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康德美学的全部著述,收录了《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反思录》《实用人类学(节选)》《“人类学”反思录》《“逻辑学”反思录》等。
★经典美学著作数次再版,呈现康德美学完整内涵。遵循康德美学萌生、发展、成熟及理论体系构成等内在脉络,探明康德美学思想的发源地和最后归宿。
★康德美学研究的核心是主体能力,而非外在的审美对象。在美学上,康德从主体出发又回归主体,他研究的是审美愉快的特殊性质,研究的是鉴赏活动的内在心理机制,研究的是鉴赏活动与人类本性(自由)的关系,研究的是鉴赏判断的先验证据。他反复强调“任何客观的鉴赏原理都是不可能的”“美,不涉及被认识的东西”“鉴赏的真正根源不在客观事物,而在于内在情感的形式”。当下,文化艺术领域争论不断的热门话题,无非围绕美是否具有绝对客观的标准展开,康德美学依然能给予当下的每一个人带来启发。
★任何一位有志于学习和研究哲学、美学、文艺学的人可从本书中学到康德的学风、文风,锻炼并掌握思辨和分析哲学的基本功,并养成习惯。为了训练和提高学术能力,本书亦可作为一份可用的参考资料。
★译本权威,语言通晓,注释严谨、翔实,普通人也能懂的康德美学读本。
再版序
这本译文集出版于18年之前,2013年再版,此为第三版,作为编译者本人当然很高兴,这要感谢中图网·七楼书店的各位编辑,他们“不埋没一本好书,不错过一个爱书人”的精神令人崇敬,译者在此亦当深表谢忱。关于翻译本书的缘起以及迻译的具体情况,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马新国先生为本书所写的“序言”和笔者的“译者前言”中已说得很清楚,兹不赘述。但译者想趁此机会向读者交代几个与康德美学相关的理论问题,因为阅读此书的主要是研究美学、文艺学、西方美学史或专攻康德哲学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高校教师及其他爱好者,为了帮助这些读者抓住要领,译者愿意把偶然所得的一点粗浅体会敬献于大家面前,一则供批评指教,二则或可有些许引玉之效,三则亦可权充导读。
康德美学是西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的一个顶峰,一个制高点,也可以说是学习和研究美学、美学史和文艺学的人必经的一个炼狱,未经这座八卦炉的三昧真火,就难得炼成火眼金睛,不仅在此领域中无从判定真理和谬误,甚至可能连自己所说所写究系何意也不甚了然,这是因为未经康德哲学这个炼狱,就有可能缺乏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识别矛盾的精神、追本溯源的精神、决不盲目的精神、理论上不容含糊的彻底精神(马克思:“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独立不依的精神,就可能满足于理论上的一锅糊涂粥。
那么,什么是康德美学著作中最为重要,同时又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关于鉴赏判断的先天原理。康德三大《批判》都各有其根本问题和先天原理。《纯粹理性批判》的根本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康德为此提供的原理是:事物被分成现象和物自体两个方面,现象通过感官提供认识的质料,主体能力(感性、知性、理性)提供认识形式(时空、概念和范畴),二者互相结合就构成了既有经验内容又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实践理性批判》的根本问题是“先天的道德判断如何可能”,其先天原理是:人有实践理性,亦即自由意志,这种能力可先验地为人的行为立法,制定道德法则,道德法则作为绝对命令能够而且必须运用于人的行为,人类的道德就有了不可动摇的规范;《判断力批判》的根本问题是“先验的审美判断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其先天原理就是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康德把先验的目的论作为反思判断力的先天原理提出来:审美的反思判断力的先天原理是主观而形式的合目的性,亦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目的论的判断力(《判断力批判》下卷)的先天原理是客观而实质的合目的性,也就是自然的合目的性(主要是有机界)。所以,目的论问题是第三个《批判》的拱心石,是全部论述的核心,是这部著作的深层底蕴,因此务必请读者细心领会全书关于目的与合目的性的论述。就我所知,这一点常常被读者朋友所忽略。我们应当清楚地意识到“美的分析”中的四个要点不是平等的,按其重要性排列起来,应该是:第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因为这是鉴赏判断的先天原理;第二,审美无利害;第三,鉴赏判断具有无概念的普遍性;第四,鉴赏判断具有无概念的必然性。
二、关于康德美学的起源。关于康德美学思想的由来,美学史界有一个普遍的看法:康德的美学理论是由批判哲学体系的需要而产生的。具体说来大约是这样的:康德于1781年出版了经过12年悠久岁月的沉思而写成的《纯粹理性批判》,1788年出版了同样经过多年酝酿的《实践理性批判》,前者是批判的认识论,论述的是自然概念,目的是为数学和自然科学奠定哲学基础;后者是批判的伦理学,论述的是自由概念,目的是为道德判断制定不同于幸福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先验的道德法则。这样,在康德看来自然和自由这两个领域的根本问题已被阐明,陷入困境的形而上学已得到拯救,但同时康德却发现,在他的框架内,认识和伦理两个领域各自独立,似有鸿沟横亘于其间,难以弥合;但哲学应该是统一体,分裂的状态不应持续下去,必须找到一个中介把二者联结起来。康德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秉承当时欧洲哲学界的普遍看法,认为人的心灵机能有三种,即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能力,与之对应的是知性、判断力和理性,它们之间有固定的关系,认识能力和欲求能力处于两端,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居中,能把认识和伦理连成一体,这样从自然概念向自由概念的过渡就成为可能。前两个《批判》已把认识和伦理问题搞清楚了,如果处于中间地位的判断力的性质、功能、活动方式和先天原理也能得到透彻的认识,哲学的统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于是而有《判断力批判》之作,康德美学即由此而来。这个看法因为出自康德本人的表述,已被视为美学史上的一个铁案,似乎已无可置疑。但笔者认为即使康德自己的说法也未必不可动摇(康德曾认定自己的家族来自苏格兰,但经学者们多方考证,现已确定他的祖先并非苏格兰移民,而是波罗的海沿岸的原住民,就是一个著例),实际上这部译文集中《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实用人类学》节选、《“人类学”反思录》等无可辩驳地证明,康德美学萌生、发展、成熟于他对人类学问题的思考之中。在他的美学原理和基本结构已经定型,并已发现前两个《批判》之间存在一条鸿沟之后,他才觉得有必要把批判哲学的整体联系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详加论述,为此他写出了《判断力批判》的“第一导论”,这篇“导论”是在他的美学体系已了然于胸但尚未落墨时先行写出来的,它名为《判断力批判》的“导论”,实际上却是全部批判哲学的导言或绪论,它在时间上居后,但在学理逻辑上却位于批判事业的开端。准确地说,这篇“导论”才是批判哲学各个部分的黏合剂、串联线、扎桶箍。从这本译文集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人类学是康德美学的发源地,也是其最后的归宿。这也提醒我们,在人类学范围内,从人类学入手,以人的本质规定为根基,才有希望弄清审美问题。反之,如果从对象入手,一味盯住对象的形态、平衡、比例、对称、和谐、鲜明、光滑、小巧、多样统一、好的本质的突出表现等,必然漏洞百出,捉襟见肘。在此,笔者不由得想顺便指出,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审美的论述本质上就属于人类学思想。18年前编译本书时,笔者尚未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故仍泥于旧说,这一点要请读者明鉴,也恳请读者原谅。
……
【作者】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4.22—1804.2.12),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对现代欧洲具重要影响的思想家。康德所著《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被称为“三大《批判》”,分别探讨了认识论、伦理学以及美学,构成一个完整的康德哲学体系。
【译者】曹俊峰,193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延寿县。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师从蒋孔阳学习西方美学。后于黑龙江省社科院文学所工作,从事文艺理论和美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著有《康德美学引论》《元美学导论》,参与撰写《西方美学通史》(蒋孔阳主编)第四卷,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再版序
译者前言
序言:为什么要重译出版康德美学著作
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
第一章 关于崇高感和美感的不同对象
第二章 关于人的崇高和美的特性
第三章 关于男人和女人在崇高和美上的区别
第四章 关于分别建立在崇高感和美感之上的民族特性
《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反思录
实用人类学(节选)
“人类学”反思录
论美感
关于鉴赏
“逻辑学”反思录
《判断力批判》第一导论
判断力批判
序言
导论
上卷 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第一部分 审美判断力的分析
第二部分 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
下卷 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
第一部分 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
第二部分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
附录:目的论的判断力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