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笔记:松江先生西行论衡》内容涉及作者亲历的德国文化社会生活等事,乃是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
《德国笔记:松江先生西行论衡》既有中国人眼中的德国或德国文化,又有一个中国人在德国短暂访问居住时心中念兹在兹的中国或中国文化,论述的主题和中心既涉及德国和德国文化,更涉及中国和中国文化。
罗云锋,现任教于华东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法学博士后,社会学博士后(后退站)。曾分别在韩国、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工作和访学。
宇宙的秩序;初达汉堡
自我负责的小孩;孤独的飞行员
足球文化;日常礼仪训练
城市家园与“林中路”
明天会更好;冬天就要来了
典型德语发音
平铺与内聚
现代礼仪与自由主义道德
汉语乃具象化语言
德国夫如何?城乡青未了
日耳曼语音韵学
诺贝尔奖;人的打扮与书的打扮
立志与“齐治平”
误会与传奇
内隐文化学习;取名字的中德文化差异
最好的心学;亲疏远近:家国与国家
Greatbooks与西学经典书目
市政建设立法与平权
再说“齐治平”
学说的理论形态与实际形态;新经学
公开知识网站
Laterne与诗意
男人的细腻
人权与纷争
词汇量与文明水平
札记体
法教、法治与德治
现代汉语的进化
科举制与选任制度
独自写小诗
知识的正当性
接受理论视角下的儒学;中国人的逻辑
词语的浓淡轻重
儒家文化的主体;文明的高度
后记
《德国笔记:松江先生西行论衡》:
一、体育训练于培养国民素质或国民精神,极有裨益功效。喜好体育者,精神振奋,身体结实有活力,意志坚强,注重团结协作、纪律、规则(公平竞争)、热爱生活、自信勇敢……此关乎教育理念,中国人俗称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可仅仅死读书,当以体育训练来强健其体魄,坚强其意志,培养其遵守规则、公平游戏的精神,以及组织纪律性,等等。质言之,体育也不是将孩子变成粗野孩子,或散漫无制,而仍当有高水平运动合作技艺之训练也。
二、儒家政治文化教化具有许多优点。但或许亦容易助长高人一等的精英心态,乃至容易走向独裁人格,或为专制独裁服务——亦因两者具有内在之契合处。修身齐家,修身则可,但“齐家”一说,听其语气,就是要为一家之主,要来领导妻子儿女了;治国平天下,更是浩大的口气与抱负,此则或皆可议。在此种文化熏陶下,中国士人从来不满足于单纯的修身和平凡生活本身,不将修身和日常生活本身作为目的——而在现代民主化社会,如果要借鉴或挖掘儒家文化资源,或更准确地说,儒家文化资源如果想在现代社会发挥正向的作用,就必须于此有所重新解读和调整,即必须使人们认识到,修身本身亦是自足的,亦可以单独成为目的——而不是将之功利化,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手段。虽然后者的逆向推理并没有错,即齐家治国平天下,确乎和必然,需要修身,然而再度逆向推论而得出修身的唯一目的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未必对。质言之,修身、修养、读书不应该是为了作人上人,也根本不能有必须作人上人的观念,甚至也不必将出仕行道作为唯一的人生追求目标,或将其作为“为仁的唯一方式,更不可因此而有俾睨天下万众、不可一世的态度情绪。事实上,在公民社会,修身本身就是目的,不是一定要同”齐治平“挂钩。单是成为一个人,一个公民,成就个人或私人生活,或成就两两的、家庭的或各种群体的、组织的共同生活,便须修身。中国人应当知道成就普通人及普通人的生活,亦可以是人生的最终目的或最好目标之一种,亦应尊重这样的普通人和这样的人生理想。反之,如果一味追求出仕,乃至本末倒置地追求权势和成功,或在权势和成功人物面前自惭形秽,抬不起头,而在普通人面前则趾高气扬,得意忘形,那就违反最基本的现代价值观念。质言之,修身并非一定是为了出仕行道,当然更不是为了自鸣高贵或高人一等,而乃亦可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共同生活,仍应建立在平等和好意的思想地基上。儒家之修身一条,当于此作其新解释,而可与现代公民精神和公民教育接榫。不要弄得所有人一旦不能出将入相就好像是人生的巨大失败似的,从而自怨自艾,萎靡消沉,落落寡欢,悲伤忧郁离世——此旧时文人之通病,而皆拜此种文化价值观念之所赐也。普通人的平凡美好的生活亦是有价值的,亦是有尊严的,亦是人生幸福的最大源泉之一;而保护所有人的平凡生活理想的落实,也是所有由国民授权管理并赋予其职责的政府或政权的最重要目的或职责之一。
三、传统文化中虽亦讲敬业乐群,往往通过敬事父兄、洒扫应对等来培养之,亦是修身法门之一;此外亦有投壶射箭之礼乐游戏之训练,然皆形式大于内容,仪式大于实质。先秦尚有尚武精神培养之骑射或射御,真正培养体魄、力量、勇气、协作、行伍、军法部勒、组织等之技艺(当然,在军事上,这主要指向或针对贵族统治者,一般军士则由农民训练而成,主要强调纪律和勇力等,未必有武士精神之深入熏陶,或至少应和贵族士人区分开来),可收现代体育训练之同等功效。其后则无,而完全文人化、文弱化。君子动口而不能动手动脚动身也。故于今之计,欲培养文武双全之国民精神与人才,当大力讲究普遍学校体育训练也。
四、读了几本文学之书便想治国平天下,则治国平天下何草率易易也。治国平天下当有更广泛之能力素质、知识理论之讲求也,不独在读书一面,尤不独在读文学、经学之一面也。辩论、修辞、演讲、写作;身体、意志、灵敏;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哲学、逻辑学、历史学、文学、地理学、古典学术等等,何可忽视哉。
五、德国人无论小孩大人,每每长身玉立。德国人神情稍冷峻而平和自在,目不斜视,不问身外之事。然此亦是大体的印象,也许是刻板印象。当代德国人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沉静自制甚至本分的民族,虽然并不是害羞;亦不张扬,或不像美国人,真诚热情中有时带点咋咋呼呼、大惊小怪的成分。
六、汉堡的街区乃是真正适合居住的,街区或有小封闭,然更是大开放。小封闭是指房屋结构每每围成一个几何图形,自然形成一个内部空间——我目前尚不清楚其内部空间之功能,是绿化呢,还是提供内部公共活动空间——后来发现有的情形是用树木围成一个小院落,中间布置有水泥乒乓球桌、长椅、花圃等物事。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公共休闲空间。大开放是指街区与街道是完全开放的,没有围栏和围墙,没有中国城市里居民小区式的内部封闭居住区。有的街道还比较宽敞,但宽敞是用来供居民生活的,并不全是用来修马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