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莫国夫积20年课堂观察与研究之功,以课堂育人、学科育人为思想指引,以实践和转化“学习共同体”等先进教育思想为经纬,从“重塑课堂的教育哲学”“改进课堂的学习内容”“优化课堂的学习历程”“培育课堂的学习生态”“重建课堂的研究范式”五个维度,创造性地阐述了深度学习课堂构建的实践逻辑。本书有助于一线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站位、厘清课堂复杂事实、优化课堂运行流程、破解课堂迭代密码,在热爱课堂中自觉、有力地成长。
莫国夫,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师训干训科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长三角学科专家,浙江省莫国夫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课堂深度学习倡导者。获聘人教社统编教科书培训专家、多所高校和师训机构国培计划培训专家,浙教版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快乐读书吧”总主编。出版专著《优秀教师的成长逻辑》,在各类专业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在全国各地讲学数百场。
第一章 重塑课堂的教育哲学
建设有意义感的课堂学习生活/002
人工智能时代的课堂追求/006
“被看见”的意义感/009
培育自主的、可持续的终身学习者/011
让课堂学习具有未来意义/014
让学生见到自己的力量/017
让学科知识具有个人意义/020
让学生的天赋多一点自由/022
让学生拥有智力尊严/024
让课堂多一些接受和悲悯/027
追求“更细颗粒度”的课堂/030
课堂改进中的互联网思维/034
“双减”背景下的课堂使命/037
第二章 改进课堂的学习内容
深度学习视域中的学科知识观/042
面向未来的学习内容设计——以语文学科为例/045
学习内容设计中的学情思维/048
让教学朝向精准——谈基于学情分析的课堂教学改进/050
重建课堂与真实世界的连接/056
挑战性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059
从学科本位到“跨学科学习”理解/065
“跨学科学习”的内容设计/068
学科深度学习需要“真实性情境”/071
学科思维网络的理解与把握/074
学习内容设计的三种姿态/076
第三章 优化课堂的学习历程
深度学习首先是“科学地学习”/080
如何让“学习逻辑”引领“学科逻辑”/083
走向“U”型学习历程/086
追求真实而完整的学习历程/089
学生的思维历程不能被答案替代/092
让学生见到自己学习的力量/094
学习需要真实地“互学”/097
课堂教学的“静默”之道——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100
课堂反馈的优化与改进/107
课堂小组学习的重构与迭代/117
“登山型学习”的育人意蕴/124
从“完整接纳”抵达深度学习/126
第四章 培育课堂的学习生态
追寻润泽的课堂/132
努力看见每一位学生/135
课堂深度学习中的“共生效应”/138
建设“关爱弱者”的课堂社群文化/141
从“被动中的能动性”走向深度学习/145
关于“被动中的能动性”的再理解/147
课堂安全感为什么如此重要/149
课堂中学生厌学的理解及改进/152
课堂倾听关系的价值发现/156
努力提升教师的课堂倾听素养/161
从培育学生的倾听能力开始/164
建设倾听关系为基础的现代课堂/167
缔造一间更完美的教室/173
第五章 重建课堂的研究范式
听评课应注重学习事实/178
回到真实的课堂田野/181
建设“一个都不能少”的教研文化/183
课堂评议的价值重建/187
如何理解课堂困境的生成逻辑/191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理解与干预/194
从“不确定理解”到“学困生帮扶”/198
“不主动发言”的理解及改进/201
如何以串联促进课堂深度学习/205
如何以反刍促进课堂深度学习/208
如何“把每一个学生装进自己的身体意象”/214
课堂理解中的“黑匣子思维”/216
教研组织需要“用户思维”/218
以“学习共同体”推动课改/222
成为课改趋势中的理性行动者/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