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他们就跟我们一样,有过许多机会可以回头,只是他们没有。而他们要是回头了,那我们也不会知道,因为那样一来他们就会被人们忘掉。我们听到的故事,都是那些坚持走下去的。
至尊魔戒,拥有统御众戒、奴役世界的力量,黑暗魔君索隆苦觅已久。为了守护家园,魔戒继承人弗罗多毅然离开宁谧淳朴的夏尔,踏上前途未卜的旅途。与他同行的是睿智的巫师、勇敢的人类、美善的精灵、坚毅的矮人……平凡的霍比特人战栗在末日烈焰面前,他能战胜这噬灭灵魂的至尊魔戒吗?
它是以我的心血写成,无论浓淡,如此而已;我写不出另一部了。J.R.R.托尔金
★奥斯卡桂冠电影《指环王》系列原著小说
★托尔金基金会指定中文版,全新官方认证双logo
★权威译文多次修订,奥斯卡得主艾伦·李插图封面
★平装七卷带函套,便携口袋本,通勤好搭档
★首印超值随书附赠《魔戒》全本有声书,姜广涛一人多角倾情演绎。
★乔治·R.R.马丁、J.K.罗琳、彼得·杰克逊顶礼膜拜之作;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特里·普拉切特、厄休拉·勒古恩、尼尔·盖曼,众天才敬仰的大师巅峰。
英国第二版前言
这个故事随着讲述而逐渐拓展,最终演变成一部魔戒大战的历史,从中还能窥见此前另一段更为古老的历史的点点滴滴。我动笔时还是1937年,那时《霍比特人》刚完成不久,尚未出版。但我没有把这部续作写下去,因为我希冀可以先将远古时代的神话与传奇写完并梳理清楚,当时这些已经构思成型多年了。我做这项工作,纯粹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至于别人对这部作品的兴趣,我并不抱多少希望,尤其是因为它的灵感主要源于语言学,我之所以动笔,乃是为了给各种精灵语提供必要的历史背景。
我向一些人征求了意见和建议,结果不抱多少希望被修正成了不抱任何希望。如此一来,我受读者的要求鼓励,回头继续去写续作他们想看到更多有关霍比特人及其历险的内容。但是,故事被无法抗拒地拉向了更古老的世界,可以说,还没有讲述它的开端和中段,就已先行记叙了它的尾声与终局。在写作《霍比特人》时,这个过程业已开始,书里已经提及一些旧事,比如埃尔隆德、刚多林、高等精灵和奥克;此外还浮光掠影地提及了另一些内容,它们不期然地出现,本质更加严肃、深奥与黑暗,比如都林、墨瑞亚、甘道夫、死灵法师,还有至尊戒。这些点滴十分重要, 与古老历史亦有联系,对它们的探索,展现了第三纪元及其高潮魔戒大战。
要求得到更多霍比特人相关信息的人们,终于得偿所愿,但他们不得不苦等良久,因为《魔戒》的写作从1936年开始,断断续续一直到1949年才告结束。那段时期我有许多责任,我没有疏忽它们,而身兼学生与教师,我还常常沉浸于诸多别的兴趣爱好中。而且,1939年爆发的大战愈发耽搁了我的写作进程,直到年底,故事还没写到卷一的末尾。接下来的五年风雨如晦,但那时我已觉得这个故事不该囫囵放弃,便继续艰难笔耕,主要是熬夜工作,一直写到墨瑞亚,停在巴林的墓前。在此我搁笔许久,差不多一年之后才继续,并于1941年末写到了洛丝罗瑞恩和大河。隔年我写下了如今成为卷三内容的第一批草稿,以及卷五第一、三章的开头,阿诺瑞恩烽火四起,希奥顿来到祠边谷。写到这里,我又停笔了前瞻构思已经枯竭,却又没有时间斟酌思考。
1944年,我搁置了书中那场战争的千般头绪、万种繁难(这些本该由我组织脉络,至少也要加以描写),迫使自己去处理弗罗多前往魔多的旅途这一难题。我将写出的章节陆续寄给我的儿子克里斯托弗,他那时身在南非,在皇家空军服役。这些章节最后结为卷四。即便如此,又过了五年,这个故事才写到了目前的结局处。这五年中,我搬了家,换了职位,变更了任教的学院,时局虽说不那么晦暗了,但艰难依旧。等终于写完结局,整个故事又必须加以修改,实际上是从后往前进行大规模改写。书稿要打字录入,还要录第二遍,我不得不亲自动手,因为我负担不起十指如飞的专业打字员的开销。
《魔戒》最终出版之后,已有很多人读过;我收到或读过不少有关故事写作动机与涵义的意见和猜测,这里我想就此说上几句。本书的根本写作动机,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想尝试讲一个极长的故事,想让它吸引读者的注意,予他们以消遣,给他们以欢笑,或许偶尔还能令他们兴奋或感动。怎样才算引人入胜、触动人心,我唯有以自己的感觉为准,而这个标准对许多人来说,必定常常是错的。一些读过本书或多少对本书有过评论的人觉得它乏味、荒诞,甚至低劣,对此我倒没有什么缘由去抱怨,因为我读起他们的作品或他们明显推崇的某类作品,也颇有同感。很多人喜欢我的故事,但即便是依照他们的看法,它也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也许,一个长篇故事不可能处处都取悦所有读者,但同样也没有哪处会令人人都不满;因为我从来信中发现,同样的段落或章节,有些人认为是瑕疵败笔,其他人却大加赞赏。最挑剔的读者,也就是我自己,现在发现了诸多大大小小的缺陷;好在我既没有评论本书的责任,也没有推翻重写的义务,于是就对这些问题置之不理并且保持沉默了,想说的只有旁人亦已指出的一点:这书太短了。
至于任何内在涵义或讯息之类,笔者无意于此。本书既非寓言,亦无关时事。随着故事的拓展,它向下扎根(深入到过去),并萌发了出人意料的旁枝,但它的主题一开始就确定了:必然要选择魔戒来衔接本书与《霍比特人》。往昔阴影作为关键性的一章,是故事最早写成的部分之一。1939年,战争的阴云已经变成明确的威胁,一场大劫在所难免;但这一章在此前很久就已写成,即便那场大劫得以避免,故事仍会自此发展出基本相同的进程。它的种种根源,或是在我心中成型已久,或是已经部分写成,那场始于1939年的大战及其后续,几乎没有改变这个故事的任何一处。
现实的战争与书中的传奇战争,无论过程还是结局都毫无相似之处。假若传奇故事受了现实的启发,或是受其引导而发展,那么魔戒必然会被夺取,用来反抗索隆;索隆不会被消灭,而会被奴役,巴拉督尔不会被摧毁,而会被占领。而未能占有魔戒的萨茹曼本可以在局势混乱和背信弃义之际发现,自己研究魔戒学识时追寻的那些缺失链环就在魔多;而此后不久,他也本可以制造一枚属于他自己的主魔戒,用来挑战那位自封的中洲统治者。在那场冲突中,双方都会以憎恨与轻蔑的态度对待霍比特人,霍比特人即使作为奴隶也幸存不了多久。
我本来可以迎合那些喜爱寓言故事或时事暗喻的人的口味和观点,设计出别的情节。但我打心底不喜欢任何形式的寓言故事,自从我足够成熟与敏感,能察觉它的存在时便是如此。我相对偏爱历史,不管历史是真实还是虚构,它对不同读者的想法和经验有不同的适用性。我认为,很多人混淆了适用性和寓言二者,前者让读者自由领会,而后者由作者刻意掌控。
当然,作者不能全然不受自己的经历影响,但故事的萌芽如何利用经验的土壤,却是极其复杂的,人们如果企图定义这个过程,至多只能是猜测,其证据既不充分也不明确。而且,如果仅凭作者和评论家生活的时代重叠,就断定二者共同经历的思潮变化或时代大事必定是对作者最强有力的影响因素,这个想法自然很有吸引力,但却是错误的。事实上,一个人必须亲自身处战争阴影之下,才能完全体会它的沉重压迫。随着岁月逝去,人们似乎常常忘记:1914年,我在青年时代就遭受了战争之苦,这段经历之丑恶可怕,不亚于1939年以及后续几年卷入战事的经历。到1918年,我的亲密朋友除了一人外,均已过世。再举个不那么沉痛的例子:有人认为,夏尔平乱反映了接近我完稿时英格兰的状况。不是这么回事。它是剧情的关键部分,尽管我依照故事发展,因萨茹曼这个角色而调整了剧情,但故事从一开始就已经构思好了,我得说,这个故事没有任何形式的寓言意义和当代政治喻指。它确实有一定的现实经历作为基础,不过这不仅微乎其微(因为经济状况完全不同了),而且来自很久以前。在我十岁前,我童年时居住的国家一直被卑劣地破坏,那时汽车还是稀罕东西(我一辆也没见过),城郊的铁路尚未建成。最近,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座小麦磨坊的最后老朽残迹的照片,它建在水塘边,曾经兴旺过,过去我觉得它是那么重要。我从来都不喜欢那个年轻磨坊主的样子,而他的父亲,也就是老磨坊主,长着一副黑胡子,可他不叫山迪曼。
《魔戒》现在出了新版,我抓住机会进行了修订。正文中遗留的若干错误和矛盾之处得到了改正,我还试着在细心的读者提出疑问的几处地方给出解释。我考虑了所有的评论和问询,倘若仍有遗漏,可能是因为我没能整理好笔记。但是,很多问询都只能在附录中回答其实最好是出版附加的一卷,其中要囊括诸多没有收录在最初版本里的材料,特别是更详细的语言学方面的内容。同时,这一版里刊印了这份前言,作为对楔子的补充,还有一些注释,以及人名和地名的索引。这份索引意在给出完整条目,但不给出完整参考页数,因为目前有必要减少篇幅。我利用N.史密斯夫人准备的材料所编写的完整索引,更应属于那附加的一卷。
J.R.R. 托尔金(J.R.R. Tolkien)
英国文豪,天才的语言学家,生于1892年1月3日,1925年开始担任牛津大学教授。他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中洲世界史诗,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霍比特人》和《魔戒》。这两部巨作,被誉为当代奇幻作品的鼻祖。1972年3月28日,托尔金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发的大英帝国指挥官勋章。
托尔金于1973年9月2日在牛津逝世。托尔金身后,其作品声名未减,至今已畅销2.5亿余册,《魔戒》在英国Waterstones书店和第四频道合办的票选活动中被选为20世纪之书,被亚马逊网络书店读者评选为近一千年最受欢迎的书籍。
译者简介
邓嘉宛,专职译者,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社会语言学硕士。从事文学与基督教神学翻译工作二十余年,译有《魔戒》《精灵宝钻》《胡林的子女》《纳尼亚传奇》《饥饿游戏三部曲》《鲁滨逊漂流记》等五十余种作品。
石中歌,资深托迷,又名Ecthelion、喷泉。热爱托尔金教授笔下那个名为阿尔达的世界,长年累月迷路其中,且乐不思返。
杜蕴慈,台湾政治大学咨询管理学毕业。著有欧亚丝路纪行《地图上的蓝眼睛》《迭里温·孤山》。喜爱阅读民族史诗、传说,欧亚草原历史地理。
译者分工
邓嘉宛 卷一至卷六故事内文
石中歌 前言、楔子、附录,及全文校订
杜蕴慈 诗歌
英国第二版前言
楔子
卷 一
第一章 盼望已久的宴会
第二章 往昔阴影
第三章 三人为伴
第四章 蘑菇捷径
第五章 共谋揭穿
第六章 老林子
第七章 汤姆·邦巴迪尔之家
第八章 古冢迷雾
第九章 跃马客栈
第十章 大步佬
第十一章 暗夜白刃
第十二章 逃亡渡口
卷二
第一章 际会众人
第二章 埃尔隆德的会议
第三章 魔戒南去
第四章 黑暗中的旅程
第五章 卡扎督姆桥
第六章 洛丝罗瑞恩
第七章 加拉德瑞尔的水镜
第八章 告别罗瑞恩
第九章 大河
第十章 分道扬镳
卷 三
第一章 波洛米尔离去
第二章 洛汗骠骑
第三章 乌鲁克族
第四章 树须
第五章 白骑士
第六章 金殿之王
第七章 海尔姆深谷
第八章 通往艾森加德之路
第九章 一地狼藉
第十章 萨茹曼之声
第十一章 帕蓝提尔
卷 四
第一章 驯服斯密戈
第二章 沼泽秘径
第三章 黑门关闭
第四章 香草炖野兔
第五章 西方之窗
第六章 禁忌之潭
第七章 十字路口之旅
第八章 奇立斯乌苟的阶梯
第九章 希洛布的巢穴
第十章 山姆怀斯大人的选择
卷 五
第一章 米那斯提力斯
第二章 灰衣劲旅的征程
第三章 洛汗大军集结
第四章 刚铎围城
第五章 洛希尔人的驰援
第六章 佩兰诺平野之战
第七章 德内梭尔的火葬堆
第八章 诊疗院
第九章 最后辩论
第十章 黑门开启
卷 六
第一章 奇立斯乌苟之塔
第二章 魔影之地
第三章 末日山
第四章 科瑁兰原野
第五章 宰相与国王
第六章 离别众人
第七章 归家
第八章 夏尔平乱
第九章 灰港
附录
附录一 列王纪事
第一篇 努门诺尔诸王
第二篇 埃奥尔家族
第三篇 都林一族
附录二 编年史略(西部地区的编年史)
附录三 家族谱系(霍比特人)
附录四 历法
附录五 文字与拼写
第一篇 词语与名称的发音
第二篇 文字
附录六
第一篇 第三纪元的语言与种族
第二篇 翻译原则
译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