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声学领域进行深度解析,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刻的知识体系,适用于不同背景和需求的读者。
首先,书中详细介绍了声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声波的特性、反射、扩散、混响等,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其次,在室内声学方面,本书提供了实用的指导,介绍了吸声、扩散、隔声、噪声控制等方面的内容,给予读者优化声学环境的建议,以达到理想的声学效果。最后,书中还探讨了现实生活中的声学应用场景,如家庭影院、家庭工作室、录音棚、控制室、会议室等,这样的实际案例使读者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实践中评估和改善各种声学环境。
本书适合建筑声学设计师、音频工程师、音频行业的专业制作人员,以及录音、声学等专业的学生阅读。本书不仅帮助学生夯实声学基础理论,也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和技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设计和优化声学环境。
理论与实践交织,详解声学设计,打造理想声场。
声学专业人士联袂,深入浅出,构建系统知识体系。
精选实用案例,直观展示声学设计策略与技巧。
融合科技前沿,指导音频工程师攻克声学难题。
详述隔声装置设计,有效阻隔噪声,营造宁静空间。
深入探讨低频陷阱与吸声扩散,精细调控音质细节。
结合人体听觉特性,科学评测声学环境,精准调控。
专业解析各类噪声,提供降噪策略。
F. 奥尔顿·埃弗里斯特(F. Alton Everest)是声学领域优秀的顾问,他是美国声学学会会员,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终身会员,美国电影电视技术工程师协会终身会员。他是穆迪科学研究所(Moody Institute of Science)科学电影生产部门的联合创办者兼主管,同时也是美国加州大学海底声学研究部的主管。
肯·C. 波尔曼(Ken C.Pohlmann)是一位音频教育家、顾问及作家。他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珊瑚山墙区(Coral Gables)迈阿密大学音乐工程技术项目的负责人,也是其理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创办者及名誉教授。他是音频工程协会会员,也是许多音频公司及汽车制造商的顾问,同时又是专利侵权诉讼方面的专业人士。他是《数字音频技术》( 麦格劳 - 希尔出版社 ) 的作者,他与埃弗里斯特合写了本书。
目录
1 声学基础 1
1.1 简谐运动和正弦波 2
1.2 介质中的声音 3
1.2.1 质点运动 3
1.2.2 声音的传播 4
1.2.3 声音的速度 6
1.3 波长和频率 6
1.4 复合波 8
1.4.1 谐波 8
1.4.2 相位 9
1.4.3 泛音 10
1.5 倍频程 11
1.6 频谱 13
1.7 知识点 15
2 声压级和分贝 16
2.1 比值与差值 16
2.2 对数 17
2.3 分贝 18
2.4 参考声压级 19
2.5 对数与指数公式的比较 20
2.6 声功率 21
2.7 分贝的使用 23
2.7.1 例1:声压级 23
2.7.2 例2:音箱的声压级 23
2.7.3 例3:话筒电压 24
2.7.4 例4:线性放大器输出电压 24
2.7.5 例5:通用功放的电压增益 24
2.7.6 例6:音乐厅的计算 24
2.7.7 例7:分贝的叠加 25
2.8 声压级的测量 26
2.9 正弦波的测量 27
2.10 电子、机械和声学类比 28
2.11 知识点 28
3 自由声场的声音 29
3.1 自由声场 29
3.2 声音的辐射 29
3.3 自由声场中的声强 30
3.4 自由声场中的声压 31
3.5 密闭空间中的声场 32
3.6 半球面声场及传播 33
3.7 知识点 34
4 声音的感知 35
4.1 耳朵的灵敏度 35
4.2 耳朵解剖学 36
4.2.1 外耳-耳廓 36
4.2.2 听觉方向感的一个实验 37
4.2.3 外耳-外耳道 37
4.2.4 中耳 38
4.2.5 内耳 39
4.2.6 静纤毛 40
4.3 响度与频率 41
4.3.1 响度控制 42
4.3.2 可听区域 43
4.4 响度与声压级 44
4.5 响度和带宽 45
4.6 脉冲的响度 47
4.7 可觉察的响度变化 48
4.8 音高与频率 48
4.9 音高实验 49
4.10 音色与频谱 49
4.11 声源的定位 49
4.12 双耳定位 52
4.13 第 一波阵面定律 52
4.13.1 法朗森效应 52
4.13.2 优先(哈斯)效应 53
4.14 反射声的感知 54
4.15 鸡尾酒会效应 56
4.16 听觉的非线性 56
4.17 主客观评价 57
4.18 职业性及娱乐性耳聋 57
4.19 知识点 59
5 信号、语言、音乐和噪声 60
5.1 声谱 60
5.2 语言 62
5.2.1 语言的声道模型 64
5.2.2 浊音的形成 64
5.2.3 辅音的形成 64
5.2.4 语言的频率响应 65
5.2.5 语言的指向性 65
5.3 音乐 66
5.3.1 弦乐器 66
5.3.2 木管乐器 67
5.3.3 非谐波泛音 68
5.4 音乐和语言的动态范围 68
5.5 语言和音乐的功率 69
5.6 语言和音乐的频率范围 70
5.7 语言和音乐的可听范围 70
5.8 噪声 73
5.9 噪声测量 73
5.9.1 随机噪声 73
5.9.2 白噪声和粉红噪声 75
5.10 信号失真 76
5.11 共振 79
5.12 音频滤波器 81
5.13 知识点 83
6 反射 84
6.1 镜面反射 84
6.2 反射表面的双倍声压 86
6.3 凸面的反射 86
6.4 凹面的反射 87
6.5 抛物面的反射 88
6.6 回音壁 88
6.7 驻波 89
6.8 墙角反射体 89
6.9 平均自由程 90
6.10 声音反射的感知 90
6.10.1 单个反射作用 91
6.10.2 空间感、声像及回声的感知 91
6.10.3 入射角、信号种类及可闻反射声频谱的作用 93
6.11 知识点 94
7 衍射 95
7.1 波阵面的传播和衍射 95
7.2 波长和衍射 95
7.3 障碍物的声音衍射 96
7.4 孔的声音衍射 99
7.5 缝隙的声音衍射 99
7.6 波带板的衍射 100
7.7 人的头部衍射 101
7.8 音箱箱体边沿的衍射 102
7.9 各种物体的衍射 103
7.10 知识点 103
8 折射 104
8.1 折射的性质 104
8.2 声音在固体中的折射 105
8.3 空气中的声音折射 106
8.4 封闭空间中的声音折射 108
8.5 声音在海中的折射 108
8.6 知识点 109
9 扩散 111
9.1 完美的扩散场 111
9.2 房间中的扩散评价 111
9.3 衰减的拍频 113
9.4 指数衰减 113
9.5 混响时间的空间均匀性 114
9.6 几何不规则 116
9.7 吸声体的分布 117
9.8 凹形表面 117
9.9 凸状表面:多圆柱扩散体 117
9.10 平面扩散体 119
9.11 知识点 119
10 梳状滤波效应 120
10.1 梳状滤波器 120
10.2 声音叠加 120
10.3 单音信号和梳状滤波效应 121
10.3.1 音乐和语言信号的梳状滤波效应 123
10.3.2 直达声和反射声的梳状滤波效应 124
10.4 梳状滤波器和临界带宽 126
10.5 多通道重放当中的梳状滤波效应 128
10.6 梳状滤波效应的控制 128
10.7 反射声和空间感 129
10.8 话筒摆放当中的梳状滤波效应 129
10.9 在实践中的梳状滤波效应:6个例子 129
10.10 梳状滤波效应的评价 133
10.11 知识点 135
11 混响 136
11.1 房间内声音的增长 136
11.2 房间内声音的衰减 138
11.3 理想的声音增长和衰减 138
11.4 混响时间的计算 139
11.4.1 赛宾公式 140
11.4.2 艾林-诺里斯公式 141
11.4.3 空气吸声 142
11.5 混响时间的测量 142
11.5.1 冲击声源 142
11.5.2 稳态声源 143
11.5.3 测量设备 143
11.5.4 测量步骤 144
11.6 混响和简正模式 144
11.6.1 衰减曲线分析 146
11.6.2 模式衰减的变化 147
11.6.3 频率作用 148
11.7 混响特征 149
11.8 衰减率及混响声场 150
11.9 声学耦合空间 150
11.10 电声学的空间耦合 151
11.11 消除衰减波动 151
11.12 混响对语言的影响 152
11.13 混响对音乐的影响 153
11.14 最佳混响时间 153
11.14.1 低频混响时间的提升 156
11.14.2 初始时延间隙 157
11.14.3 听音室的混响时间 157
11.15 人工混响 158
11.16 混响时间的计算实例 159
11.16.1 例1:未做声学处理的房间 159
11.16.2 例2:声学处理之后的房间 160
11.17 知识点 162
12 吸声 164
12.1 声音能量的损耗 164
12.2 吸声系数 165
12.2.1 混响室法 166
12.2.2 阻抗管法 167
12.2.3 猝发声法 169
12.3 吸声材料的安装 170
12.4 中、高频的多孔吸声 171
12.5 玻璃纤维低密度材料 172
12.6 玻璃纤维高密度板 173
12.7 玻璃纤维吸音板 174
12.8 吸声体厚度的作用 175
12.9 吸声体后面空腔的作用 175
12.10 吸声材料密度的作用 176
12.11 开孔泡沫 177
12.12 窗帘作为吸声体 178
12.13 地毯作为吸声体 180
12.13.1 地毯类型对吸声的影响 181
12.13.2 地毯衬底对吸声的影响 182
12.13.3 地毯的吸声系数 182
12.14 人的吸声作用 183
12.15 空气中的吸声 184
12.16 板(膜)吸声体 184
12.17 多圆柱吸声体 188
12.18 低频陷阱:通过共振吸收低频 191
12.19 赫姆霍兹(容积)共鸣器 192
12.20 穿孔板吸声体 195
12.21 窄槽型吸声体 199
12.22 材料的摆放 199
12.23 赫姆霍兹共鸣器的混响时间 199
12.24 增加混响时间 200
12.25 吸声模块设计 202
12.26 知识点 204
13 共振模式 205
13.1 早期实验和实例 205
13.2 管中的共振 205
13.3 室内的反射 207
13.4 两面墙之间的共振 209
13.5 频率范围 210
13.6 房间模式等式 212
13.6.1 房间模式的计算案例 213
13.6.2 验证实验 214
13.7 模式衰减 217
13.8 模式带宽 219
13.9 模式的压力曲线 222
13.10 模式密度 224
13.11 模式间隔和音色失真 225
13.12 最佳的房间形状 227
13.13 房间表面的倾斜 231
13.14 控制有问题的模式 233
13.15 简化的轴向模式分析 234
13.16 知识点 236
14 施罗德扩散体 238
14.1 实验 238
14.2 反射相位栅扩散体 239
14.3 二次余数扩散体 240
14.4 原根扩散体 242
14.5 反射相位栅扩散体的性能 243
14.6 反射相位栅扩散体的应用 245
14.6.1 颤动回声 247
14.6.2 分形学的应用 248
14.6.3 三维扩散 251
14.6.4 扩散混凝土砖 251
14.6.5 扩散效率的测量 252
14.7 格栅和传统方法的比较 254
14.8 知识点 255
15 可调节的声学环境 256
15.1 打褶悬挂的窗帘 256
15.2 便携式吸声板 257
15.3 铰链式吸声板 259
15.4 有百叶的吸声板 260
15.5 吸声/扩散板 261
15.6 可变的共振装置 261
15.7 旋转单元 263
15.8 低频吸声模块 264
15.9 知识点 266
16 隔声及选址 268
16.1 通过隔离物的传播 268
16.2 噪声控制的方法 269
16.3 空气噪声 270
16.4 质量和频率的作用 271
16.5 多孔材料 273
16.6 声音传输的等级 274
16.7 结构噪声 276
16.8 噪声和房间共振 277
16.9 位置选择 277
16.10 噪声调查 278
16.11 环境噪声的评估 281
16.12 建议的做法 283
16.13 噪声测量与施工 284
16.14 建筑平面图中的注意事项 287
16.14.1 框架结构内的设计 287
16.14.2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设计 287
16.15 知识点 287
17 隔声装置:墙壁、地板和天花板 289
17.1 墙壁作为有效的噪声屏障 289
17.2 质量定律和墙体设计 292
17.3 墙体设计中的质量间隔 294
17.4 墙体设计总结 298
17.5 现有墙体的改善 300
17.6 侧翼声音(Flanking Sound) 301
17.7 石膏板墙体作为隔音屏障 303
17.8 砌体墙作为隔音屏障 304
17.9 薄弱环节 306
17.10 墙体STC等级的总结 306
17.11 浮动地板 308
17.11.1 浮动的墙体与天花板 310
17.11.2 弹性吊架 310
17.12 地板/天花板结构 311
17.13 地板/天花板结构和它们的IIC(冲击噪声隔离等级)性能 313
17.14 框架建筑中的地板/天花板 314
17.14.1 混凝土层的地板衰减 315
17.14.2 胶合板腹板与实木托梁 317
17.15 知识点 318
18 隔声装置:门和窗 320
18.1 单层玻璃的窗户 320
18.2 双层玻璃的窗户 321
18.3 玻璃中的声学孔:质量-空气-质量的共振 323
18.4 玻璃中的声学孔:叠加共振 325
18.5 玻璃中的声学孔:空腔内的驻波 326
18.6 玻璃板的质量和间距 328
18.7 不同的玻璃面板 328
18.8 夹层玻璃 329
18.9 塑料面板 329
18.10 倾斜玻璃 329
18.11 第三层玻璃板 329
18.12 腔体内吸声 330
18.13 隔热玻璃 330
18.14 双层窗优化案例 330
18.15 观察窗的构造 331
18.16 成品观察窗 333
18.17 隔声门 334
18.18 声闸 337
18.19 复合隔声体 338
18.20 知识点 339
19 通风系统中的噪声控制 340
19.1 噪声标准的选择 340
19.2 风扇噪声 344
19.3 机械噪声和振动 345
19.4 空气速度 347
19.5 自然衰减 348
19.6 风道的内衬 349
19.7 静压箱消声器 351
19.8 专用噪声衰减器 352
19.9 抗性消声器 352
19.10 共振型的消声器 354
19.11 风管的位置 354
19.12 美国供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 355
19.13 主动噪声控制 355
19.14 知识点 356
20 听音室声学和家庭影院 358
20.1 重放条件 358
20.2 声音重放房间的规划 360
20.3 声音重放房间的声学处理 360
20.4 小房间声学特点 361
20.4.1 房间的尺寸和比例 361
20.4.2 混响时间 361
20.5 对于低频的考虑 362
20.5.1 模式异常 365
20.5.2 模式共振的控制 365
20.5.3 听音室的低频陷阱 365
20.6 对于中、高频的考虑 366
20.6.1 反射点的识别和处理 369
20.6.2 侧向反射声以及空间感的控制 369
20.7 音箱的摆位 370
20.8 听音室的平面图 372
20.9 家庭影院的平面图 374
20.9.1 早期反射声的控制 375
20.9.2 其他声学处理细节 377
20.10 知识点 379
21 家庭工作室的声学 380
21.1 家庭房间声学:模式 380
21.2 家庭房间声学:混响 381
21.3 家庭房间声学:噪声控制 381
21.4 家庭工作室的预算 382
21.5 家庭工作室的声学处理 382
21.6 家庭工作室的规划 384
21.7 家庭工作室中的录音 386
21.8 车库工作室 387
21.9 知识点 389
22 小型录音棚声学 390
22.1 对环境噪声的要求 390
22.2 小型录音棚的声学特征 391
22.2.1 直达声和非直达声 391
22.2.2 房间声学处理的作用 392
22.3 房间模式及房间容积 393
22.4 混响时间 395
22.4.1 小空间的混响时间 395
22.4.2 最佳混响时间 395
22.5 扩散 396
22.6 噪声 396
22.7 小型录音棚的设计案例 396
22.7.1 吸声的设计目标 397
22.7.2 声学装修的建议 398
22.8 知识点 400
23 大型录音棚的声学 401
23.1 大型录音棚的设计标准 402
23.2 建筑平面图 402
23.3 墙的部分 403
23.3.1 D-D部分 403
23.3.2 E-E部分 405
23.3.3 F-F部分和G-G部分 405
23.4 录音室的声学处理 405
23.5 鼓房 407
23.6 声乐室 409
23.7 声闸 410
23.8 混响时间 410
23.9 知识点 412
24 控制室的声学 413
24.1 初始时间间隙 413
24.2 活跃端-寂静端 415
24.3 镜面反射与扩散 416
24.4 控制室中的低频共振 417
24.5 在实际中的初始时间间隙 418
24.6 音箱的摆放、反射路径和近场监听 419
24.7 控制室中的无反射区域(RFZ) 421
24.8 控制室的频率范围 422
24.9 控制室的外壳和内壳 422
24.10 控制室的设计原则 423
24.11 设计案例1:矩形墙面控制室的设计 424
24.12 设计案例2:有着展开墙面的双层控制室 425
24.13 设计案例3:有着展开墙面的单层控制室 426
24.14 知识点 428
25 隔音室的声学 429
25.1 一些应用 429
25.2 设计原则 430
25.3 隔声的需求 430
25.4 小房间问题 431
25.5 设计案例1:传统的隔音室 432
25.5.1 轴向模式 433
25.5.2 混响时间 434
25.6 设计案例2:带有圆柱形声学陷阱的隔音室 436
25.6.1 声学测量 438
25.6.2 混响时间 440
25.7 设计案例3:带有扩散体的隔音室 441
25.8 评价与比较 444
25.9 活跃端-寂静端(LEDE)隔音室 445
25.10 知识点 445
26 视听后期制作室的声学 447
26.1 设计原则 447
26.2 设计案例1:小型后期制作室 448
26.2.1 房间共振评估 448
26.2.2 推荐的处理方法 449
26.3 设计案例2:大型后期制作室 451
26.3.1 房间共振评价 451
26.3.2 监听音箱和早期声 452
26.3.3 后期声 454
26.3.4 声学处理的建议 456
26.3.5 工作台 457
26.3.6 混音师的工作区 457
26.3.7 视频显示及照明 459
26.4 知识点 459
27 电话会议室的声学 460
27.1 设计原则 460
27.2 房间的形状和尺寸 460
27.3 地板平面图 462
27.4 天花平面图 462
27.5 立面视图 463
27.6 混响时间 464
27.7 知识点 466
28 大空间的声学特性 467
28.1 设计准则 467
28.2 混响及回声的控制 468
28.3 空气吸声 470
28.4 语言厅堂的设计 470
28.4.1 容积 470
28.4.2 厅堂形状 471
28.4.3 吸声处理 472
28.4.4 天花板、墙面及地板 472
28.5 语言清晰度 473
28.5.1 语言频率和持续时间 473
28.5.2 基于主观的测量 473
28.5.3 测量分析 474
28.6 音乐厅声学设计 475
28.6.1 混响 475
28.6.2 清晰度 476
28.6.3 明亮感 476
28.6.4 增益 476
28.6.5 座位数 477
28.6.6 容积 477
28.6.7 扩散 477
28.6.8 空间感 478
28.6.9 视在声源宽度(ASW) 478
28.6.10 初始时间间隙(ITDG) 478
28.6.11 低音比和温暖感(BR) 478
28.7 音乐厅的建筑设计 479
28.7.1 楼座 479
28.7.2 天花板及墙面 479
28.7.3 倾斜的地面 480
28.8 虚拟声像分析 481
28.9 厅堂的设计流程 482
28.10 案例研究 482
28.11 后记 485
28.12 知识点 485
附录A TDS和MLS分析概述 487
A.1 基本测量工具 487
A.2 时间-延时谱技术 488
A.3 最大长度序列技术 489
A.4 总结 490
附录B 房间的可听化 491
B.1 声学模型的历史 491
B.2 可听化处理 494
B.2.1 扩散系数 495
B.2.2 听音者的特性描述 495
B.2.3 音响测深图(echogram)的处理 495
B.2.4 房间模型的数据 498
B.2.5 房间模型的绘图 499
B.2.6 双耳重放 501
B.3 总结 501
附录C 部分材料的吸声系数 502
参考文献 504
术语表 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