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论稿》采取史论结合的方法,对宋明理学历史发展演变加以系统探讨,前半部分按照历史顺序来对北宋、南宋、元代、明代四个时代的理学流派、人物展开专题研究。在分历史时代的研究中并不是单纯论理学,而是结合理学与宋学、新学、功利学、反理学的关系来论述理学发展演变的历史。后半部分对构成宋明理学的诸理论进行研究,分理学之心性论、认识论、经典诠释思想、儒佛道三教关系、道统思想、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六个专题。在论述和探讨构成理学的各个理论时,也涉及理学与政治、文学、史学、教育、科举、伦理、内圣与外王等中国文化各个领域的内容,即以理学为中心,以全方位的角度来揭示和论述理学思潮的发展演变与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内涵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蔡方鹿,男,1951年10月生于四川眉山,四川师范大学杰出教授、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独著《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7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道统思想研究,任项目首席专家。独立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两次。独著《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2019年入选人民出版社《哲学史家文库》。
自序
绪 论
一、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
二、宋明理学的发展阶段(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三、宋明理学的理论构成与基本特征
第一章 北宋时期的理学与宋学
一、邵雍的先天学
二、周敦颐的濂学
三、张载的关学
四、程颢、程颐的洛学
五、王安石新学、三苏蜀学
六、理学与新学的关系
第二章 南宋时期的理学及功利学
一、胡宏、张栻的湖湘学
二、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
三、吕祖谦的理学及经世思想
四、陆九渊心学
五、杨简对陆九渊心学的超越
六、陈亮、叶适的功利学
七、理学与功利学的关系
第三章 元代理学
一、许衡学术的贡献
二、刘因的经学与理学思想
三、吴澄的心性思想
第四章 明代理学及对理学的批评总结
一、陈献章、湛若水心学
二、王阳明心学
三、明代气学
四、李贽的童心说及对理学的批判
五、刘宗周的理学思想及对理学的批评与总结
第五章 宋明理学之心性论
一、宋明理学心性论的思想渊源
二、心性论的基本构成
三、宋明理学心性论的特征
四、宋明理学心性论的时代意义
第六章 宋明理学之认识论
一、理学认识论的主要表现
二、张载知由内外之合的思想
三、朱熹的格物致知论
四、陆九渊知本即知心的思想
五、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与知行合一说
六、王廷相思与见闻之会为知的思想及知行兼举说
第七章 宋明理学的经典诠释思想
一、中国古代经典诠释思想的性质
二、以己意说经宋明理学经学观的特质
三、儒学经典诠释思想之演变
四、程朱理学的经典诠释思想
五、陆王心学的经典诠释思想
六、经学理学化中国宋代学术发展的趋势
第八章 宋元明时期儒、佛、道三教的关系
一、儒家早期的宗教观
二、儒学与佛教
三、儒学与道教
四、儒、佛、道三教融合
第九章 宋元明时期的道统思想
一、道统概论
二、宋代孙复、石介、张载、二程、朱熹的道统思想
三、宋元明时期心学一派的道统思想
四、明清之际道统思想的影响及对道统论的批判
五、儒家道统思想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
第十章 宋明理学与哲学
一、理学兴起的宋元明时期哲学发展的规律
二、理学兴起的宋元明时期哲学发展的特点
三、宋元明时期哲学的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附录:宋明理学理欲观评价存天理,去人欲提出的针对性、必然性及其流弊再探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