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别杂岩带(简称北大别)是大别碰撞造山带三个含榴辉岩的构造岩石单位之一,属于扬子三叠纪深俯冲陆壳的一部分(下地壳岩片),为中生代高温超高压变质带,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叠加等多阶段高温演化过程,以及山根垮塌期间的大规模部分熔融与混合岩化作用,是研究碰撞造山带根部带岩石组成及其形成和演化的天然实验室。本书重点介绍了笔者获得的北大别榴辉岩、混合岩及相关岩石、含刚玉黑云二长片麻岩等方面的系列重要成果,解决了北大别的大地构造属性等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为大陆 碰撞造山带根部带研究提供了范例。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了多项有关大别山造山带以及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蚌埠-五河一带变质基底和相关岩石的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地质研究项目,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和突破。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大陆碰撞带 1
第二节 高温变质作用 3
一、超高压岩石高温变质作用的概念 3
二、研究意义及方法 5
三、典型高温超高压变质带及其多阶段折返 8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13
第一节 引言 13
第二节 大别山特征性构造岩石单位 15
一、北淮阳带 16
二、北大别杂岩带 22
三、中大别超高压变质带 23
四、南大别低温榴辉岩带 25
五、宿松变质带 25
六、前陆带 27
第三节 北大别杂岩带的关键科学问题 28
第三章 高温榴辉岩 36
第一节 引言 36
第二节 多阶段演化及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岩石学证据 37
一、榴辉岩的分布和岩石学特征 37
二、矿物化学 46
三、超高压变质的矿物学证据 55
四、多阶段高温变质P-T条件的限定 60
五、多阶段变质P-T演化 73
第三节 俯冲和折返过程的年代学制约 74
一、锆石年代学研究 74
二、单矿物Sm-Nd、Rb-Sr、Ar-Ar同位素和金红石U-Pb定年分析 84
三、超高压和高压榴辉岩相变质时代的限定 88
四、麻粒岩相退变质作用和减压熔融时代的确定 89
五、Sm-Nd同位素体系对榴辉岩退变质时代的制约 91
六、燕山期热事件的影响 93
七、快速抬升和缓慢冷却的年代学证据 94
第四节 原岩性质和岩石成因以及变质和部分熔融期间的元素和同位素行为 96
一、地球化学特征 96
二、原岩性质 105
三、岩石成因和源区讨论 106
四、深俯冲镁铁质下地壳成因榴辉岩的Pb同位素制约 108
五、折返初期减压熔融的地球化学证据 111
第四章 混合岩及相关岩石 117
第一节 引言 117
第二节 混合岩及浅色体 118
一、条带状混合岩 119
二、高度深熔混合岩 139
第三节 碰撞后变质闪长岩和变质辉长岩 143
一、变质闪长岩 143
二、变质辉长岩 156
第四节 花岗质片麻岩及TTG岩系 161
一、岩石学特征 161
二、锆石U-Pb年代学 162
三、地球化学特征 168
四、成因分析 175
第五节 中生代多阶段变质演化和多期深熔作用 176
第五章 含刚玉黑云二长片麻岩 181
第一节 引言 181
第二节 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184
一、岩石学 184
二、年代学 187
三、地球化学 195
第三节 岩石成因和变质演化 200
一、刚玉的形成机制 200
二、含刚玉黑云二长片麻岩形成和变质演化的年代学制约 204
三、含刚玉黑云二长片麻岩的岩石成因及原岩性质 205
四、相平衡模拟和刚玉的深熔成因P-T条件 209
第六章 多阶段变质演化 214
第一节 多阶段演化与变质P-T-t轨迹 214
第二节 北大别与中大别和南大别变质P-T-t轨迹的差异性 215
第三节 大别山深俯冲陆壳的多板片差异性折返 216
参考文献 219
后记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