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权力之路艰辛曲折、残酷血腥,到底是怎样的社会背景、主观条件和历史机遇造就了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为踏上权力宝座,武则天又施展了哪些权谋与驭臣之术?武周时代又为后世留下了哪些政治遗产?我们该如何评价她的功过与是非?
本书作者在充分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围绕武则天的成长和权力之路,抽丝剥茧,细致考辩,还原一处处被后世夸大、歪曲的历史,拨开武周时代的层层历史疑云,深动讲述一代女皇孤绝非凡的传奇人生,为还原历史真相做最严肃、最有步骤的努力。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千载以来,关于武则天的评价聚讼纷纭,
她到底是残忍好杀、篡弑大唐的女祸,还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一代英主?
从后宫才人到唯一女皇,她的权力之路艰辛曲折、残酷血腥,到底是怎样的社会背景、主观条件和历史机遇造就了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踏上权力宝座,武则天施展了哪些权谋与驭臣之术?武周时代又为后世留下了哪些政治遗产?
◎ 隋唐史知名学者代表作,史料严谨,细致解读、考辩,不夸饰,不隐恶,以史学家的良心,直面历代关于武则天研究的重大争议问题,还原被夸大、歪曲的历史,拨开武周时代层层历史疑云,深动讲述一代女皇孤绝非凡的传奇人生。
◎叙事通俗流畅,画面感强,要点突出,以武则天的权力之路为线索,立体呈现武周时代的历史面貌和真相。
◎ 从女性视角书写历史,为具有野心的政治女性正名,凸显中国历史舞台上女性的巨大政治能量。
◎ 全书插图70余幅,多幅精修彩插,图文并茂,全方位呈现武则天时代的历史风貌。
◎ 双封面锁线精装,护眼柔彩超感纸,珍藏级印装品质。
武则天是一个富有历史魅力的名字。一千三百余年来,人们对她是非曲直的争论喋喋不休,褒美和贬詈的用语,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中,似乎还没有另一个人物能使历史学家们有如此相悖的评价。矗立在乾陵唐高宗述圣记碑旁的那块武则天的无字碑,好像就是有意要挑逗起这场争论而一字不镌。这真好极了!给历史留下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显然比杜撰一个结论去让人记诵,会更有价值。
经验表明,对任何一个经历复杂的重要历史人物,要在盖棺时作论定是办不到的,更何况是这么一位中国正统王朝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历史不只是胜利者的宣传,在我国以史为鉴的传统文化氛围下,一切不合后来统治者需要的历史都被改写过。既然不知自渺茫幽冥的远古时代哪一天起,华夏的大地和天穹上已结结实实镌刻下了男尊女卑四个大字,青史就再容不得一个有成就的女皇帝堂皇公平地留驻。虽然她曾空前绝后地在孔孟之道已经流传千年的文明古国里脱颖而出,但历史的迷雾和那段本来就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历史,使我们今天已难明其真面目。要澄清被恣意夸大和渲染过的史实,洗去泼在她身上的污水,恐怕要比清除敦煌壁画上的千年烟尘污渍更难。同时,作为一个在后宫争宠的昭仪和占据皇位可以滥施淫威的女帝,武则天的性格也有独裁君主残忍荒暴的一面。要鉴别诠释这类充斥于史书小说的材料,给她以切实的揭露批判,全面评价其政治,亦绝非易事。
史学家们正确地认定了自己的首要任务:逐个找出被篡改的史实,一一加以纠正,将被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不言而喻,哪怕只是澄清一个很具体很细小的问题,也要花费极大的工夫。
正如一位法国历史学家所说,无疑,历史知识的这种真实性或许是一种理想,但至少,历史总该是为接近于真实而作出的最严肃、最有步骤的努力的结果。
笔者并不敢抱把武则天生平许多事情说对和说清楚的奢想。武则天的历史魅力就在她已是一个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完全看透的历史人物。人们常常习惯在持褒、持贬或有褒有贬的史家间徘徊选择自己的立场观点,其实不妨先花力气做一点摹写、复原历史本来面目的有趣尝试,在更多地了解她、理解她的基础上去思索和争辩,考验知识,收获智慧,增长撩拨历史迷雾的能力。
四十多年来,武则天这个使人魂牵梦萦的题目耗去了我不少的心力,而我乐此不疲的原因,是至今还有许多疑点需要用自己鄙陋的理解去弥补有关史料的不足和歪曲,尽管连武则天皇帝原来的名字是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现在也无人能说上来,我还是想在本书中对与这个历史人物有关的一些疑问和争论做出自己的回答。令人鼓舞的前景是,她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据信是没有被盗
掘过的陵墓乾陵存世,就像一张没有亮出的底牌,当这座文物宝库终有一天被打开的时候,一切关于她的无知妄说将受到无情的奚落,而研究家们的真知灼见被新史料证实时将大放异彩。相信自陈寅恪以下,从汪篯、林语堂、郭沫若到熊德基、雷家骥,从菲茨杰拉德、崔瑞德到原百代、气贺泽保规,二十余部武则天传记和约四百篇专论的作者,每一位潜心研究过武则天的学者,无不热切盼望自己能嗅到思想人间最美丽的花绽放出的令人心醉的芳香。
胡戟,1941年生,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受教于陈寅恪先生的高足、隋唐史大家汪篯先生。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学会会长。著有《敦煌史话》《胡戟文存》《二十世纪唐研究》等作品。
一 寒门新贵:武则天的家世背景及影响
二 广元流韵:第二故乡的不尽怀念
三太宗才人:被冷落的寂寞青春
四女尼生涯:青灯为伴的煎熬岁月
五高宗专宠:后妃们的宫廷斗法
六皇后废立:以女儿为代价的惨胜
七贬逐国舅:奏响门阀制度的挽歌
八诛杀上官:武则天的废黜危机
九天后参政:权侔人主的女政治家初露锋芒
十太子之薨:武则天生命中的一桩谜案
十一逊位之议:女主临朝的端倪始现
十二章怀被废:皇帝婚外恋的难题
十三废黜中宗:被把玩于股掌之中的皇帝
十四女主临朝:失意官僚掀起扬州叛乱
十五裴炎之死:武则天的驭臣之术
十六圣母神皇:女皇登基前的谨慎探试
十七宗室起兵:李唐诸王的垂死一搏
十八酷吏政治:临朝时期的政治清洗
十九大周女皇:中国政治的乾坤倒转
二十狡兔死,走狗烹:酷吏政治的终结
二十一储君之争:暮年女皇的关键抉择
二十二武周政绩:一代女皇的宏图与伟业
二十三卢舍那的魅影:武则天佞佛的得与失
二十四宠信二张:暮年女皇的情感是非
二十五五王政变:生命中的最后一败
二十六上阳正寝:一朝退位,油尽灯枯
二十七身后褒贬:盖棺不能论定,功罪任人评说
附录正说武则天
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