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家园:我们往何处去 苗德岁 科普百科 自然生态 自然环境 生活环境
定 价:58 元
- 作者:苗德岁著
- 出版时间:2023/12/1
- ISBN:9787573614490
- 出 版 社:青岛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X171.4
- 页码:157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快速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这是所有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无法绕过去的困局。过去4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繁荣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相似的难题。
近年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随之日益提高。“生态”成了时尚的词汇,已从生物学家的专业术语,变成人们日常生活里的口头禅。建设美好的生态家园,也成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之一。
其实,中华民族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久传统,这一点从中国古诗词中充满生态意境的名句里可以看出,比如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以及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作者在《生命礼赞:追寻演化的奥秘》与《奇妙生物:发现生物多样性之美》里,均已讨论过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生态学原本就是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这是生命科学领域里综合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几乎涉及生命科学的各个方面,与地球系统科学(包括环境科学)也密切相关。近年来,产生了许多生态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比如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研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在《生态家园:我们往何处去》中,作者会向大家介绍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内容,包括地球上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变化与平衡、环境挑战与自然资源保护、群落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等。生态学研究事关我们人类自身的未来,也就是有关我们将往何处去的问题。
我与苗德岁先生相识20多年了。2001年,我从澳大利亚被引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就常从金玉玕院士那里听说他。金老师形容他才华横溢,中英文都很棒,很有文采。后来,我分别在与张弥曼、周忠和等多位院士的接触中对他有了更多了解,听到的多是赞赏有加,也有惋惜之意,觉得苗德岁如果在国内发展,必成中国古生物界栋梁之材。
2006年到2015年,我担任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时,实验室有一本英文学术刊物《远古世界》,我是主编之一。苗德岁不仅是该刊编委,而且应邀担任英文编辑,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合作和交流。我逐渐地称他“老苗”,时常请他帮忙给我的稿子润色,因为他既懂英文,又懂古生物,特别能理解我们中国人写的古生物稿子。我很幸运认识了老苗。
老苗其实没有比我大几岁,但在我的心中,他总是像上一辈的长者,因为他的同事都是老一辈古生物学家,是我的老师们。
近年来,老苗转向了科普著作的翻译和写作,让人感觉突然变得一日千里,他的文笔、英文功底都得到了充分发挥,翻译、科普著作、翻译心得等层出不穷。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翻译了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的巨著《物种起源》,感觉他对达尔文的认知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字本身的含义,他对达尔文的思想和探索精神也有深刻的理解。
我从事地质工作最初并不是自己喜欢的选择。1978年,我报考了浙江燃料化工学校的化工机械专业,由于选择了志愿“服从分配”,被招生老师招到了浙江煤炭学校地质专业。当时,我回家与好朋友在一起时都不好意思提自己的专业——地质专业当年被认为是最艰苦的行业,地质队员“天当房,地当床,野菜野果当干粮”的生活方式让家长和年轻人唯恐避之不及。
中专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煤矿工作,通过两年的自学考取了研究生,从此真正地开始了地球科学的研究。宇宙、太阳系、地球、化石、生命演化等词汇逐步变成我的专业语汇。我一开始到了野外,对采集到的化石很好奇,还谈不上对专业的热爱,慢慢地才认识到地球科学充满了神奇。如果我们把层层叠叠的岩石露头(指岩石、地层及矿床露出地表的部分)比作一本书的话,那么岩石里面所含的化石就是书中残缺不全的文字;地质古生物学家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通过解读这些化石来破译地球生命的历史,回顾地球的过去,并预测地球的未来。
光阴似箭,转眼间40年过去了,我从一个学生成为一位“老者”。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地球科学的研究方式也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由于地球科学无国界,我不但跑遍了祖国的高山大川,还经常去国外开展野外工作。实际上,越是美丽的地方、没人去的原野,往往越是我们地质工作者要去的地方。
近些年来,野外的生活成了城市居民每年都在盼望的时光,他们期盼到大自然最美的地方去度假。相比而言,这样的活动却是我们地质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每逢与老同学聊天、相聚,他们都对我的工作羡慕不已。就像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当年乘坐“贝格尔号”去南美旅行一样,过去“贵族”所从事的职业成了如今地质工作者的日常工作。
40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地球科学是最综合的科学之一,从数理化到天(文)地(理)生(物)的知识都需要了解。地球上的大陆都是在移动的,经历了分散-聚合-再分散的过程,并且与内部的物质不断地循环,火山喷发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地球的温度、水、大气中的氧含量等都在不停地变化,地球还有不断变化的磁场保护我们。地球生命约40亿年的演化充满了曲折和灾难,有生命大爆发,也有生物大灭绝,要解开这些谜团,我们需要了解地球;而近年来随着对火星、月球的探索加强,我们更加觉得宇宙广阔无垠,除了地球,还有更多需要我们了解的东西。
我小时候能接触到的优秀科普书籍极少,因而十分羡慕现在的青少年,能够有幸阅读到像苗德岁先生这样的专家学者为他们量身打造的科普读物。苗德岁先生的专业背景、文字水平和讲故事能力,使这套书格外地与众不同。希望小读者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到前辈科学家孜孜不懈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苗德岁,古生物学家,首位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的亚洲学者,拥有地质学与动物学双博士学位。现为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作者热心少儿科普事业,为青少年撰写多部科普作品,代表作有《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给孩子的生命简史》《地球史诗:46亿年有多远》等,深受读者喜爱。
总序
给少年朋友的话
一 一颗鲜活的星球
一个神奇的想法——盖娅假说
一位喜欢离群索居的科学家
洛夫洛克的科学遗产与盖娅假说的现状
二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什么是生态学
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
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三 生态平衡与生态演替
生态系统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生态演替
红海龟的故事与珍稀动物保护
四 生态足迹与自然资源保护
人类与自然环境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生态足迹与自然资源保护
五 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挑战
尾声 解铃还须系铃人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