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通过波涛显露自己的声色,生活世界是漫无涯际的大海,凭借民俗显露自己。民俗是生活世界的表征、现象,民俗的存在使这个世界丰富多彩。人一出生,就进入了民俗的规范:诞生礼为我们拉开人生第一道帷幕,我们从周围人群中习得自己的语言,从游戏中模仿成人生活,从称谓与交际礼节中逐渐了解人际关系;我们在特定的婚姻习俗中成家立业,又在特定的丧葬民俗中离开这个世界,可以说,从摇篮到坟墓,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相应的民俗伴随。民俗塑造着我们,规范着我们,教化着我们,正如露丝·本尼迪克特所说: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的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何锡章、黄欢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由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散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其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以作为社会基础的经济活动,到相应的社会关系,再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为思考角度,大略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四类。具体而言,物质民俗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等;社会民俗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如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民俗(如习惯法、人生仪礼等)、岁时节日民俗和民间娱乐习俗等;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语言民俗则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后者亦可分为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民间说唱等形式。这些民俗一旦形成,便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成为民众宣泄、调剂生活,以及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学与民俗十讲前言文学与民俗民俗一词,在我国出现得很早,如《礼记·缁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化民俗。此外,与之相近之词如习俗风俗民风等,亦多被用于古籍中。而民俗作为学科术语,与英国学者汤姆斯(William Thoms)密切相关。1846年,他将folk(民众)和lore(知识、学问)二词合一为folklore,指涉民间风俗现象以及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后来,该词渐渐被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们接受,成为国际通用学术名词。民俗作为专门术语在中国的使用则出现于近代西学东渐时期。1874年,英国学者德尼斯在《中国评论》发表论文,提出民俗的概念,1876年,他的著作《中国民俗学》在香港出版,此后民俗便作为学术术语传入我国。民俗作为学科性质的专用名词,在我国首次使用于1922年北京大学征集近世歌谣、创办《歌谣》周刊之时,此后,相关的学术概念争论不断,直至1927年中山大学成立民俗学会,创办《民俗》周刊,民俗一词才作为固定的学科名词被广泛使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文学与民俗有不解之缘,钟敬文说:人们生活在民俗里,好像鱼儿生活在水里……文学要表现人,表现人的关系、人的事情和人的思想感情,就离不开与之密切相关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即民俗。钟敬文:《文学研究民俗学方法》,《民族艺术》1998年第2期,第30-31页。中国文学源远流长,《诗经》、《楚辞》、两汉文赋、唐诗宋词、元代杂剧、元明清小说,历代文学,各类文体,都离不开对民俗的书写,从文学中可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风情民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豳风·七月》从年初至年末,按时序、节令的推进,传授物候知识,介绍农用工具,记录农事生产活动。《楚辞》中的《招魂》《大招》篇叙写招魂风俗,是考察楚地信仰风俗必不可少的研究材料。两汉乐府诗对接民间生活实况,从男女恋爱习俗、婚嫁礼俗至女子改嫁和再醮习俗均有广泛涉及,如《孔雀东南飞》讲述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礼俗所制造的爱情悲剧。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神仙鬼怪、精灵妖魅、方士道长竞相活跃,感应及变化之事奇发,画符念咒、隐身变形、驱鬼逐妖、呼风唤雨更是平常,此乃以民间世俗信仰为底色的怪异美学。唐诗数量众多,所涉民俗事象丰富,酒与唐诗缘分*深,不仅有酒仙李白、斗酒学士王绩、醉尹白居易等名人,更有皮日休《酒中十咏》《奉和添酒中六咏》以及陆龟蒙咏酒的一系列诗篇,囊括制酒工具、酿酒工艺、饮酒器皿以及饮酒之道,面面俱到。同时,大唐酒香也漫溢四方,葡萄酒胡姬酒肆入诗,酒之风俗链接起了风情西域与中原大唐的交往交流史。宋词千姿百态、风格多样,唱尽了大宋民间的百转千回与喧哗冷寂。仅以岁时节日为题,众词人佳作频现: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柳永的《迎新春》、周邦彦的《解语花·上元》、苏轼的《南歌子·杭州端午》《念奴娇·中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重阳》,以及秦观的七夕词《鹊桥仙》、重阳词《满庭芳》,姜夔的《鹧鸪天·丁巳元日》、七夕词《摸鱼儿》、重阳词《摸鱼儿》等。除夕守岁、元宵观灯、清明祭祖、端午竞渡、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这些词记录了大多在宋代趋于定型的节日风情,词人们将多彩节日形诸笔端,展现民间活力。元代散曲与杂剧成为时代特色,作品贴近世俗,留存了相当多的民间艺术与娱乐印记:白朴《梧桐雨》中有少数民族舞蹈胡旋舞霓裳羽衣舞;杂剧《丽春堂》《射柳捶丸》中有体现耀武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游戏射柳;双陆、围棋等中国棋类游戏于此时更是频繁展现,杂剧《度柳翠》中详尽阐述双陆玩法,关汉卿散曲及杂剧《百花亭》中着重介绍围棋之道。相对于这些雅致的棋类游戏,元代打秋千更受民间百姓喜爱,在关汉卿的《诈妮子调风月》、贾仲明的《铁拐李度金童玉女》中,将一处处秋千院列进了元代民俗文化的巡展中,后人从中可以详尽了解当时的民间风习。明清时期,诗、文、词、曲等传统文学的创作仍在继续,但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小说、戏剧等通俗文学地位明显提高,成就斐然。论及明清*为出彩的文体,则非小说莫属,经典作品迭出:明代的三言二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以及清代的《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题材广泛,类型丰富,不仅勾勒俗世民情、江湖气宇,亦描绘花妖鬼怪、家族科举、历史演义、英雄传奇、才子佳人、公案野史,林林总总,风格万千,或魔幻奇妙,或针砭时弊,或悲喜交集,不一而足。至于其中民俗,更是样态丰富,由于多样的物质生产、不断涌现的民间巧技、市民化的衣食住行、成熟的人际礼仪以及成型的社会组织等的发展进化,民俗风习极具个性与地方性。钟敬文先生曾在《民俗学与古典文学答〈文史知识〉编辑部》的谈话中说:民俗学和古典文学研究都属于人文科学,两者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的。人类社会本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就决定了两种学科之间是可以乃至应该相互沟通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应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丰富古典文学的研究手段、研究角度无疑会有裨益。钟敬文:《钟敬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81页。的确,文学与民俗二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文学包罗万象,反映社会生活,民俗是其书写的内容和对象,文学是民俗的载体,民俗通过文学得以呈现。充分挖掘民俗,可以把握文学创作的社会背景、作品内容,亦可探究其在作品结构、情节构成以及细节呈现等角度的艺术特色,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文学与民俗的关系,而且要深入考察这种关系,深入文艺民俗学研究。日本民俗学家井之口章次对文艺民俗学进行了研究方向的总结,他在《民俗学的位置》一文中归纳道:第一个方向,为了正确理解文学作品,有必要了解它背后的环境和社会,为此要借助于民俗学。第二个方向,要了解文学素材向文学作品升华的过程,因为在现实上,文学素材往往就是民间传承。第三个方向,再进一步,把文学作品作为民俗资料,也可称之为文献民俗学的方向。转引自陈勤建:《民俗学研究评述》,见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闻一多的《伏羲考》《龙凤》《姜嫄履大人迹考》以及后人对《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就历代素材的传承与新变的考察成果,便是文艺民俗学研究的典型代表。本书主要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言》《二拍》六部(套)古典作品为对象,致力于挖掘名著中的民俗事象:婚丧嫁娶、游戏娱乐、语言文化、关公信仰、佛教世界、妖怪想象、江湖习俗、好汉侠风、市商民情、岁时节日等,予以梳理,深入民俗影响下的社会,理解民俗之于小说内容与形式方面的作用,走近民间生态的同时,对话文学。同时,对上述文学作品中的民俗事象亦进行学术探源,分析其形成的原因,领悟其蕴含的集体心理,了解其行为模式,探究其于传承扩布轨迹中的演变细节,从稳定性与变异性中观察其对自身的调节,从规范性与服务性中体悟其对民间生活的协调与平衡。本书立足文学,探究民俗,既注重可读性,亦注重学术性,是通过民俗解读文学,通过文学了解民俗的一次积极尝试。当然,文学中的民俗描述虽然可以帮助我们管窥现实生活中的民俗现象,但不能将二者混同,因为毕竟这种民俗描述还带有一种文学性,不一定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本书引文中的六部(套)作品版本如下:《红楼梦》(上下):〔清〕曹雪芹著,〔清〕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2008年7月第3版,2010年3月第29次印刷;《三国演义》(上下):〔明〕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11月第1版,1957年1月第2版,1973年12月第3版,2009年5月第24次印刷;《西游记》(上下):〔明〕吴承恩著,黄肃秋注释,李洪甫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2月第1版,1980年5月第2版,2009年5月第18次印刷;《水浒传》(上下):〔明〕施耐庵、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10月第1版,1997年4月第2版, 2009年3月第17次印刷;《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明〕冯梦龙编著,梁成等校点,齐鲁书社1993年7月第1版,1999年12月第7次印刷;《二拍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编著,尚乾等校点,齐鲁书社1993年7月第1版,1997年8月第6次印刷。
1992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2003年获中南民族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
200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项目:
1瑶族传统节日文化创造性转化与传承研究,GSY18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8年
2武陵山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趋向与民间文化活态化传承研究,BSY16036,*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结项。
3基于农民文化消费调查的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BSY15024,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结项。
论文:
1. 耍歌堂:耍出瑶族节日的时代气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2020-11-08
2. 瑶族长鼓舞的文化特征与当代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08-10
3. 互联网 视野下的民俗文化活态化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3-20
4. 利用传统节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效能兼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5-20
主要著作:
1 侗族审美文化,24.5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02-15
2民族民间审美文化消费式传承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23.0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0-01
第一讲《红楼梦》中的婚丧风俗 /1
第一节婚俗 /1
第二节丧俗 /13
第二讲《红楼梦》中的娱乐民俗 /22
第一节行酒令 /22
第二节听戏曲 /29
第三节猜灯谜 /34
第三讲《三国演义》中的语言民俗 /45
第一节歇后语与称谓词 /45
第二节数字与童谣 /51
第四讲《三国演义》中的关公信仰 /58
第一节关羽的勇、忠、义 /58
第二节成神成圣与一神多能 /63
第五讲《西游记》中的佛教信仰 /71
第一节西天世界 /71
第二节如来与观音 /77
第六讲《西游记》中的妖怪想象 /85
第一节妖怪种种 /85
第二节妖怪生活 /91
第七讲《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 /100
第一节江湖、江湖人、江湖情 /100
第二节结义、落草、投名状 /107
第八讲《水浒传》中的好汉侠风 /114
第一节武艺与饮食 /114
第二节诨号与花绣 /122
第九讲三言二拍中的市商民情 /130
第一节行商、坐商、中间商 /130
第二节财神信仰与买卖之道 /139
第十讲三言二拍中的节日风俗 /146
第一节春节 /146
第二节清明节 /158
第三节端午节 /165
第四节中秋节 /172
参考文献 /178
后记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