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篇幅短小、文字精炼、形象鲜明,常用比喻的方式讲故事、说道理,给少年儿童以有益的启示。
中国古代寓言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承载着中华先贤的智慧,折射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本书由文学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侯会执笔,精选近百篇故事性强、脍炙人口、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寓言,评注结合,并附以原文解读及文化史常识介绍等,让少年儿童在读故事的同时,既能学习古代寓言的创作手法,又能感悟寓言所蕴含的哲思,还能积累写作素材,可谓一举多得。
侯会
寓言:大号的比喻
捧起这本书,小读者们
一定满怀期待;但也有人会
小声嘟囔:“什么是寓言啊
?”——好吧,就让我们先
来读一则寓言吧!
有个“拔苗助长”的成语
,你一定听说过,它就来自
寓言“揠(ya)苗助长”,“
揠”就是拔的意思。
话说宋国有个庄稼汉,
他发愁自家地里的禾苗长得
太慢,于是挨个把它们拔高
了一截。宋人忙活了一天,
累得走路直打晃儿,回到家
得意地宣布:“今天可把我
累坏了!不过我帮助咱家的
禾苗长高了一截!”他儿子
听了,连忙跑去看,可是看
到什么了?田里的禾苗全都
枯死啦!
这个宋人啊,不是急性
子,就是“大聪明”,他不肯
踏踏实实地劳动,只想抄近
道、走捷径,结果弄巧成拙
,这一年的收成算是“白瞎”
了!
这则故事记录在两千多
年前的古书《孟子》里,书
的作者孟子,名轲,“子”是
尊称,犹如称“先生”。孟子
继承了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孔子的学说,并有所发展
,儒家学说也因此被称为“
孔孟之道”。
孟子有个理论,说做人
先要培养胸中的一股“浩然
之气”,有了这股正气,做
事情才能大义凛然、勇往直
前!只是养气这事说着容易
做着难,要坚持不懈,一点
一点地来,千万不能像“宋
人”那样急于求成,于是他
讲了这则寓言。
孟子想借这则寓言说明
一个道理:事物的发展各有
规律,违背规律就会碰钉子
。就拿种庄稼来说吧,一粒
种子种下去,生根、发芽、
开花、抽穗,是需要一定时
间的。这期间你可以浇水施
肥、松土锄草,帮助禾苗健
康成长,却不能违背客观规
律,不能“揠苗助长”。表面
上看,禾苗确实长高了一截
,可是根须被扯断了,没办
法汲取养分,它们不枯死才
怪呢!
孟子讲的是修身养性的
道理,延伸开来,个人的学
习工作,国家的生产建设,
都不能“揠苗助长”。我数一
数原文的字数:哦,四十一
个字!讲清楚这样一个大道
理,孟子只用了四十一个字
,这正是寓言的奇妙之处啊
!
想必小读者们已经看出
来了,寓言是一则篇幅不长
的小故事,里面藏着一听就
懂的道理。人们在说理或辩
论时,用它来代替枯燥的理
论,常常能收到“四两拨千
斤”的效果。寓言借此喻彼
、以小喻大,如同放大了的
比喻,多半还带着讽刺和教
训的意味。“寓”字有寄寓、
寄居的意思,用一句话来总
结,“寓言”就是寄居着道理
的故事。
不少寓言因为文思巧妙
、说理透彻,被后人反复引
用,凝练为成语、典故;一
部《中华成语典故词典》,
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寓言选”
哩。
……
诸子各有各的主张,全
都自信满满,又个个是“好
斗分子”,喜欢舌战。战国
时期,齐国都城临淄有个稷
(ji)下学宫,那可是我国
古代最早的高等学府。各国
学者都争着到这儿来“留学”
。学宫中三天两头举行辩论
会,他们“公说公有理,婆
说婆有理”,唇枪舌剑,谁
也不服谁。不过真理总是越
辩越明,各家的理论主张在
辩论中得到完善和补充。后
人把这一现象称作“百家争
鸣”。
争鸣可不是靠嗓门大就
能取胜,靠的是思想有深度
、讲话有技巧。诸子很快发
现,借助寓言说理,是效果
最佳的论辩方式。这个“妙
招”,老子、孔子等早期学
者还没发现,到了战国时期
,便已蔚然成风。各家学者
比赛似的讲寓言;《庄子》
《列子》《韩非子》等著作
,几乎成了“寓言集”和“故
事会”!
不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
,稷下学宫关了门,喧哗热
闹的“百家争鸣”也偃旗息鼓
。到了汉代,统治者“独尊
儒术”,读书人要想做官,
只能读孔孟一家的书。没有
了交锋和争论,寓言这种“
带刺儿的语言艺术”,也渐
渐失去了用武之地。尽管历
朝历代仍有人写寓言,但声
势和规模远远赶不上先秦时
期了。
让我们一同读寓言
我想选一些有趣的寓言
推荐给小读者们,先秦诸子
的作品自然成了“重头”。至
于秦以后的朝代,也有一些
脍炙人口的寓言,我也适当
选了一些。
这些寓言,全是用文言
文写成的,小读者们读起来
肯定觉得费劲儿。我尝试用
现代语言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同时介绍一些相关背景,
并说说我的学习心得。小读
者们一边听故事,一边欣赏
诸子百家的讲话技巧、写作
艺术,还能了解与寓言相关
的知识和道理,可谓一举三
得。
我还选取篇幅较短的寓
言原文,加上注释,附在一
些篇章的后面,让小读者们
参照着看。也许你们读后就
会发现,文言文同我们的距
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远!
好的文学作品总是有着
长久的生命力,这些寓言以
成语或典故的形式点缀着我
们的语言世界,尽显汉语的
凝练、典雅、含蓄之美。所
以,大家可千万别小看寓言
啊,那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闪
闪发光的珠宝!
侯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有《水浒源流新证》《〈水浒〉〈西游〉探源》《食货金瓶梅》《物欲红楼梦》《金粟儒林篇》等著作。
上世纪90年代,作者还出版了面向青少年读者的文学普及读物“文学五千年”系列,后更名为《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广受欢迎。
荀子善喻,蒙鸠筑巢
欹器:摸得着的“寓言”
人生百味请君尝
东野失骏马,颜渊早知道
荆人败给了谁?
舟行剑止笑楚人
“掩耳盗钟”徒自欺
三则寓言,一个道理
差点儿冤枉了颜回
“子罕拒宝”与“荆人遗弓”
宓子贱为什么拉人胳膊肘儿?
两个弟子谁做得对?
丢马不一定是坏事
螳臂当车:可敬还是可笑?
苏秦刺股成大器
“画蛇添足”背后的故事
当狐狸走在老虎前面
“南辕北辙”的错误
鹬蚌相争,笑坏渔夫
谢恩宴上少一人
见到真龙之后
对牛弹琴,谁更可笑?
杯中蛇影何处来?
别学“黔之驴”,要学“黔之虎”
老鼠的好日子到头了
太阳、铜钟与短笛
“日与水居”与“见舟而畏”
大画家输给放牛娃
神欺弱者,鬼怕恶人
州官“放火”为哪般?
选官容易驯猪难
“养狙”故事中的超前理念
猎物太多弓难开
摸准猩猩的软肋
穷和尚“富”在哪儿?
老师变僮仆,先生是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