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针对国画初学者所策划的没骨画技法书,全书分为技法讲解及教学课稿两部分。技法讲解部分主要分为没骨技法简介,菊花各部分的没骨绘制技法,多幅不同构图、不同种类的菊花小品的绘制步骤演示,每一部分的讲解都配有视频教程。讲解着重于用色、技法、造型特点、构图方式及初学者临摹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要点等。教学课稿部分:是将技法讲解部分所展示的课稿放大,并与技法讲解部分一一对应,同时,教学课稿部分做活页处理,使读者临葦、检索、整理起来更加方便。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菊多生于秋天,自带孤高之格和淡泊之态。菊不与百花争,不为外物迁,不浮不躁,于天地间恬然自如,恰如君子志向高远、定力如磐。菊生长于深秋寒冬,凌寒不凋,“卓为霜下杰”。其骨傲,不仅有“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孤勇,更有“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至死不渝。菊之质与隐士遗世独立、洁身自好、百折不挠的品质相契合,自“晋陶渊明独爱菊”以后,菊更以“花中隐士”之雅号享誉天下。诸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赋予菊田园野逸之趣。
菊不仅拥有出世不折的气节,还饱含入世情怀,有济世为民、有所作为的君子之道。菊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能起到安养保健和延年益寿的作用。早在屈子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词句。《与钟繇九日送菊书》中也记载曹丕喜食菊花,“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请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南宋陆游“收菊为枕”,在《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于人今秋偶复采菊》中说“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菊花是“十二客”中的“寿客”,有着福寿安康的吉祥寓意;也是九九重阳节必备的佳品,被寄托着“乞寿”的美好愿望。
两宋时期,艺菊赏菊风盛,出现了大量的菊花专著。北宋刘蒙撰写了第一部《菊谱》(又称《刘蒙菊谱》),此后诸多菊谱相继问世,如范成大的《范村菊谱》、史正志《史氏菊谱》、史铸《百菊集谱》等。明代开启赏菊的第二次高潮,菊谱愈多,种类愈丰。它们记录了菊花的品种、样式以及定品的方式。古人为菊花定品从“色”“香”“态”三方面入手,尤其对菊之“色”予以明确的评判标准。
刘胜,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国画理论研究及没骨画教学工作。
以菊入画
没骨技法
菊之画法
菊之小品
菊之题画
教学课稿
白描线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