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岗课赛证融通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要求,兼顾理论与实践。本书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综合实践三大部分。其中,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包含了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功率放大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等内容;数字电子技术部分包含了基本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最后的综合实践部分由职业技能鉴定课题转化而成;本书引入了活页式综合实践操作的内容。
本书是互联网 新形态教材,配套了大量的二维码教学资源,有助于读者理解教材中的难点与重点,支持移动学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配有微课视频,读者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观看,另外,本书配有电子课件、习题答案等数字化教学资源,需要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免费注册,审核通过后下载,或联系编辑索取(微信:13261377872,电话:010-88379739)。
本书是岗课赛证融通教材,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综合实践三大部分。
本书是互联网 新形态教材,配套了大量的二维码教学资源,有助于读者理解教材中的难点与重点,支持移动学习。
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要求,兼顾理论与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尤其是在工业领域。电子技术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科技水平,是衡量国家智能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电子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提升电子技术水平,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着重大意义,对实现工业生产智能化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教学体系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基础必修课程。本书编写组成员由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构成,编写时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指导思想,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理论够用,兼顾实践,服务产业的原则,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教材。
本书是岗课赛证融通教材,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综合实践三大部分。每章的教学导航,为读者提供学习内容的导引;配有相关的实验,难度逐次递增;配有习题以检验学习效果;新增了活页式综合实践操作和考核内容。教材中的综合实践应用拓展的内容是由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大赛课题转化而成,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安全操作规范意识、大工程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二维码仿真视频和单元测试题库,配套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仿真电路源文件,支持移动学习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有互联网 新形态教材的鲜明特色。
本书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张静之和刘建华担任主编,全书由张静之负责统稿。其中,第1章由福州第二技师学院贺俊红编写;第3章由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朱世华编写;第4章由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严诚斌编写;第5章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朱文立编写;第2章、第6章、第7章、习题、活页式综合实践及二维码嵌入部分内容由张静之编写;第8章和第9章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刘建华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并引用了一些资料,难以一一列举,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使用本书的师生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张静之,女, 1999年7月毕业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系,同年进入天津机电工艺学院担任点专业理论教师,2003年进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担任电工电子类专业教师。2006年,我被选派赴德国参加职教师资高级访问学者项目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访问和交流;2008年7月取得了武汉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在技能方面,已取得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证书。2011年在中法合资上海高泰稀贵金属有限公司挂职锻炼;2012年9月至今在上海同济大学进行国内访学。
从教十几年来,先后担任《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及变频器应用》、《电子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高级维修电工综合实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完成上海市职教协会教研项目1项,论文《高职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获得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第六届优秀论文提名奖;主持完成上海市的教研项目2项,校级科研、教研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主编、参编教材12本;评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教学明星;参加上海市师资教学能力提升班学习,评为优秀学员;担任班主任工作,获得校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前言
第1章 半导体器件
教学导航
1.1 PN结的形成
1.1.1 本征半导体
1.1.2 杂质半导体
1.1.3 PN结及其特性
1.2 二极管
1.2.1 二极管的类型、结构及符号
1.2.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1.2.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2.4 二极管的应用
1.2.5 稳压二极管和其他特殊二极管
1.3 晶体管
1.3.1 晶体管的基本结构
1.3.2 晶体管电流放大作用
1.3.3 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1.3.4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1.4 实验
1.4.1 实验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1.4.2 实验2 二极管性能测试与识别
1.4.3 实验3 晶体管性能测试与识别
1.5思考与练习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
教学导航
2.1 放大电路的概述
2.1.1 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
2.1.2 放大电路中的符号规定
2.2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2.2.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2.2.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2.2.3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2.4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2.3 分压式固定偏置放大电路
2.3.1 分压式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2.3.2 分压式固定偏置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2.3.3 分压式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的分析
2.3.4 发射极旁路电容CE对电路的影响
2.4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4.1 电路的基本组成
2.4.2 电路的静态分析
2.4.3 电路的动态分析
2.4.4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特点
2.5 共基极放大电路
2.5.1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2.5.2 电路的静态分析
2.5.3 电路的动态分析
2.6 多级放大电路
2.6.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法
2.6.2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
2.7 实验
2.7.1 实验1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的测量
2.7.2 实验2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波形失真的测试
2.7.3 实验3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试
2.8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功率放大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教学导航
3.1 功率放大电路
3.1.1 功率放大电路的要求
3.1.2 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
3.1.3 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3.1.4 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3.2 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
3.2.1 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的结构
3.2.2 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工作原理
3.2.3 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主要参数
3.2.4 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特点和注意事项
3.3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3.3.1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
3.3.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3.3.3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3.4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教学导航
4.1 差动放大电路
4.1.1 差动放大电路的结构
4.1.2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动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4.1.3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动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4.1.4 差动放大电路其他输入方式的动态分析
4.2 集成运算放大器
4.2.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结构
4.2.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4.2.3 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性
4.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4.3.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比例运算电路
4.3.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加法运算电路
4.3.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减法运算电路
4.3.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
4.4 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较电路
4.4.1 电压比较器与过零比较器
4.4.2 滞回比较器
4.5 实验 集成运算放大器线性运算电路的测试与分析
4.6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教学导航
5.1 反馈的定义
5.2 反馈的分类
5.3 负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别方法
5.3.1 反馈放大电路的判别步骤
5.3.2 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形式
5.4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5.5 实验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与测试
5.6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基本逻辑门电路
教学导航
6.1 数字电路概述
6.1.1 数字电路定义及其特点
6.1.2 脉冲波形
6.2 数制及变换
6.2.1 数制
6.2.2 变换
6.3 基本逻辑关系和逻辑门电路
6.3.1 与门电路
6.3.2 或门电路
6.3.3 非门电路
6.4 基本逻辑门电路的组合
6.4.1 与非门电路
6.4.2 或非门电路
6.4.3 与或非门电路
6.4.4 异或门电路
6.4.5 同或门电路
6.5 集成门电路简介
6.5.1 TTL集成门电路
6.5.2 MOS集成门电路
6.5.3 TTL和CMOS电路的比较
6.6 逻辑代数及其应用
6.6.1 逻辑代数的运算规则
6.6.2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6.6.3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6.7 实验 不同形式逻辑表达式转换的测试
6.8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组合逻辑电路
教学导航
7.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7.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应用实例
7.3 加法器
7.3.1 半加器
7.3.2 全加器
7.4 编码器
7.4.1 二进制编码器
7.4. 28421编码的二十进制编码器
7.4.3 优先编码器
7.5 译码器
7.5.1 二进制译码器
7.5.2 十进制显示译码器
7.6 数据选择器
7.6.1 四选一数据选择器
7.6.2 八选一数据选择器
7.7 数据分配器
7.8 实验
7.8.1 实验1 半加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7.8.2 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7.9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教学导航
8.1 触发器
8.1.1 RS触发器
8.1.2 边沿JK触发器
8.1.3 D触发器
8.1.4 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
8.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8.3 寄存器
8.3.1 数据寄存器
8.3.2 移位寄存器
8.4 计数器
8.4.1 二进制计数器
8.4.2 十进制计数器
8.4.3 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设计与实现
8.5 555集成定时器
8.5.1 555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8.5.2 555集成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8.5.3 555集成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8.5.4 555集成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8.6 实验
8.6.1 实验1 JK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
8.6.2 实验2 D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
8.6.3 实验3 计数器的测试与应用
8.6.4 实验4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测试
8.7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综合实践
教学导航
9.1 综合实践1锯齿波发生器的组装与测试
9.1.1 实践要求
9.1.2 锯齿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9.1.3 锯齿波发生器安装调试步骤及实测波形记录
9.1.4 知识拓展 锯齿波发生器的故障排除
9.2 综合实践2单脉冲控制移位寄存器构成的环形计数器的组装与调试
9.2.1 实践要求
9.2.2 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9.2.3 环形计数器的安装调试步骤及实测波形记录
9.2.4 知识点拓展 两片CC40194实现数据的串行/并行转换
9.3 综合实践3脉冲顺序控制器的组装与调试
9.3.1 实践要求
9.3.2 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9.3.3 脉冲顺序控制器的安装调试步骤及实测波形记录
附录综合实践(活页式)
综合实践操作1 锯齿波发生器的组装与测试
综合实践操作2.1 单脉冲控制移位寄存器安装与调试
综合实践操作2.2 移位寄存器型环形计数器安装与调试
综合实践操作3.1 脉冲顺序控制器的安装与调试
综合实践操作3.2 加法计数器起停控制的安装与调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