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八章,全方位地
探讨了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
教育,涵盖其时代背景,内
涵,价值,理论基础,国内
外发展历程,现实困境与成
因,目标与内容体系,并解
析了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
育的载体分析与优化路径。
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背景
一、生态环境危机的必然要求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需求
三、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诉求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科学内涵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二、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特征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传承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启迪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滋养
一、月令——农耕文明的生态智慧结晶
二、诸子百家的生态思想
三、律令政书和帝王诏令中的生态意识
四、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启迪
第三节 现代西方生态思潮借鉴
一、西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沿革
二、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三、理论与实践启迪下产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
四、现代西方生态思潮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启迪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经验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历史经验
一、萌芽阶段:关注环境问题(1949-1972年)
二、起步阶段:环境教育(1972-1992年)
三、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教育(1992-2012年)
四、深化阶段:生态文明教育(2012年至今)
第二节 西方代表性国家环境教育的发展及经验借鉴
一、英国环境教育发展及经验借鉴
二、美国环境教育发展及经验借鉴
三、日本环境教育发展及经验借鉴
四、德国环境教育发展及经验借鉴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之困
第一节 教育主体重视不够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
二、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不健全
三、传统教育模式僵化的影响
四、学科支撑体系薄弱
第二节 教育客体知行分离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二、实践教学体系亟待完善
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滞后
四、传统知行分离教育方式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教育师资力量欠缺
一、师资队伍薄弱
二、师资培养机制不健全
三、教师专业素养不够
第四节 教育内容体系不足
一、学科支撑体系零散化
二、教材内容片面性
三、现代教育技术作用未充分发挥
四、教材更新缓慢
第五节 教育成效仍有差距
一、课程设置僵化与教条化教学
二、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
三、个人物质主义观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困境的成因探析
第一节 高校评价“指挥棒”文明教育导向不够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边缘化、定位不清
二、教育体系内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三、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四、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五、通识教育的生态文明元素深入挖掘不够
第二节 高校教育“组合拳”理论与实践步调不一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缺乏有效结合
二、生态文明教育教师认知与素养提升受限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应用不足
四、个人价值观偏离主流价值观导致行为失范
五、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影响深远
第三节 高校联动“同心圆”一体化机制尚未健全
一、协同育人机制尚不成熟
二、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现有课程机制不完善
三、固化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需求
四、整体师资队伍力量不强
五、专业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目标体系
第一节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
五、“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可持续发展观
六、“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
七、“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行动观
八、“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全球观
第二节 引导大学生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一、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内容
二、引导大学生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
第三节 增强大学生服务绿色发展的能力
一、提升大学生服务绿色发展的“内生力”
二、夯实大学生服务绿色发展核心“竞争力”
三、提升大学生服务绿色发展的“实践力”
四、提升大学生服务绿色发展的“创新力”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
第一节 以认知教育为出发点,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硬本领
一、认知教育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认知教育的内容体系
第二节 以情感教育为发力点,培育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感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情感教育的三维向度
第三节 以意愿提升为关键点,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使命感
一、行为意愿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建设意愿提升有效途径
第四节 以实践行动为落脚点,培养生态文明建设践行者
一、集体行动理论
二、集体理论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开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