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本书经过近4年时间,在研究团队和学生团队的通力合作下,*终得以完成。在书稿的构思和理论框架方面,感谢吴开松院长和方付建教授的帮助。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案例收集、资料整理中,感谢研究团队的陆星雨、姚雨彤、潘雪樱、杨梦婷、黄玉蝶等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积极参与,感谢新青年班的周璇、聂益洋、钟佳彧、廖嘉盈等同学,他们在书稿完成中付出了很多心血。民族院校有70%以上的学生来自中西部地区,民族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面临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学生间教育基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大,在人才培养中也面临较大挑战。因此,民族院校需要在新文科背景下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普遍规律与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特殊规律有机结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培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化人才,探索政治素质过硬(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主线)-国际视野拓展(本土国际化)-政经管法融合(学科交叉)-专业能力提升(三力三业)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本书介绍了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背景和意义,并分析民族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现状,进一步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践等方面介绍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情况,*后深入分析中南民族大学的改革案例,并在新文科背景下思考未来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走向。感谢我的爱人、女儿和儿子,感谢我的公公婆婆和父亲母亲,没有他们在背后的关心和支持,我不可能安心完成这一成果,感谢他们一直以来无微不至的关心以及全心全意的支持。我还要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张馨芳编辑等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他们从具体文字到版式安排,再到封面设计与选择,都一丝不苟,他们细致而专业的编辑工作不但完善了本书的细节,还为本书增色良多。作者2024年3月
胡新丽 湖北荆州人,管理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8月,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赴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麦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接受联合培养。2012年6月,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访学。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政务与政府决策、信息技术与环境治理。目前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6项、地厅级课题1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3项,撰写的3篇报道入选《决策参考》。出版专著4部,发表SSCI/ESI、CSSCI、CSSCI扩展版及其他公开刊物论文20多篇。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9
第三节 研究方法12
第二章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15
第一节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三维要素15
第二节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具体案例22
第三章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25
第一节 公共管理全过程课程思政25
第二节 公共管理全周期课程体系28
第三节 公共管理协同型课程支持平台32
第四章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教学方法39
第一节 公共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的原因40
第二节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思路与方法42
第三节 公共管理人才教学方法改革创新46
第五章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50
第一节 实践教学在我国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50
第二节 公共管理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54
第三节 实践教学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70
第四节 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公共管理实践路径71
第六章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的制度保障措施74
第一节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74
第二节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79
第三节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监控体系83
第七章 中南民族大学教学改革案例88
第一节 案例一:以铸牢为主线的西部卓越行政管理人才实验班88
第二节 案例二:聚焦家国情怀和全球竞争力的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实验班102
主要参考文献115
附录一 行政管理卓越班教学计划117
附录二 西部行政管理卓越班班级建设方案145
附录三 中南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创新的典型案例150
附录四 中南民族大学学科竞赛级别等次划分目录176
附录五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的卓越计划及基本概况184
附录六 民族院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核心课程及就业方向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