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梳理了“美学”这一概念的发展脉络及内涵外延,首先确定了“美学”即“审美学”,接着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审美的含义、审美的意义、审美过程、审美范畴、审美创造、审美形态、审美模式、审美教育等重要内容。本书强调了美学观的重要性,强调树立健康的、正确的审美观并给出具体的实践方法,尽可能用案例分析解释抽象的美学概念,避免单纯的理论说教,深入浅出地讲授美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论素养,为学生分析各种审美现象、特别是文学艺术作品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
程相占,教育部2017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2018—2023),教育部人文社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2009—2023)。现任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委会常务理事,国际英文期刊Contemporary Aesthetics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美学、生态美学、生态艺术学、生态批评等,出版中文学术专著12部,译著3部,在英国出版英语专著1部,在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波兰、土耳其等国发表中外文学术文章160余篇。
?
绪论“美学”即“审美学”
第一章审美的含义
第一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第二节审美的初步界定
第三节走向审美学
第二章审美的意义
第一节增强人对世界的感知能力
第二节丰富人的情感世界
第三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第三章审美过程
第一节审美发生的准备过程
第二节审美状态的过渡
第三节审美过程的发生
第四节审美效应的引发
第四章审美范畴
第一节审美范畴的内涵及外延
第二节优美与崇高
第三节悲剧与喜剧
第四节丑
第五章审美创造
第一节直觉与想象
第二节模仿与再现
第三节形式与表现
第六章审美形态
第一节自然审美
第二节技术审美
第三节艺术审美
第四节日常生活审美
第七章审美模式
第一节自然审美欣赏模式
第二节艺术审美欣赏模式
第八章审美教育
第一节审美教育的功能
第二节审美教育的特征
第三节审美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