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0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书研究了产权异质性对上市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探究了市场化并购、市场竞争和融资融券对国有上市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国有上市企业创新水平优于家族控股企业,同时,国有上市企业创新有显著正向的溢出效应,能够提升同业民营上市企业创新。但是,国有产权带来的创新优势只有在两权分离程度较高、高管薪酬激励较强和两职分离的上市企业中才能实现。第二,市场化并购能够显著提升目标国有企业的创新水平。市场化收购后,目标国有企业的创新人力资本投入和创新投入的边际产出均获得显著提升。但是,只有在法制较为健全的东部地区、非垄断行业,市场化并购才能够显著提升目标国有企业创新。第三,较高的市场竞争能够显著促进国有控股上市工业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良善是市场竞争对国有控股上市工业企业形成创新效应的必要条件。第四,融资融券能够提升国有企业创新,但是不能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融资融券能够带来国有企业增强股东监督,从而增大研发投入和提高创新产出;但在融资融券的价格压力和其控股股东的利益导向下,民营企业会提高研发支出来塑造形象和管理市值,难以形成发明专利。本研究的意义: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亟需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为指导。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能否实现较优的技术创新水平?如果可以,如何实现?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立足于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创新理论,聚焦于国有上市企业,理论分析和实证研讨国有企业创新问题,探究国有企业实现较优的技术创新水平的现实路径。
王薇,河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中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为国企改革、公司金融、资本市场、绿色金融等。学历背景如下:本科毕业于河北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河北大学,金融硕士专业;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学专业。近三年来在C刊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主持校级、厅级、省级课题共3项,具体如下: [1]王薇,田利辉,鲍静海.市场竞争如何影响国有上市企业创新产出?兼论限薪令的调节效应[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02):114-126. [2]田利辉,王薇.高质量创新与经济增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思考[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03):4-11 157. [3]王薇,田卓岳,田利辉.并购能否提升企业环境绩效?[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24(04):81-96. [4]鲍静海,王薇,陈苗苗.新形势下提升金融本科论文选题质量的途径[J].河北金融,2021(05):51-54. [5]项目:主持河北省社科项目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政策支持研究(项目号:HB22YJ077) [5]项目:主持河北省教育厅项目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对河北省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项目号:SQ2021118),已结项 [6]项目:河北大学校长基金市场化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兼论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 (项目号:2020HXZ002),已结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第四节 结论及学术贡献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西方创新理论研究
第三节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分化
第四节 国家所有权与创新理论的中国研究
第五节 所有权、公司治理和企业创新的探讨:中国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理论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产权异质性与上市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说
第三节 产权异质性与上市企业创新的研究设计
第四节 产权异质性与上市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产权异质性与上市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第四章 市场化并购与国有上市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第三节 市场化并购与国有上市企业创新的研究设计
第四节 市场化并购与国有上市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市场化并购与国有上市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六节 市场化并购与国有上市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分析
第七节 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市场竞争与国有上市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说
第三节 市场竞争与国有上市企业创新的研究设计
第四节 市场竞争与国有上市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市场竞争对国有上市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六节 市场竞争的创新效应的必要条件:公司治理良善
第七节 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融资融券、所有权与上市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说
第三节 融资融券、所有权与上市企业创新的研究设计
第四节 融资融券、所有权与上市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融资融券与上市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第七章 构建中国国有企业创新发展路径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