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学术论文集,汇集了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等24位教师的42篇文论,是1980年至今不同历史时期武音荆楚音乐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所收录的论文均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范畴涉及荆楚民歌、荆楚戏曲音乐、荆楚器乐、荆楚仪式音乐、乐考古、乐律学、荆楚音乐史、乐教育等多个领域。
2023年适逢武汉音乐学院70华诞,我们将本系教师刊登在各大音乐学术期刊上的有关荆楚音乐研究的优秀论文进行整理,并从中选出四十余篇以“荆楚音乐研究”专栏的形式在“武音音乐学”公众号上推出,同时出版《荆楚音乐论——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论文选集》,以示庆贺。
本书选文35篇,主要出自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历任教师,其中6篇选自不同历史时期参与过音乐学理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本校其他院系教师,以及曾经任职于音乐学系的教师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所选论文研究领域包括荆楚民歌、戏曲音乐、民族器乐、说唱音乐、仪式音乐、音乐考古与乐律学、音乐史学,以及音乐传播、非遗保护等。发文时间,从1980年杨匡民先生的《湖北民歌的地方音调简介——湖北民歌音调的地方特色问题探索》至2023年孙凡教授的《音乐集成开创荆楚音乐研究新局面》,时间跨越四十余年。这些文论,展示了音乐学系几代学人对荆楚音乐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本书作者,除了童忠良、周振锡二位教授之外,其他都是音乐学系教师。童忠良、周振锡二位教授曾担任过音乐学系研究生指导教师;方妙英教授在武音从事音乐学理论教学三十余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调入厦门大学。总之,他们都是对音乐学理论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前辈。他们独具学术创见的理论成果,更是武音荆楚音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发文时间、研究对象、资料来源来看,1978年随州曾侯乙编钟的出土、1980年音乐集成《湖北卷》的编纂,开创了荆楚音乐研究的新局面,参与编钟等古乐器的测试、鉴定、复制、研讨工作的学者以及音乐集成采录、整理、编纂工作的“集成人”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力量。①
荆楚音乐研究是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理论成果最丰富、特色最突出的研究领域,是武音音乐学的学术传统和优势所在。有些成果对荆楚音乐研究乃至中国音乐研究都具有开拓性意义。
如:杨匡民教授1980年后发表的有关湖北民歌研究系列文论中,率先提出“三声腔”理论、“民歌色彩区”理论及“长江流域音乐文化区”概念,开创了音乐地理学研究的先河。刘正维教授对小戏声腔——打锣腔、梁山调历史源流的研究,以及运用“曲调考证”对皮黄声腔溯源的研究,独具创见。方妙英教授在《论鄂西土家族哭嫁歌》一文中提出了“民族聚居区歌腔相互交流、影响的复杂性”问题;她关于楚宫、楚徵、楚羽体系民歌音乐思维的系列研究是继杨匡民教授提出“三声腔理论”之后荆楚民歌研究的重要成果,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②本书选录了她在武音期间撰写的“楚歌音乐思维”的首篇《论楚官体系民歌的音乐思维》。史新民教授带领师生团队对武当山以及全国主要道教宫观的道教音乐展开的全面搜集、整理与研究,“使武汉音乐学院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③。郑荣达教授对曾侯乙编钟等古乐器的科学测音以及他和童忠良教授对曾侯乙编钟的乐律研究,推动了音乐考古学学科的创立。丁承运教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论楚商》通过琴调传承寻绎“楚汉旧声”。
相比而言,前辈学者有关荆楚音乐的研究成果丰富、造诣深厚,形成了武汉音乐学院的学术特色,其卓越成就及学术贡献奠定了武汉音乐学院在学界的学术地位,也成为武音后学引以为傲的学术传统。前辈们长期耕耘于荆楚音乐研究领域,不仅以丰硕的成果示后学以轨辙,更以其扎实的田野和开阔的视野等学术追求给后学以启迪。
本书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付梓出版,源于我们欲与同好分享成果的强烈愿望,以期在武汉音乐学院70年校庆之际,通过出版《荆楚音乐论》之举,谨向音乐学系前辈以及曾给予音乐学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师友致敬!
同时还要感谢广西师大出版社编辑李昂和徐妍对促成本书顺利出版的努力,以及本书责任编辑徐妍“较真”的编校态度和她在编校工作中的辛勤付出。由于本书选登的部分文章时间较早,没有word版存档,加上时间久,当年的印刷文字有些已不清晰,转换成word版后错讹频出,特别是大量手写乐谱中的有些音符,墨迹模糊,民间简写字的歌词加大了校对的难度。为保证印刷质量,我的几位学生何银涛、邓泽璇、王健鹏、欧思汝、周雅婷、张钟文也积极参与校对工作,他们同我一起查原稿、辨讹误,连续几天加班到深夜,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荆楚音乐论》的校对,在此一并致谢!
民歌研究
杨匡民 民歌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及色彩区的划分
杨匡民 湖北民歌的地方音调简介——湖北民歌音调的地方色问题探索
刘正维 湖北民歌性析
方妙英 论楚宫体系民歌的音乐思维
童忠良 论穿歌结构——兼论穿五句与中西式有关问题的比较
杨匡民 长江中游文化区民歌结构
方妙英 论鄂西土家族哭嫁歌
周耘 荆楚遗风——跳丧
戏曲音乐研究
刘正维 二黄腔源于鄂东北辩
刘正维 湖北民歌将京剧皮黄腔推向“三色”制高点
刘正维 论打锣腔系统
蔡际洲 从楚剧迓腔的演变看戏音乐风格的时代性
孙凡 李金钊汉剧音乐创作与研究的当代价值
器乐研究
史新民 乐户·乐班——《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湖北卷》编辑札记
史新民 “巫音”探源
蔡际洲 许璐 鄂州牌子锣的变迁
仪式音乐研究
史新民 周振锡 乐坛奇葩 玄门拾音——武当山道教音乐普查采录工作报告
史新民 论武当道乐之征
周振锡 《萨祖铁罐施食祭炼科范》音乐试析——兼论道教科仪音乐的套构成原则
徐烨 荆州民间“上皇会”仪式音乐考察研究
乐律学与音乐考古研究
郑荣达 试探先秦双音编钟的设计构想
童忠良 百钟探寻——擂鼓墩一、二号墓出土编钟的比较
童忠良 郑荣达 荆州民歌的三度重叠与纯律因素——兼论湖北民间音乐与曾侯乙编钟乐律的比较
郑荣达 曾侯乙钟律与清商律的比较研究
丁承运 论楚商
音乐史研究
李幼平 楚系乐器组合研究
孙晓辉 鄂西民间手抄唱本音声符号“□(特殊字体)”考释
王洪军 作用于楚的先秦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个案探析
田可文 明清时节湖北“戏窝子”与汉口“戏码头”情势
李莉 湖北冠礼仪式用乐的历时考察
胡军 明武当山志中音乐史料考略
其他研究
蔡际洲 向文 长江流域“巴蜀—荆楚”音乐文化区划问题——运用音乐数据库资料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尝试
孙凡 音乐集成开创荆楚音乐研究新局面
孙凡 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媒介选择——以荆楚音乐为例
许璐 蔡际洲 湖北大鼓《诗仙搁笔》音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