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是智慧交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智能汽车与车联网结合的产品。本书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主体,结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框架进行编写。本书共10章,分别介绍了绪论、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线控底盘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定位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决策与规划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控制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关键技术。
本书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体系完备。本书配备的习题与对应的理论知识点紧密结合,习题的难易程度适中,实践性和针对性较强。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学校和高职院校汽车相关专业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的学习教材,也可作为汽车相关机构进行技术培训学习用书。
本书遵循教指委相关指导文件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编写而成。践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任课教师提供电子课件等丰富数字化资源配套。
智能网联汽车是当今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汽车发展的方向,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战略。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车联网技术、线控底盘技术、环境感知技术、定位技术、决策与规划技术、整车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是多学科领域理论和技术高度集成的产品。随着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不断进步和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必将日益完善。目前世界各国的汽车公司、造车新势力和科研机构都在不断推出自己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产品,港口、码头、矿山等特定场景部分实现了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城市出租车、公交车也逐渐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推广领域。智能网联汽车将带动上下游多个产业链发展,其产业将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支柱。
世界主要汽车强国都在聚焦于进行智能网络汽车关键技术的攻关,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进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热潮的兴起,当前国内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新兴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等,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投入,而相关领域人才短缺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对该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其快速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矛盾日益突出,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在大力进行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完善相关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本书通过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进行介绍,将科学知识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
本书共10章,分别介绍了绪论、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线控底盘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定位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决策与规划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控制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关键技术。
本书主要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本科生、从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研发人员以及热爱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读者。本书是辽宁工业大学的立项教材,并由辽宁工业大学资助出版。全书由辽宁工业大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基础课程组编写,辽宁工业大学李刚任主编,李刚编写第1章、第3章、第4章,李贵远编写第2章、第5章,李宁编写第6章、第7章的7.1、7.2节,白云龙编写第7章的7.3节,李继庆编写第7章的7.4节,刘姝依编写第8章,白鸿飞编写第9章,王东兵编写第10章的10.1、10.2节,王华东编写第10章的10.3、10.4节。
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0300805234738)的资助,特此致谢。同时,本书的编写得到了辽宁工业大学、苏州清研车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锦州万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沈阳东信创智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短、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高等院校教师
前言
思政二维码索引表
第1章绪论
1.1智能网联汽车定义与分级
1.2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概述
1.3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
课后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技术
2.1车联网概述
2.1.1基本概念
2.1.2车联网的基本框架
2.1.3车联网的技术路线
2.2车联网应用技术基础
2.2.1基于中间件的车联网通信技术
2.2.2车联网安全技术
课后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智能网联汽车线控底盘技术
3.1线控转向技术
3.1.1线控转向系统简介
3.1.2线控转向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3.2线控驱动技术
3.2.1线控驱动系统简介
3.2.2线控驱动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3.3线控换档技术
3.3.1线控换档系统简介
3.3.2线控换档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3.4线控制动技术
3.4.1线控制动系统简介
3.4.2线控制动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3.5线控悬架技术
3.5.1线控悬架系统简介
3.5.2线控悬架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3.6滑板底盘技术
课后习题
参考文献
目录
第4章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
4.1传感器介绍
4.1.1激光雷达
4.1.2毫米波雷达
4.1.3超声波雷达
4.1.4视觉传感器
4.2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
4.2.1多传感器融合的定义
4.2.2多传感器融合的体系结构
4.2.3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案
4.3目标检测技术
4.3.1车道线检测技术
4.3.2行人和车辆检测技术
4.3.3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检测技术
课后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智能网联汽车定位技术
5.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5.1.1GPS定位系统
5.1.2BDS定位系统
5.2差分定位技术
5.3惯性导航定位技术
5.4地图匹配定位技术
5.4.1地图匹配常用算法
5.4.2地图匹配影响因素
5.5同时定位与建图技术
5.5.1视觉SLAM
5.5.2激光SLAM
课后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智能网联汽车决策与规划技术
6.1决策与规划概述
6.1.1决策与规划基本概念
6.1.2决策与规划体系结构
6.1.3决策与规划方法介绍
6.2行为预测和决策
6.2.1交通环境行为预测
6.2.2车辆行为决策
6.2.3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6.3路径规划
6.3.1环境地图的表示方法
6.3.2全局路径规划
6.3.3局部路径规划
6.4决策与规划技术发展
课后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智能网联汽车控制技术
7.1经典控制理论
7.2现代控制理论
7.2.1模糊控制
7.2.2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7.2.3滑膜控制
7.2.4模型预测控制
7.2.5神经网络控制
7.2.6自适应控制
7.3汽车模型
7.3.1模型概述
7.3.2运动学模型
7.3.3动力学模型
7.4汽车运动控制
7.4.1预瞄跟随控制
7.4.2前馈控制
7.4.3反馈控制
7.4.4前馈-反馈控制
7.4.5横向控制
7.4.6纵向控制
7.4.7横纵向协调控制
课后习题
参考文献
第8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8.1测试与评价技术概述
8.1.1测评目的
8.1.2通用测试原理
8.2测试方法
8.2.1模型在环、软件在环测试方法
8.2.2硬件在环测试方法
8.2.3车辆在环测试方法
8.2.4道路在环测试方法
8.3评价方法
8.3.1常见的通用评价方法
8.3.2常见的安全评价方法
课后习题
参考文献
第9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9.1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概述
9.2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9.2.1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概述
9.2.2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组成
9.2.3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9.3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9.3.1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概述
9.3.2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组成
9.3.3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应用
9.4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9.4.1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概述
9.4.2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组成
9.4.3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应用
9.5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9.5.1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概述
9.5.2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组成
9.5.3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应用
9.6自动泊车辅助系统
9.6.1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概述
9.6.2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分类
9.6.3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组成
课后习题
参考文献
第10章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关键技术
10.1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架构
10.1.1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硬件架构
10.1.2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软件架构
10.2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环境感知
10.2.1基于激光雷达的锥桶检测算法研究
10.2.2基于摄像头的锥桶检测算法研究
10.3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路径规划
10.3.1直线加速
10.3.28字环绕
10.3.3高速循迹
10.4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运动控制
10.4.1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横向运动控制
10.4.2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纵向运动控制
10.4.3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横纵向协调控制
课后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