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系第5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国家和卫健委"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是在上版教材基础进行全面修订,以期反映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成果,职业教育特色,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本版教材强化教材意识形态建设,筑牢思想的根基,以最新课程要求为标准,增加最新研究成果等内容;增编思政元素,完善二维码等数字内容,体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加强纸数融合,发挥数字化教学优势和特点,以更好适应全国中医药专科教育的需要。
全套教材在上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重点突出各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更好地适应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事业发展为宗旨,同时紧密结合各学科知识能力评价需求和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求,纸数融合、医教协同,供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类专业使用。
《病理学》(第5 版)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之一。本教材重点阐述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人体各器官、系统常见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旨在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本次教材编写是在总结汲取前4 版教材成功出版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论证,征求全国各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病理学一线教师的使用意见和建议,重新对全书进行了审视和规划,按照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思想,组织本教材的编写修订工作。
本次教材的修订总体上延续了第4 版教材的章节设置和编写体例,围绕中医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定位准确、整体优化、内容先进、教考结合的原则进行编写。与第4 版教材相比,本次修订编写突出以下特色:①继续采用形态学与功能学相结合的编排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做到内容前后衔接紧密;②针对病理学的快速发展,适时地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调整,新增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传染病;③结合当前教育精神,在教材内容上进行了整体优化,部分章节融入了思政元素;④对教材中的图片、表格等进行修订,力争做到更加科学、合理、准确、精美。同时,为了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紧跟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创新性地完成了本套教材配套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如书中增加了知识导览等二维码,扫码后可获得更多知识内容,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
本教材适用于中医院校高职高专层次的中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等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其他专业教学及临床参考使用。教材在修订过程中,紧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故同时也可作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参考教材。
本教材编写分工为:绪论、第十八章由李小山编写;第一章由鲜于丽编写;第二章由王静编写;第三章、第十六章由朱萌编写;第四章由邱轶芳编写;第五章由王见遐编写;第六章由王枫编写;第七章、第十八章由黄小环编写;第八章由曹颖莉编写;第九章由熊美燕编写;第十章由吕红梅编写;第十一章由彭微编写;第十二章、第十七章由马树运编写;第十三章由石娅莉编写;第十四章由刘起胜编写;第十五章由杨莹编写。在教材修改、审定过程中,得到了人民卫生出版社责任编辑和数字编辑的悉心指导,各参编单位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为不断提高教材质量,跟上学科迅猛发展的步伐,对于本教材尚存在的不足之处,恳请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于再版修订。
《病理学》编委会
2023 年4 月
长期根植于医学职业教育改革,参与的《基础医学改革》项目成果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获重庆市教学改革项目1项,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政府咨询重点调研课题1项目。主编医药卫生教材3部,副主编教材2部。发表高水平科研及教学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CSCD和中文核心期刊7篇。
绪论/1
一、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及在医学中的地位/1
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2
三、病理学的观察方法/2
四、病理学发展简史/3
第一章疾病概论/5
第一节健康与疾病/5
一、健康/5
二、亚健康/6
三、衰老/6
四、疾病/6
第二节病因学/7
一、病因/7
二、条件/8
第三节发病学/9
一、疾病的基本规律/9
二、疾病的发生机制/10
第四节疾病的经过与转归/11
一、分期/11
二、转归/11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3
第一节适应/13
一、萎缩/13
二、肥大/14
三、增生/14
四、化生/15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5
一、损伤的原因/15
二、形态学变化/15
第三节损伤的修复/19
一、再生/19
二、纤维性修复/20
第四节创伤愈合/21
一、皮肤软组织的创伤愈合/21
二、骨折愈合/22
三、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23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25
第一节充血/25
一、动脉性充血/25
二、静脉性充血/26
第二节出血/27
一、原因和类型/28
二、病理变化/28
三、对机体的影响/28
第三节血栓形成/29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29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类型/30
三、血栓的结局/31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31
第四节栓塞/32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32
二、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32
第五节梗死/34
一、梗死的原因和条件/34
二、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34
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及结局/35
第四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37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37
一、正常水、钠代谢/37
二、脱水/38
三、水中毒/40
四、水肿/41
第二节钾代谢紊乱/44
一、钾正常代谢/44
二、低钾血症/44
三、高钾血症/45
第五章休克/48
第一节休克的病因与分类/48
一、休克的病因/48
二、休克的分类/49
第二节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49
一、微循环缺血期/49
二、微循环淤血期/51
三、微循环衰竭期/52
第三节休克时细胞代谢和器官功能改变/53
一、细胞代谢改变/53
二、主要器官功能改变/53
第六章酸碱平衡紊乱/55
第一节酸碱平衡/55
一、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55
二、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56
三、反映机体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意义/58
第二节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59
一、代谢性酸中毒/59
二、呼吸性酸中毒/60
三、代谢性碱中毒/61
四、呼吸性碱中毒/62
第七章缺氧/64
第一节常用的血氧指标/64
一、血氧分压/64
二、血氧容量/64
三、血氧含量/64
四、血氧饱和度/65
五、动-静脉血氧含量差/65
第二节缺氧的类型、原因及发生机制/66
一、低张性缺氧/66
二、血液性缺氧/66
三、循环性缺氧/67
四、组织性缺氧/68
第三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68
一、组织细胞的变化/69
二、呼吸系统的变化/69
三、循环系统的变化/70
四、血液系统的变化/70
五、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71
第四节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71
一、机体的代谢耗氧率/71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71
第八章发热/73
第一节发热的原因与机制/73
一、发热激活物/73
二、内生致热原/74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75
第二节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77
一、体温上升期/77
二、高温持续期/77
三、体温下降期/77
第三节发热时机体主要代谢和功能变化/77
一、代谢的变化/77
二、功能的变化/78
第九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80
第一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80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80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80
三、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82
第二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83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83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型/83
第三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83
一、出血/83
二、休克/84
三、器官功能障碍/84
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84
第十章炎症/86
第一节概述/86
一、炎症的概念/86
二、炎症的原因/86
第二节炎症局部基本病理变化/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