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运转等研究领域,从宏观调控、市场管理、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研究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提升市场管理能力,并在不确定时代发挥好引领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对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本书侧重科技创新、产业规划、区域发展等方面研究,主动围绕国家大局、服务中心任务,提出战略性、前沿性、政策性的建议,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为企业应用新技术提供指导,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管理模式上的有益建议和指导。
本书聚焦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运转等研究领域,从宏观调控、市场管理、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研究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提升市场管理能力,并在不确定时代发挥好引领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对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本书侧重科技创新、产业规划、区域发展等方面研究,主动围绕国家大局、服务中心任务,提出战略性、前沿性、政策性的建议,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为企业应用新技术提供指导,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管理模式上的有益建议和指导。
《现代管理》总序
《现代管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现代管理研究中心主办,旨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要求,在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提下,以政策研究为主,立足上海,放眼世界,深入调查,发现真问题,推动管理理念、思路和方法的创新,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绵薄之力。
在汪道涵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和关爱下,上海市现代管理研究中心于1995年创立。中心秉承应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管理科学和实践之宗旨,为各级政府治理建言献策,为企业应用新技术革新管理提供咨询,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下管理理论和相关模式。论管理之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人早已造管字而明其义。管字者,上为竹,古人削竹为筹,用来计算和谋划;下为官,设专人协调组织;管通关,意为限定领域和地区。管理之道与时俱进。人类文明迭经数变,从农耕、工业到信息乃至信息、生态和太空诸文明复合之新文明形态。管理对象也随之而变,从庄园、手工坊扩展为工厂、城乡、产业和金融,点状扩展为网络平台和绵密棋布之共同体,管理手段则步步提升,从算筹、方块字和科层组织转而为扁平型的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算法,管理思想由简单的田耕农时演进到工业文明初成体系的多层次视角,包括注重效率的泰罗制度、德鲁克的组织视角等,乃至今日伯特结构洞理论等。
管理学也因地而异。中国在农耕时代建立起远比当时西方国家成熟完善的官僚治理体系。周礼所谓经国体野,设官分职开其源,经隋唐设科举扩其流,终成科层官僚体系,为秦汉大一统体制奠定坚固基础。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在工农业建设战线上摸索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在工业管理方面,从鞍钢宪法到由包括汪老在内的老一代革命家主持起草的《关于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工作七十条(草案)》,创造性地推动了国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在区域合作领域,由大小三线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地方互助模式;在基层治理层面,枫桥经验的产生和发展反映出党领导人民创立了一整套社会治理方案,它们均体现了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管理领域的创造力。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突飞猛进。管理的对象空前扩大,从经济领域的生产力、国民经济、供应链、消费链、经济区域、产业与行业、财政金融、物联网平台经济等延伸到社区和社会治理和国际关系,丰富的实践又推动管理学在中国化道路上大步迈进。复旦学者提出了东方管理学的视角,倡导在东西方比较研究中探索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和机制。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下奋勇前行,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未来二十多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要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即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前提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如此宏大的建设进程无疑向管理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中国的发展遇到了重大挑战与机遇。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迈入了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阶段,小到企业、社区,大到地方和国家都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问题。同时,疫情和区域冲突深刻影响了旧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拉开了国际秩序重组序幕,许多传统理论和方法因此失去了理论解释效力和现实规制的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社会治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发展、国际贸易、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的老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工具。换言之,新时代的发展固然远远超出经典理论设定的场景,但它也给予一线实践者和理论探索者机会来创新管理观念、方法和理论。
二十多年来,上海市现代管理研究中心的同志们与各级政府干部、奋战一线市场的企业家以及众多从事相关研究的管理学者紧跟时代和党的号召,以理论联系实际、科研服务地方为使命,先后组织多项前沿研究课题,出版相关著作,获得过中国当代学术前沿经典一等奖世界重大学术思想成果特等奖共和国重大前沿理论成果创新特等奖等,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出谋献策。在中国迈向第二个百年征程的伟大时刻,为了更好地促进广大从事管理创新的各方人士交流学习,展示具有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研究和实践成果,管理中心同仁们促成《现代管理》一书的出版。本书旨在立足上海,发扬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力图打造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广邀从事管理的实践者、教育者、研究者和宣传者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和话题,引领读者关注和思考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遭遇的各种管理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推动管理学创新与探索,以积极的研究和实践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号召。我们希望我们集刊的研究和讨论能鼓励每个读者和作者来支持新时代的现代管理研究,促进相关问题理解的深化、观念转型、制度创新等,从而更好地为各级领导提供科学的咨询与决策服务,为企业家和各类专业人士提供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政策解读。
iiiiv《现代管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服务大局,遵循以下原则。
一、 研究聚焦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本书侧重科技创新、产业规划、区域发展、国际关系、国家安全等方面研究,主动围绕国家大局、服务中心任务,提出战略性、前沿性、政策性研究议题,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二、 鼓励理论创新,求真务实。身处思想和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本书提倡理论创新、学术创新、实践创新,立足中国经验,以科学理论为指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专业性高和建设性强的政策建议。
三、 坚持文字生动简洁,促进百家争鸣。本书欢迎国内外学者打破学术壁垒,使用生动易懂的文字,共同参与重大问题的研究,推动不同学术观点、不同的政策建议的平等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现代管理》虽然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新绽放的一朵小花,但管理中心同仁们立志站高、看远、想深、务实,与各位管理界人士共同打造一个政策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支持中青年学者的理论创新和调查研究,努力为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真诚期待大家关心、支持和呵护《现代管理》,使这个新的学术园地能够茁壮成长。iii
上海市现代管理研究中心成立于一九九五年十月,是隶属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围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中国的管理离不开世界这一主题,旨在通过开展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以及公共事务管理的研究、咨询、信息和培训事务,为探索和建立中国新的管理模式、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均衡发展服务。
目 录
前沿聚焦: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与赋能
金融科技的内涵与发展朱正圻(3)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金融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章圣烈(David S. Chang)(15)
利用区块链改善场外市场信用治理丁竞渊(50)问题与对策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现状与上海引领发展的新机遇
汪金爱王小玲(71)
欧盟碳关税前景与中国因应之道
常紫凌马晓琳邬迪沈冰聪(94)学术探索数字化个人信用的信息处理制度设计杨帆(113)
中国式现代化的审美话语建构张敬梓(133)海国图志开放与互融:一带一路多边文化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与对策研究刘正山(143)
中国中亚交通运输走廊建设:现状、动因及挑战
马伊辉韦进深(161)人物访谈但开风气不为功
记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前院长项家祥教授
蒋狄青采访整理(183)调查研究美从东方起
奉贤东方美谷发展调查记
上海市现代管理研究中心调研组(199)文史漫谈上海小三线企业工会工作研究张程程徐有威(217)思想动态低碳投资与美国农业技术发展曲广为(247)
权力与文明秩序
读《海洋与权力:一部新的文明史》有感杨燕(255)
合作土壤孕育集体创新
读《创新的起源》有感钱青帝(259)
征稿启事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