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中国·中华文化分级阅读系列图书是带有通识教育色彩的中华文化普及读物,主要面向汉字识字量有限的读者群体,特别是少年儿童。本系列共分为三级,本书为第三级文学故事中《水浒传》的第四册。
郓城县押司宋江杀了阎婆惜,逃到清风寨避难,却被刘高陷害。清风山的好汉救出宋江后,前往梁山入伙。宋江回家后被官府抓住,充军到江州。宋江在江州的酒楼上题诗,又被陷害。梁山众好汉救出宋江,宋江上了梁山。后来,宋江成了梁山之主,梁山上的好汉也达到了108 位。
梁山人马被朝廷招安,后被派去攻打方腊,死伤很多。宋江后来虽然当了官,但最后却被奸臣害死。
★快速了解名著梗概,为阅读原著打好基础
本书保留了原著的核心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对识字量少的读者来说,阅读本书,既能快速了解名著的基本故事情节,也能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等他们的识字量提升以后再读原著,在已经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再品味原汁原味的语言,就更能领略文学之美了。
★读文学名著,学传统文化,一举两得
名著中包含着很多传统文化内容,本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了原著中的很多文化内容,并做了简单的解释。通过阅读文学故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可以事半功倍。
★严格控制难度,真正实现无障碍阅读
本书对读者识字量、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做了严格的权衡和考量。全书精心选用常用字词编写,句式简短,认识1800字的读者可轻松阅读,真正实现无障碍阅读。
这是一套按照读者识字量编写的图书,书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故事,有民间故事、历史故事、文学故事三个系列。
这些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充满智慧,意味深长;这些故事语言简明通俗,非常容易读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阅读经典,阅读中华优秀文化故事,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陶冶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识字量不大的人群,特别是少年儿童,怎么做到自主阅读文化故事呢?我们结合语言习得的一些理论和经验,编写了中华文化分级阅读系列图书。
◎关于故事内容的选取
我们按照认知难度,从最好理解的民间故事入手,之后是历史故事,再之后是四大名著。
★民间故事
我们国家流传的民间故事很多,民间故事的版本也各种各样。我们选取流传度广、人们耳熟能详、价值观积极的10个故事进行了改写。
这些故事原来的版本,有的情节很简单,只有几百字,最多也只有一千多字,如《牛郎织女》《月下老人》《聂小倩》《白蛇传》等;有的原来是戏剧,如《铡美案》《梁山伯与祝英台》;有的原来基本没有故事,如《嫦娥奔月》《花木兰》。几百字的故事,因为太短,无法展开叙事,文化点的解释也不充分,对读者提高阅读能力、了解中华文化帮助不大。而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不是用来阅读的。故事要用情节吸引人,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有趣的故事才会吸引人。基于这个理念,我们依据这些故事原来版本的那个核,不改变原来故事的主要情节和结果,保留民间故事的基本面貌,创作出了一个个四五万字的故事。
★历史故事
与民间故事不同,历史故事来源于真实的历史。我们主要以《左传》《史记》《战国策》等史籍记载为依据,查阅了很多资料,把各种有关的资料汇集成一个个故事,一共编写了20本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主要情节完全遵照历史事实,只在细节上有一些想象和演绎。比如《吕不韦的故事》里,秦国大军包围了邯郸,吕不韦是怎么带着异人逃出邯郸的呢?史
料里没有记载。可能是因为古人也不知道,所以只好不写。但是我们的读物是故事,并不是严格的历史记载,故事的情节应该有连续性,所以我们根据想象,演绎出了他们从邯郸逃出来的细节。同理,书中的插图也尽可能尊重历史事实,只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个别细节做了微调。
这些历史故事源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02年这一段时间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很长,故事很多,为什么只选这一段时间?因为这一段时间是从春秋战国到秦朝末年,当时是乱世,乱世故事多。同时,这个时期也是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时期,是中华文化爆发性发展的时期。我们的很多思想来自这个时期,很多故事来自这个时期,很多成语来自这个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华文化的渊源所在。虽然当时的乱世中有贪欲,有暴虐,有灾难,有战争,但更有人性,有道义,有思想的火花,有智慧的光芒。可以说,要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不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
★文学故事
文学故事改写自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一共有20本。四大名著本身故事很精彩,而且包含着很多文化内容,但是语言太难,识字量少的读者很难看懂原著。所以,我们的办法是用简单的语言来改写四大名著,让读者了解其中的主要故事。改写的故事当然不能跟原著相比,但是故事保留了原著的文化内涵。对识字量少的读者来说,阅读这些故事,既能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也能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如果是少年儿童,等他们的识字量、认知能力提升以后再读原著,在已经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再品味原汁原味的语言,就更能领略文学之美了。
◎关于故事难度的控制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影响故事难度的因素有三个:
第一是知识,包括科学知识、文化知识等。人们有时读不懂一本书,就是因为缺少某一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例如少年儿童,读中国古代故事可能就会有不少文化方面的障碍,比如不了解故事涉及的科举考试、古代的官职等内容。我们尽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用简明的语言对这些文化知识进行介绍和解释,让读者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也了解一些文化知识。
第二是句子长度。如果故事的句子太长,识字量不大的读者就不容易找到句子的主干,不能快速理解句子的意义,读起来费力,从而造成阅读障碍。所以,在这套书中,我们尽可能地把长句子改成了短句子。
以上这两点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因为我们能够感知到难点的存在。
第三是词汇量。如果故事中的词汇量超过读者已知的词汇太多,读者就会觉得很难,就会放弃对阅读的尝试。只有读物中的词汇量跟读者已知的词汇差不多,或者只超过一点儿,阅读行为才能顺利进行下去。这就是分级阅读的意义所在。但是故事的词汇量很难控制。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凭经验来控制词汇量,可是一直控制得不好。一方面是因为编者是识字量大或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成人,对识字量少的读者的难点不敏感;另一方面是因为写作的时候,词汇量大一些才能把故事说清楚,说得有意思,编者会觉得没办法把故事写得太简单。所以,最难的是控制词汇量。
我们中文既有词,又有字,那么应该控制词还是控制字呢?
这套书是通过控制字的等级来控制难度的。一方面是因为词的划分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容易控制,而以字为单位控制难度比较容易操作;另一方面是因为以字为单位更符合中文的特点。《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共收录汉字8105个,这基本上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汉字总量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收录的中文常用字只有2500个,次常用字有1000个,两者总计是3500个。我们结合教学经验,在上述两个字表以及《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2001)的基础上,同时参考字频以及小学语文课本的识字量,选取了最常用的1800个字,然后分出了三个级别。先写出故事,然后用电脑控制内容难度,把超出级别的字尽量改掉。我们相信经过这样的处理,识字量少的读者也能顺利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了。
我们相信,经过这样细致严谨的处理,识字量不大的读者也能进行自主的深度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增强阅读兴趣,欣赏古代文化之美,领略与传承中国几千年深厚的传统文化,汲取古人的智慧,共同建设我们的文化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