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语境下,为隐喻研究提供了新见解,更新了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提出的经典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了隐喻的多层观和在线加工模型,对混合隐喻、蓄意隐喻、隐喻和转喻的关系、语境和隐喻生成的关系等概念隐喻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阐释,提出了扩展的概念隐喻理论。本书是隐喻研究的最新成果,体现了隐喻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2014年获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主持完成国社科青年项目1项,主持在研国社科外译项目1项.
目录
Preface to the Chinese Readers
代译序:概念隐喻理论2.0
译者前言
前言
第1章 经典CMT及突出问题概要1
1.1 无处不在的隐喻2
1.2 概念隐喻的术语化定义2
1.3 对拓展性知识的映射5
1.4 从具体域到抽象域的映射6
1.5 思维中的隐喻7
1.6 隐喻与现实建构7
1.7 隐喻的多模态性8
1.8 概念隐喻的基础8
1.9 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9
1.10 意象图式和隐喻10
1.11 隐喻和语法10
1.12 隐喻的神经理论11
1.13 普遍性和变体11
1.14 语境和隐喻12
1.15 隐喻网络12
1.16 对CMT的批判20
1.17 CMT的现状21
1.18 ECMT22
第2章 比喻性地理解抽象概念,字面性地理解具体概念,是否也能比喻性地理解具体概念?24
2.1 界定字面意义25
2.2 究竟何为字面意义?28
2.3 气味作为目标域30
2.4 结论35
第3章 直接还是间接浮现?37
3.1 概念系统简要说明38
3.2 隐喻还是转喻?39
3.3 几个延伸问题45
3.4 结论50
第4章 域、图式、框架还是空间?52
4.1 意象图式、域、框架及心理空间53
4.2 隐喻与结构化概念体验57
4.3 “建筑”隐喻59
4.4 概念隐喻多层观的概貌70
4.5 概念隐喻多层观的影响73
4.6 视觉隐喻86
4.7 结论94
第5章 概念性还是语境性?97
5.1 意义构建的成分98
5.2 语境的类型及语境因素的种类99
5.3 局部语境和整体语境103
5.4 对隐喻产出实施语境作用104
5.5 语境影响与图式层级107
5.6 图式层级和语境在隐喻性创造中的作用108
5.7 语境和视觉隐喻111
5.8 两种视觉隐喻112
5.9 结论119
第6章 离线还是在线?121
6.1 心理空间层隐喻的多种用法和功能122
6.2 混合隐喻127
6.3 概念隐喻与概念整合139
6.4 结论155
第7章 扩展视角下的CMT框架156
7.1 CMT的两个主要问题156
7.2 体验性隐喻与话语隐喻161
7.3 隐喻意义的种类164
7.4 隐喻类型165
7.5 CMT的语境观和多层观框架170
7.6 一个尝试性的和非正式的加工模型172
7.7 总结174
第8章 总结:对五个问题的回应175
8.1 比喻性地理解抽象概念,字面性地理解具体概念,
是否也能比喻性地理解具体概念?175
8.2 直接还是间接浮现?177
8.3 域、图式、框架还是空间?178
8.4 概念性还是语境性?181
8.5 离线还是在线?182
8.6 结语185
参考文献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