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书中包括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山岭隧道结构构造、隧道位置选择及其断面设计、隧道结构设计及计算方法、山岭隧道常规施工方法、山岭隧道常规施工技术、浅埋隧道常规施工方法、隧道其他施工方法、隧道施工辅助作业、隧道养护维修与病害整治等内容。本书可作为本科、高职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隧道施工技术人员参考。
1.规范全新
2.资源丰富
3.多所院校认可
4.符合隧道工程课程的课程标准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迅猛发展,公路和铁路交通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隧道作为公路和铁路线上的重要建筑物,无论是隧道修建长度、断面大小,还是施工技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隧道数量多、施工难度大、修建速度快,隧道设计、施工和维修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教材综合隧道规划、设计、施工和维修新理念和新工法,为培养本科和高职工程应用型人才而编写。
本教材依据全新公路、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和施工技术规范编写,内容系统整合了公路和铁路隧道的相关知识点,完全满足本科和高职土建类隧道课程教学的要求。本教材力求简明、精炼,内容体现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在充分吸收同类教材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做了科学规划和系统整合,将公路和铁路隧道、城市浅埋隧道、跨海越江隧道的相关知识综合到一本教材中,内容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
本教材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隧道构造、隧道规划、隧道设计、隧道施工和隧道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广泛吸取了国内外隧道施工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并引入了国内外隧道设计和维护的新理念、新方法。本教材既可作为本科和高职土建类隧道课程的学习用书,也可供隧道设计、施工以及维护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教材由南京工业大学王海彦、赵凯担任主编,由南京工业大学张鹏、西南科技大学孔超和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周敏娟担任副主编,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王立川担任主审。参加编写工作的有:王海彦(绪论,第二章第三、四节,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赵凯(第一章、第八章),南京农业大学张嫦娥(第二章第一、二节),孔超(第四章),周敏娟(第五章),南京工业大学邓声君(第九章),张鹏(第十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国内隧道专家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西南交通大学关宝树教授给予了悉心指导,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陈宇高工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3年4月
王海彦,生于1975年,河北张北人,教授、博士,原在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现任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3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13年9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南京桥梁隧道技术研究会秘书长。建筑材料学报和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的审稿专家。主要从事隧道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和隧道结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主持河北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河北省人社厅人才资助项目1项、主研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研国铁集团重大科技开发项目2项、主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获得铁道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EI检索论文6篇,中文核心论文30余篇。撰写专著1部、主编教材6部、编写规范1部、编写隧道施工指南1册。申请专利1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赵凯,男,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多年从事隧道工程课程的教学工作,曾参与出版过多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