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姚跃林是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创校校长,以“真心服务学生成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立校。全书分为上下编:“看见学生: ‘你是好孩子’”和“看见校长:‘老父亲’”,汇集了作者在2020—2023年间写的文章,用生动、温暖的故事讲述了“贴近学生做教育,贴近学生办学校,贴近学生当校长”的治校理念及实践。
? 原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曾评论:厦大附中建校十年就成为福建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典范。本书用可读性强的故事告诉您厦大附中何以成为典范。
? 本书细节丰富、便于借鉴,适合真正贴近学生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校长和其他管理者。
? 书中讲述了很多家长和学生的困惑、困难及化解方式,也适合焦虑的家长和学生阅读。
序言
贴近学生当校长
“您是我们的‘专属客服’”,这是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届学生林铭沣同学在2022年2月16日写给我的信中的一句话。2022年2月14日傍晚,晚饭后我从餐厅处的校长信箱里拿到了大约是那天晚饭前他写给我的信。信中反映了一件事,需要我帮助处理,我于15日就作了响应,在当事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件事处理得非常完美。16日他又给我写了封信,称我为“专属客服”。(详见本书《您是我们的“专属客服”》一文)尽管我远未达到“专属客服”的服务标准,但我乐意尽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我认为校长应当是学校的“首席服务员”。“教育无非服务”是我的重要教育理念,我有专文论述,还出版了专著《教育无非服务》。在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也一直践行这样的理念。强调服务、强调最终面向学生的服务是厦大附中最重要的文化价值观。“贴近学生做教育,贴近学生办学校,贴近学生当校长”是服务学生成长的重要表现形式。于校长而言,“三贴近”其实就是“一贴近”,即贴近学生当校长。贴近学生当校长也即贴近学生办学校、贴近学生做教育。
“教育无非服务”是我们的教育哲学,也是我们的核心教育理念。我曾在《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一文中说:“学校因学生而存在,有学生学校就有价值。没有‘优质生源’,也许难有好的升学成绩,但完全可以建成好学校。关键在教师。我们确立了‘培育和提升一流的教育服务品质,用合适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办学思路,将师资作为‘服务品质’的核心,视‘一流教育服务品质’为最高质量。真心服务学生成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既是我们的理想,也是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载《人民教育》2015年第7期)“真心服务学生成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始终是厦大附中的立校之本,“服务学生”“学生喜欢”是学校治理的关键词。“教育的本质就是立德树人。而面向本质的学校教育就是要全面服务于人的成长,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服务。”(引自拙作《教育无非服务——我的教育行动指南》,载《福建教育》2015年第15期。)
教育者的作为必定要服务于受教育者的成长,因此,我们说教育是服务,在大方向上完全站得住脚。一个健康的人,一辈子总要以不同的方式服务他人和社会,何况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师。事实上,按照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界定,教育确属服务业,因为它具有一般服务业的基本特征。只要我们承认并尊重人的生命权利及其固有价值,那么,学校教育特别是由政府举办的基础教育,就应当不附带任何条件地服务于“人”的健康成长。只要我们承认教育就是服务,就是服务学生成长,那么,“三贴近”就是基本、基础、有效的服务原则。如果不时刻贴近服务对象,就谈不上优质服务、有效服务,这是个常识问题。
何谓“贴近”?在我看来,最形象的解释是彼此“真正”看见。这里有两层涵义:一是彼此看见,校长能看见学生,学生也能看见校长;二是真正看见,不单是目中有人,更要做到心中有人。我不想援引冗繁的理论依据,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我没有兴趣旁征博引,也许就没有这方面的“经典”可供佐证。
校长的做法不止一百种,我这种做法是最笨的。校长作为学校首席服务员,既是服务工作的指挥员,更是一线服务员,应当直接服务师生,特别是服务学生。“学生”不仅是抽象的群体,更是生动活泼的个体。有没有服务一个一个具体学生、为他们排忧解难,是衡量校长这个首席服务员是否合格的关键。这就要求“贴近”,要求彼此能“看见”。校长能经常发现“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愿意找校长,能第一时间找到校长。所以,校长要扎根校园。
我努力践行“关键时刻有我”“我在现场”的治理理念。我极少出差,一年365天,我在校的时间通常超过350天,包括多数年份的除夕和春节。学校层面召开的会也非常少,学期中间召开的教职工大会一般就两三次。我曾开玩笑地说,除非打仗,否则晚上绝不召集会议。我自己实行的是“687”工作制:早晨6点多到校,晚上8点以后下班,中午也在办公室;每周工作7天,包括寒暑假。每天早晚我都要到教学楼巡堂,每天初、高中部做操时我都要到现场,上课期间也不时到教学楼巡堂,因此手机计步几乎每天都在两万步以上。2022年,我的手机统计的运动总步数是7761060步,平均每天的步数是21263步。只要有学生在校,哪怕是放假期间只有少数学生在校,我都会在食堂陪学生用餐。连续用餐最长的一段时间是2023年2月10日至7月10日,这五个月我没有在家吃过一餐饭。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校园里,学生每天可以很容易地在几乎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见到我,我也因此认识很多学生,甚至出差一天也能被细心的学生推断出来。
我的手机是不关机的,所有电话包括陌生电话我都会接,就担心学生有事找我。2023年8月20日中午,返校领取档案的2023届毕业生陈诗彤同学在食堂递给我一封手书短信,全文如下:
致校长:
周日下午冒昧打扰,希望您抽空与我交谈,您的一字“好”脱口而出让我颇为感动。当时自己在自认为人生至暗时刻,那个下午的交谈似乎让我抓到希望的绳索。您教导我要勇于抛弃过去,放下一切,要有重头来过的勇气。果真,当我对耿耿于怀之事释怀后,轻舟已过万重山,如今我已顺利上岸。后来,您每次看到我时都会注意到我的脸上越来越灿烂的笑容。无形之中,我早已将“做个幸福的平凡人”当作人生格言,现在的我更加明白努力拼搏的结果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幸福。于此,我们更要在追梦过程中微笑以待。明日我即将启程赴北京,迈入大学生活,我的内心无比地憧憬,同时也有着对北方大澡堂的害怕。附中六年的生活让我享受了太多,把我都宠上天了!但我会勇敢地将高考的那份不甘与遗憾化为动力,在大学里勇敢追梦,变成一个更好的大人!最后,再次感谢校长六年来的陪伴与关心!
诗彤信中所言“一字‘好’脱口而出让我颇为感动”,说的正好是2022年8月21日的事。那天,仍在暑假期间,周日下午,1:16,我收到她的短信——想“小谈一下”;2分钟后,1:18,我回复了她“好”。下午我们如约在我办公室聊了70分钟。我说的都是些平常话,只不过是“我”说的而已。她约我是对我的信任,而我没有辜负她的信任,给了她信心,仅此而已。看毕这封手书短信后,我给她留言:“大澡堂也别有风景。习惯成自然,而那正是自然!一切顺利,前程似锦!”来电必接,有言必复,是我的习惯。即使是暑假期间的周日中午,我仍在办公室,一般也不会休息,因此才会在2分钟内回复了她的短信,所以她说是“脱口而出”。
与“学生看见我”的故事比较,我“看见”学生的故事更多,此处不再详述。“看见”学生应当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发现不了“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的老师,一定是不够专业的老师。2023年教师节早晨,2023届毕业生林一彤给我发来一封手书信的图片,信里有言:“上学时我们时常有一段调侃,‘如果你想要开空调或有什么困难不能及时解决,找一个楼道坐下,抱膝低头,姚校长就过来了,第二天事情一定解决’。但这还真不完全是一句玩笑话,姚校长关心学生的程度甚至让我们不少任课老师都对这句话表示认同。”其实,不是什么事我都能解决,但我可以保证,如果有学生抱膝低头坐在楼道里,“任何情况下”我都绝不会视而不见的,我是一定要上前过问的,他有困难我是一定要帮的,帮不了的我一定要解释以期取得他的谅解。我记录了很多这方面的故事,在我公开出版的书中呈现的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愿意将这些故事“出版”在我的心中。没人找我帮忙最好,但有人找了,我就不能不帮。同样,校长应当“看见”同事,这方面的故事也有很多。我一直认为,同事的辛劳应当被校长看到。校长不能贴近同事,也必然难以真正贴近学生。
如果说物理空间上的“贴近”是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因而是不难做到的,那么,心理上的贴近就需要师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校长必须尊重教育常识,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理解儿童,懂得学生,俯下身子,用儿童视角、学生思维审视学生成长和教育活动,才可能走近进而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真正贴近他们,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这不需要高深的知识、烦琐的交际手段、复杂的公关技巧,只需通达人情、愿意呵护人性的美好。在当下的教育语境中,教师心中难免有一个应试教育的魔鬼,校长难免会有将学校建成“监狱”或“军营”的冲动,但我觉得,学校既非监狱,亦非军营,学校必须让学生免于恐惧,让他们可以不戴“面具”,不必时时处处谨小慎微,让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人群中。
我有一个信条:绝不做孩子害怕的大人、学生害怕的老师。任何时候,我说话做事一定足够考虑学生的感受,绝不盛气凌人、颐指气使,绝不危言耸听、制造焦虑,绝不会让他们难堪,因此他们和我的交流通常是轻松的、无压迫感的。我很少对学生说“不”,所以他们不惮找我。另一方面,在厦大附中,学生可以对我说“不”,因此学校少有漠视学生的应景乃至荒唐之举。单就这一点,学生就感受到了与别的很多学校太多不一样的地方。学生主动找校长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校长要用什么方式赋予学生勇气呢?我想只能是用善良、可亲、智慧和真诚,真正去做让学生可以无话不说、无事不可托付的最亲近的朋友。这虽然很难,没有绝对好的标准,很难有公认的楷模可供效法,但我们只要愿意,一定可以无限接近“化境”。
如2018届黄晨曦校友发的朋友圈:
在这所学生喜欢的学校里,我们有一位知道学生名字、倾听学生心事、“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校长。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我们身边有非常多注重美育、德育的好老师,师生间和睦相处、共同成长,营造了一座有温度的校园。在最单纯的年纪里,在面朝大海的“理想国”里,我们学做“优秀且可爱的人”,做“幸福的平凡人”。
又如高二学生张佳欣写的信:
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在食堂时,您主动问我和诺乔的名字、班级,还聊了会天,更令我惊讶的是,您打开手机备忘录记下来,还说着一定会记住的。看您打完字,我发现备忘录上密密麻麻的字,都是您记下的其他学生的名字和班级。我心想,作为校长,您每天的工作肯定不少,琐事也多,但您认认真真记下这么多名字,您真的有把学生放在心上。还有暑假时我要进校取东西,担心进不去,我给您发了短信寻求帮助,您回复了我并告知我何时去取,您把一切都安排妥当。您好像拥有魔法,会尽力地把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让人感到安心、暖心。
我认识全校很多学生,能喊出他们的名字,很多学生毕业后仍然一直和我保持联系,我保存的厦大附中学生写给我的纸质信近千封,很多毕业生的家长仍然长期和我保持联系……所以说,“贴近学生当校长”需要倾情投入、专注专一,要尊重“校长”作为专业人员的专业性,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不要以为每周站在某个班级的讲台上上一两节课就是贴近学生,你有可能偶尔站在讲台上,但实际离学生更远。你大可不必苛求自己每天看到全校所有学生,但能否保证让全校所有学生能看到你?如果心中真有学生,这一定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就是要让师生彼此之间能够“看到”!
如2021届毕业生方堃校友发的朋友圈:
被真诚地呵护过就知道,一所学校想要对学生好,可以好到随便提一件小事都会引来一阵惊呼的程度。她好得那么主观,我没有那么多值得被记录下来的故事,却也在平平凡凡的每一天里感受爱与学会爱。她又好得那么客观,成为一个标准,让我忍不住同大学的种种做对比,知道表面功夫和把学生当宗旨是两回事,并坚信自己要成为一个真善的人。每个人或许都爱自己的母校,但附中人恋家,这是多么温暖的信念。
又如2018届毕业生游震邦校友的留言:
附中给我最大的影响,一定不是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深挖下去,我觉得附中最独特的,可能不是给我带来了什么,恰恰是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因为这里的干净,人性中和生活中的美好,会在日后不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现出来。附中并没有定义什么。在我看来,附中不会定义“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而是敞开双臂,拥抱每一个学生,迎接每一种可能性。不做什么,很多时候比做了什么更加重要。而这些在附中没有得到的东西,恰恰在日后,会以一种难以察觉的方式,影响我的一言一行。我非常希望表达出一点——附中给我日后的影响,远超我的想象。我们可以从附中毕业,但是却难以从附中给我们的人生课程中毕业。
如果不足够贴近学生,我们如何能听到学生发自肺腑、源自心灵的“黄钟大吕”?好的教育一定能听到学生的声音,好的学校一定少不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而对校长优劣的评判一定不能缺少学生这个“裁判”。某种程度上说,是学生教我们做教育、办学校、当校长,因此,我们怎可不彼此贴近、再贴近!
姚跃林,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名誉校长,福建省基础教育研究院/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曾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创校校长、党委书记十六年。著有《怎样的教育能给人带来幸福》《让教育稍稍有点诗意》《教育无非服务》《让教育更加尊重生命——姚跃林教育演讲录》《安静做真实的教育》《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等。
目 录
序 贴近学生当校长 001
上编 看见学生:『你是好孩子』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一) 003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二) 008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三)
——“附中没有一天在我的脑海中缺席” 013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四)
——“豆腐嘴,豆腐心” 021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五) 027
为何有那么多“伤心”的学生 033
别忘了,我们曾经都是害羞的孩子 040
我来教你写作业 044
我看到了你的笑容后面有泪水 047
培江上北大 051
你是好孩子! 057
奔跑的男孩 060
一封公开的道歉信 065
三个小时34个电话 072
“520”,有一份特殊的礼物 076
下编 看见校长:『老父亲』
“您是我们的‘专属客服’” 089
“校长,真的感谢您!” 094
“校长,请我一顿呗!” 099
“校长,我想请您做我的朋友可以吗?” 106
“校长,我可以回附中实习吗?” 110
“我想考国防科大” 117
“我想上军医大学” 123
我们想给她个惊喜…… 126
附中十二时辰 129
四个校医为什么不能给学生打针 134
做幸福的平凡人:我很困惑 138
向往的种子是何时埋下的 142
“厦大附中,我来啦!” 147
你就是附中的“招牌” 157
一封从“过去”寄来的信 161
一千次的微笑 168
“老父亲” 172
后记 感谢遇见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