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人民大学的校选课授课稿基础上修改而成。本书从中国道家哲学与西方情感现象学的角度,探讨人类复杂的情感现象及情感教育,将人类情感尤其两性之间的情感分成十个代表性的类型进行分析、探讨,每一讲先讲解相关理论,再辅之文学或电影作品的案例分析,最后从当下的现实角度提出新的相关问题加以讨论。在理论上以道家自然的情感观与超越的精神境界为背景,深入分析老子、庄子、王弼等人的性情理论以及西方哲学中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萨特、波伏娃、梅洛·庞蒂、席勒、列维纳斯、韩炳哲等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哲学家的情感哲学理论,同时结合弗洛伊德、荣格、拉康、弗洛姆等心理学家的代表性观点,多角度地探讨情感发生的原因、种类、特点、存在问题、展开方式、应对方法及其意义。本书对解答不同年龄段尤其年轻人的情感困惑、提升情感质量、引导心理健康、塑造审美追求、培养爱人能力、完善人格结构都是有益的。
上编 爱情之思
第一讲 爱是生生之道的人间体现
第二讲 爱情的三个悖论
第三讲 爱情的三个难题
第四讲 西方哲学视野下的“爱”
第五讲 中国哲学视野下的“情”
中编 爱情之探
第一篇 叛逆之爱
第六讲 幼年时期的三个主要特点
第七讲 原生家庭的问题及其影响
第八讲 反叛男权:《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之爱
第九讲 反叛家庭:《情人》背后的杜拉斯
第十讲 亲子关系的维护:儒道两种方式
第二篇 依附之爱
第十一讲 依附型人格与“恋爱依赖症”
第十二讲 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十三讲 《今生今世》背后的张爱玲
第十四讲 《英儿》背后的顾城
第十五讲 爱己才能爱他:弗洛姆的人格理论
第三篇 分裂之爱
第十六讲 安全感与冒险感:双重需要理论
第十七讲 不安全感的哲学原因
第十八讲 弗洛姆的性论与邦尼的宽恕论
第十九讲 昆德拉的“不能承受之轻”
第二十讲 背叛与救赎:毛姆的《面纱》
第四篇 滋养之爱
第二十一讲 完善的人格:俗我、真我与觉我
第二十二讲 阿德勒的人格论
第二十三讲 李银河与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第五篇 精神之爱
第二十四讲 柏拉图式恋爱
第二十五讲 茨维塔耶娃:抒情诗的呼吸
第二十六讲 先秦与魏晋道家的自然之情
第二十七讲 从苏轼到沈复的古典爱情
第二十八讲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与选择
第六篇 自由之爱
第二十九讲 海德格尔的自由论
第三十讲 萨特的自由论
第三十一讲 弗洛姆的自由论
第三十二讲 波伏娃的自由论
第三十三讲 萨特与波伏娃的契约式婚姻
第七篇 放手之爱
第三十四讲 缘起性空:中观思想与爱情的无常
第三十五讲 无常:《红楼梦》中的宝黛之爱
第三十六讲 无言:《红楼梦》中的宝妙之情
第三十七讲 无情:从弘一法师到阿伯拉尔
第八篇 危难之爱
第三十八讲 爱情与死亡的关系
第三十九讲 以命赌爱:张爱玲的《色戒》
第四十讲 危难之爱: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第九篇 控制之爱
第四十一讲 弗洛姆:生本能与死本能
第四十二讲 道家的死亡观与“不控制”论
第四十三讲 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下编 爱情之问
第四十四讲 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第四十五讲 如何保持精神的追求
第四十六讲 爱、 性与婚姻的关系是什么
第四十七讲 现代女性的处境是什么
第四十八讲 如何面对婚姻中的爱恨交织
第四十九讲 如何看待独身、丁克现象
第五十讲 如何看待“虚拟之爱”
附录 爱情私语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