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第二课堂作为研究载体,主要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方法和路径,旨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和行动上的指引。本书运用典型分析、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等方法,分析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通过确立目标和原则、创新形式和内容、深化机制和保障、优化课堂载体等方法,构建全覆盖的“大融入”格局,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目标,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营造浸润的环境。
吕云超,男,1977年11月生,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曾在《中国行政管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江苏社会科学》《学海》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2篇论文分别获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一等奖、江苏省思想政治研究会三等奖。先后主持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项目、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项目等,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研究现状
第三节研究概述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概念辨析
第一节相关基础理论阐述
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辨析
第三节第二课堂的概念辨析
第四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必然性
第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当前高校第二课堂教育取得的成效——典型分析的视角
第二节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有利因素
第三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问题成因
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目标与原则
第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目标
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原则
第五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格局与内容
第一节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融入”格局
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教育内容
第六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长效机制
第一节协同保障机制
第二节实践融入机制
第三节激励约束机制
第四节科学研究机制
第五节文化陶冶机制
第六节评价反馈机制
第七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载体优化
第一节优化专兼结合的第二课堂师资队伍
第二节构建科学有效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
第三节打造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大学生群体
结语
附录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