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六章, 内括: 计算机基础知识简介、操作系统、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信息、FORTRAN语言与初步编程。
自世纪40年代计算机问世至今,计算机已跟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日常办公、上网购物、银行转账、网络通信、复杂计算等都离不开计算机,如果哪一天没有计算机,我们的生活无法想象。
计算机科学相关的教育目标是运算思维的教育,即驾驭计算机科技,将问题与解决过程转成计算机语言与程序逻辑,以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来达成任务。因此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常用软件的使用及利用程序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技能。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与初步编程》共分六章,章至第三章从基本的概念出发,讲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常见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使用。第四章和第五章讲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以及信息的基本概念。第六章以语法简单、工程计算能力强的FORTRAN语言为基础,配合大量的示例讲解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编程。通过学读者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文档的编排、电子表格的处理、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以及基本的编程技术。
鉴于编者水平有限,疏漏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和指正。
编者
22年7月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简介
1.1象、数、计算工具和计算机
1.2数制与数制之间的转换
1.3信息编码
1.4指令系统
1.5中央处理器
1.6存储器
1.7计算机的简单分类
第2章操作系统
2.1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2.2UNIX操作系统·
2.3 Microsoft操作系统·
2.4 GNU/Linux操作系统
第3章办公软件
3.1 Microsoft Office
3.2 WPS/WPS Office·
3.3PDF文档
3.4 LaTeX
3.5 DjVu
3.6 CAJ
第4章 计算机网络
4.1网络基本概念
4.2网络模型及应用
4.3物联网简介
第5章信息
5.1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
5.2信息的内涵
5.3个人计算机防护
第6章 FORTRAN语言与初步编程
6.1什么是FORTRAN
6.2 FORTRAN编译器·
6.3FORTRAN 95程序设计基础·
分支结构
6.5循环结构
6.6数组
6.7过程
6.8指针
6.9文件的详细操作
附录1常用的FORTRAN内置子程序与函数
附录2什么是MATLAB和Python
参考文献
摘要
|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简介
1.1象、数、计算工具和计算机
在漫长的人化和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的大脑逐渐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本领,这就是把直观的形象变成抽象的数字行抽象思维活动。正是由于能够在“象”和“数”之间互相转换,人类才真正具备了认识世界的能力。在数的概念出现之后,就开始出现了数的计算。
计算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行,人类初的计算工具就是人类的双手,掰指头算数就是早的计算方法。一个人天生有十个指头,因此制就成为人们熟悉制法。
由于双手的局限性,人类开始学木棍、石子等身外之物作为计算工具。在拉丁语中,“计算”的单词Calculus,其本意就是用于计算的小石子。
00多年前中国代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老的计算工具。计算时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意自然数,从行加、减、乘、除等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的。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制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早的数字计算机。明朝以后,算盘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并出现了许多变种。我们熟悉的常用语“三下五除二”“七上八下”等,就是起源于珠算口诀,这是早的体系化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它有效地利用对数的原理,可快速做出乘除等计算,直到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