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基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的重大战略。 该战略兼具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双重视角,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现代化等于
西方化的意识形态迷雾,以其原创性丰富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内涵,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凸显了中 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 古语有云: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表现为对中华民族封建社会历史周期率的反思和超越。 历史周期率是指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所经历的初建、中兴、衰败及覆灭的周期性历史现象。 历史周期率的问 题是在1945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同志窑洞对时提出来的。 黄炎培问毛泽东同志,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 毛泽东说: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给出的第一个答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并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即自我革命。 毛泽东同志基于执政党与人民的关系给出了第一个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给出了第二个答案。 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化和发展。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历史周期率的发生有其经济原因,其经济基础是我国封建社会生产力滞长、社会产品分配失衡,进而引发社会生产资料分配失衡即土地兼并,最终导致社会生产系统和政治体系崩溃。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既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跳出历史周期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又强调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注重社会财富的均衡分配,防止两极分化,避免因社会产品分配失衡而陷入历史周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