫不仅来自
于不平等的政治经济结构,
也来自于千百年流传下来的
男尊女卑的性别文化,还来
自于父权制/夫权制控制的
家庭——哪怕是贫苦家庭—
—对于女性的歧视与偏见。
因而,尽管这些女性都被设
计得具有倔强的性格、较为
明显的自我意识及不认命的
反抗精神,但显然,仅仅凭
借她们自己的力量,并不足
以打破既有的家庭/社会具
有异质同构性的压迫结构。
在这一情形下,“革命”
的出现,无疑为“弱者的反
抗”指出了一条更有力量的
抗争新路。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底层“草根”女性与革命
的相遇,或者更准确地说,
投入革命的怀抱,往往并不
是建立在自身的觉悟基础上
,而是要首先借助于更为成
熟的革命者的引导,如黎强
之于邵玉梅,卢嘉川之于林
道静,李云风之于小战士“
我”(《长长的流水》),
土改工作人员“我”之于来全
嫂(《三走严庄》)……小
说有意思的地方,是往往会
渲染引导者与被引导者之间
所自觉不自觉氤氲着的那种
没有血缘却又胜似有血缘的
情谊,甚至有部分作品还大
胆描绘了引导者与被引导者
之间所萌生的爱情关系。由
此形成了女性以身心高度统
一的方式皈依革命的模式,
并导向了具有高度号召力和
凝聚性的“革命大家庭”的建
构。在这样的格局中所诞生
的女性革命者形象,展现了
其可感可亲的平凡的一面,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与主流的
书写模式形成了差异。
但是,如何在呈现妇女
解放与阶级革命有机结合所
产生的巨大推进效应的同时
,进一步呈现并把握两者之
间因不能完全重合所出现的
新的妇女问题,这一时期的
小说虽有所触及,但总体关
注得较少,某种意义上构成
了其后的女性书写需要突破
的难点所在。
其次,这一时期的女性
小说还通过肯定劳动的意义
和劳动者的尊严,着重刻画
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所出现的
新型劳动妇女形象,尝试在
公共领域中探寻妇女解放的
新路。此类代表性作品有雷
妍的《人勤地不懒》
(1951)、曾克的《第十
四个儿子》(1953)、茹
志鹃的《如愿》(1959)
、草明的《姑娘的心事》(
1960)、罗洪的《女闯将
唐英》(1960)、黄庆云
的《妇女主任》(1966)
等。之所以说这些形象代表
新型的劳动妇女,是因为她
们具备了以下特点:
一是建立了全新的“劳动
光荣”观念。与通常将劳动
等同于“受苦”“受累”的处理
不同,在《人勤地不懒》等
小说中,“劳动”除了承载支
撑家庭生计的功能之外,更
为重要的,是在倡导自食其
力、自力更生的新社会,成
为妇女们借以验证自身价值
、介入社会公共空间乃至参
与时代变革的重要路径。
……
其二,这一时期的女性
小说格外关注女性婚恋问题
,在此基础上张扬个人情感
及建筑于其上的个人自主性
的合法性,因此也常常被纳
入“新启蒙”文学思潮的范畴
。这方面作品的数量相当大
,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女性
小说转型的一种风向标。这
之中,张洁的《爱,是不能
忘记的》(1979)可以说
开风气
白朗
为了幸福的明天
逯斐
青春的光辉
李纳
女婿
柳溪
我的爱人
宗璞
红豆
茹志鹃
百合花
草明
姑娘的心事
菡子
万妞
刘真
长长的流水
杨沫
红红的山丹花
丁玲
杜晚香
张沽
爱,是不能忘记的
谌容
人到中年
韦君宜
女人
敬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