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题公园(高中版3)》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圈定高考作文写作的主题视角,其与高考形势准确对接。可以预测:它将与未来的诸多高考作文命题相吻合。
《作文主题公园(高中版3)》教你用最震撼的心灵视角写高考满分作文。
这里有你心灵诗意的栖居地,也有关于独处之美的自修课;在这里有一盏温暖的心灯为你点亮;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美丽的天使;这里编织着少女如诗的情怀,抒发着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豪情;这里描述着亲吻阳光的味道,也有着为他人开一朵花的淡淡芬芳……
《作文主题公园(高中版3)》力图在真、善、美与广大中学生的心灵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愉悦你的眼睛,陶冶你的情操,告诉你用友爱、豁达、感恩的心去品味美好心灵的清香,从内心深处受到启发,感受生命的热度。
《作文主题公园(高中版3)》是一本让你在瞬间感受人文精神的书,是一本主题生动,与高考紧密相接的书,这些主题每一个都与高考密切相关,而又能让你在轻松阅读中拓展思维,真正领悟主题的内涵、人文精神的真谛。 好的作文要有好的素材。 作文是要靠材料来“编织”的,没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强调积淀,有积淀便能“厚积薄发”,就如经一冬的积蓄而萌生的春茶那样馨香迷人。本书就立足于此,为同学们提供了大量富有人文气息的材料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素材,并用主题、观点和阅读进行统领,从多角度思辨,来提高思维能力、感悟水平。
第1区 清除嫉风妒雨生成的瘴疫
作文主题心情:告别嫉妒
作文主题花语:关于嫉妒
作文主题观点:嫉妒如同一柄双刃剑,伤人害己。
作文题题阅读
羡慕嫉妒恨
论嫉妒
嫉妒是一剂毒药
第2区 我们应该抱着一颗感恩心活着
作文主题心情:勿忘感恩
作文主题花语:感恩慈母心
作文主题观点: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自足而幸福的。
作文主题阅读
感恩
感恩才能富有
感恩是人生开悟的第一课
第3区 让我们的心灵诗意地栖居
作文主题心情:心灵的诗意
作文主题花语:诗意地栖居与自然饥渴
作文主题观点: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与大地之上。
作文主题阅读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走进诗意地栖居——顾城诗《回归》赏析
人诗意地栖居
第4区 警醒空虚占据你的心灵
作文主题心情:隐形的空虚
作文主题花语:不可忽视精神空虚
作文主题观点:我用意志,选择生命,拒绝它的消极和空虚。
作文主题阅读
空虚
远离空虚
别让空虚占据你的心灵
第5区 每个人都是美丽的天使
第6区 独处是一门美丽的自修课
第7区 喧嚣忙碌中,给心灵放个假
第8区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第9区 点一盏心灯
第10区 爱是世界的回音壁
第11区 同披一轮月,相携入灵台
第12区 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第13区 亲吻阳光的味道
第14区 少女情怀总是诗
第15区 做人要做大丈夫
第16区 为他人开一朵花
作文主题心情:告别嫉妒
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奥赛罗在嫉妒,林黛玉在嫉妒,周公瑾在嫉妒,甚至连神话故事中那些顶天立地的天神也在嫉妒。嫉妒使他们苦恼、失态、疯狂、自残,又使他们变得真切而凄楚,决绝而苍凉,不能不引起人们加倍的关怀和同情。(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嫉妒》)
嫉妒是指因自己的品德、才能不如别人而对之心怀怨恨。嫉妒者往往对别人的优点和成绩不但不感到高兴,反而觉得不舒服,认为有损于自己的利益。这种人看到别人的成功比看到自己的失败还难受。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严重的嫉妒,不仅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互相诋毁,而且也是嫉妒者本人患身心疾病的原因。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者所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所以,有嫉妒心的人,应及时改变自己的不良心理状态,培养容人纳贤的优良品德,记住“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名言。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很有必要清除嫉风妒雨生成的瘴疫。
源远流长
谈嫉妒,不忍心过于严厉。
它当然不是一个好词,但为什么古往今来一切大作家都喜欢侍弄它?它或许还牵连着某种让人难以割舍的美?
奥赛罗在嫉妒,林黛玉在嫉妒,周公瑾在嫉妒,甚至连神话故事中那些顶天立地的天神也在嫉妒。嫉妒使他们苦恼、失态、疯狂、自残,又使他们变得真切而凄楚,决绝而苍凉,不能不引起人们加倍的关怀和同情。
这是有道理的。在文学中,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提炼得越纯粹就越难与读者沟通,而只要出现诸如嫉妒这样的毛病,立即就进入了正常人群的心理感知系统,开始与读者产生实质性的联系。
与其他毛病相比,嫉妒的价值非同一般。它比一般的性格特征严重,严重到足以推进人格的挣扎、事件的突变,但它又不强悍到可以混淆善恶的基本界限;嫉妒具有很大的吸附性,既可以附着于伟大的灵魂、高贵的躯体,也可以附着于躲闪的心机、卑琐的阴谋,几乎可以覆盖文学中的一切人物;更何况一切被它覆盖的人物不管是好是坏都不愿意公开承认它的存在,焦灼在隐秘中,愤怒在压抑中,觊觎在微笑中,大有文学的用武之地。
然而,这一切都不应仅仅看成是作家们的技巧性选择。文学与嫉妒的因缘,来自于人类与嫉妒的因缘。就像我们无法轻易地嘲笑奥赛罗与林黛玉,我们也无法断然宣称自己是一个从不嫉妒的人。面对嫉妒,谁也难以充当一位居高临下的医生。这是我们城堡中一种源远流长的传染病,已有不少人因它而疯,因它而死,只是还留下了不少病情较轻的人。就像古代欧洲某些城堡被病疫笼罩的情景,轻病人侍候着重病人,活着的埋葬着已死的;城门已关,道路已断,指望不了外来的救星。
我读过那些古代欧洲城堡的记载,肆虐的病毒似乎已经胜利,一天天过去,又一个黄昏来临,能在街上轻松行走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人类的尊严终于在经历了巨大的恐惧和怨恨后点燃火花,连那些挣扎在病榻上的人们也盘算起抗拒的可能。终于,胜负的平衡器产生了微妙的倾斜,不知从哪一个黎明开始,街上有了纷杂的脚步声。
嫉妒的本性
嫉妒的起点,是人们对自身脆弱的隐忧。
一个人落于凡尘,就产生前后左右的社会关系,而在这种关系中,没有人会是彻底的强者,也没有人会是彻底的弱者。彻底的强者是无法生存的,因为如果要彻底,他的头顶必须没有天空的笼罩,他的身边必须没有空气的摩擦,他该站在哪里?彻底的弱者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只要一有高度就有更低的尺寸,一有分量就有更轻的事物,他要弱得彻底,只能无形无质,那又弱在何处?
所以,人生在世,总是置身于强、弱的双重体验中。强势体验,需要有别人的弱势来对照;弱势体验,则需要寻找强势的背景。据我看,就多数人而言,弱势体验超过强势体验。强势体验大多发生在办公室、会场和各种仪式中,而弱势体验则发生在曲终人散之后,个人独处之时,因此更关及生命深层。白天蜂拥在身边的追随者都已回家,突然的寂寞带来无比的脆弱,脆弱引起对别人强势的敏感和防范,嫉妒便由此而生。
这是一种隐隐然的心理失落。人们在儿童时就已经开始承受,家长和教师也习惯于利用它来刺激儿童,儿童大多没有消解的办法,只能以直捷的方式做出反应。但是一次次的反应使他们懂得,多数反应既无必要又无作用,于是他们也就不再认真,自然地获得了自我消解的功能。麻烦的是,直至年长,有一些心理失落仍然消解不了,变成了天天啃噬内心的隐疾。因此,嫉妒的严重性,不在于它的一时爆发,而在于它的长期保留。
记得早年读过一首儿童诗,句子已记不太准,大体意思是这样的:
满街都是新鞋,
我是多么寒碜。
缠着妈妈一路哭闹,
直到突然看到,
一位失去了腿的人。
这首小诗曾经使我领悟到人世间的许多大道理,而就它的本体而言,却是描述了一种嫉妒的消解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