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课程的视角,围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和要求,结合现行语文教材中“快乐读书吧”的阅读线索,从世界名著、古典名著、科普名著、经典童话、中外神话故事、中外民间故事、经典现代诗、童诗童谣、经典绘本等13个主题,全面探讨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实践路径和操作策略。
1.语文特级教师闫学主编。
2.紧跟热点,创新课型:紧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整本书阅读”提出的新要求和目标,呈现了整本书阅读的三种创新课型——启读课、赏读课和创读课在实践层面的运用,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有机地串联起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完整链条。
3.内容丰富,可供实操:本书对13种类型的书进行了整本书阅读的具体讲解,有目标、过程等详细内容和步骤,可供教师实操。
4.点评到位,高屋建瓴:每一辑后闫学老师都会对教师的启读课、赏读课和创读课进行高度提炼和点评,对于教师借鉴、赏析提供了抓手和独特的视角。
整本书阅读的课程链与学习任务群再版序
中国教育依然应该面向世界
五年前,我先后在春天和秋天两次赴丹麦考察教育,所思所感凝结成一本《教育的100种语言》。没想到,这本薄薄的小书还颇受一线教师欢迎。在此,我先对本书的所有读者表示感谢!
本书受欢迎,其实并非因为这本书本身写得有多么好,而是书中的内容,向平时很难走出国门的一线老师打开了一扇眺望北欧教育的窗口。作为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丹麦的教育自有其独到之处。扎根华夏、走向世界的中国教育,自然应该关注一下远方的教育。
今年5月9日,我第三次赴丹麦。这次是参加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丹教育论坛,担任论坛中方主席。为了更详细地了解丹麦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我特意提前了一周去。在朋友的陪伴下,又考察了一些学校,自然又有了一些新的见闻和感悟。于是,便有了这本《教育的100种可能》修订本。
每次说到向国外教育学习,总有一些朋友拿自信说事儿: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干吗要向西方学习呢?
关于应不应该向其他国家的教育学习,我在本书中有多次阐述。这里再强调一遍我的观点。
的确,由于国情特点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包括丹麦教育在内的国外教育,有许多是中国不能学的,即使想学也学不会。但是,教育总有一些是相通的,因为人性是共通的。落实在教育上,尽可能尊重孩子,给孩子以心灵的自由,尽量不要强迫孩子,不要束缚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应该说,这点丹麦做得比中国好,而在这方面中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做到。
我们学习别人的目的正是为了强大自己。目前中国正在加大力度减负,就是想尽量将陶行知当年所大声疾呼的六大解放变成现实。应该说中国教育也在积极变化,而且进步明显。这也是事实。我们国家近30年推行的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让孩子们越来越富有创造性。
今年,刚好是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40周年。1983年10月1日,当小平同志写下三个面向的题词时,他正是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为自己国家的教育指出改革的方向,这三个面向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走在时代与世界的前列,希望中国文化吸纳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为中华民族腾飞提供强大动力。
中国教育者放眼世界,向一切先进理念和经验学习的意义正在于此。
这次增加的内容,保留了原来的体例,依然采用日记体,并为每一则日记拟了一个标题,以方便读者阅读。同时,依然配了一些图片,这些图片大多是我拍的。但愿能够增加本书的情趣。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为我第三次丹麦之行提供支持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感谢丹麦北菲茵民众学院前院长摩根先生,感谢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秘书长丽萨女士,感谢在丹麦一直陪伴着我并提供各种帮助(包括为我这本书稿做学术校对)的郭斌老师,感谢和我一同出席第四届中丹教育论坛的肖诗坚老师、钟磬老师、大车老师、姜跃平老师、郭文红老师、王灿烂老师!
中国教育的振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之一。任重道远,我们一起努力!
2023年10月18日
自 序
原来丹麦不仅仅有安徒生
2018年3月的丹麦之行,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1月份,一位名叫董瑞祥的先生跟我联系,说邀请我去丹麦考察教育。我当时没反应过来,因为我和这位董先生素不相识。经过进一步沟通,我才知道董先生是一名学者,很令人尊敬。
他原来是中学教师,后来辞职经商,又在联合国工作过,还曾担任过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执行院长,一直情寄教育。留学丹麦期间,他对丹麦的教育很是赞赏,决定尝试将丹麦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引进中国,结合中国国情予以创造性转换和运用。
经过一番努力,他与丹麦北菲茵民众学院谈妥了合作,建立了丹麦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简称安幼)以培训中国幼儿教师,北菲茵民众学院负责提供校舍和教师,董先生负责招生,老牛基金会提供资金赞助。也就是说,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以及相关的考察人员全部免费,他们在丹麦的所有费用(培训费、吃住行等费用)都由老牛基金会提供。
应该说,董先生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他招收的每期培训学员都是来自一线的普通教师;除此之外,每期他都要邀请一两位教育专家同赴丹麦考察。我就是承蒙错爱,被他作为所谓教育专家而邀请去考察的。
于是,我便混迹于这个团队,有了这么一次幸运的丹麦之行。
2018年3月,我随丹麦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培训项目第二期学员,在丹麦待了两周。我和全国各地招来的老师们(主要是幼儿园老师)一起听课,授课者大多是丹麦的大学教授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走访了几所幼儿园,这让我们对丹麦的幼儿教育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但教授们给我们讲的远不止教育,还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给我们讲丹麦文化,让我们了解并理解丹麦幼儿教育所产生的气候和土壤。
但对我来说,有些遗憾,毕竟我是搞中学教育的,还想了解一下丹麦的中学教育,乃至高等师范教育。于是,2018年10月,我随安幼第五期学员再赴丹麦,这次我是自费考察。第二次在丹麦的两周时间里,我重点考察了他们的中小学(对丹麦来说,就是学校,因为他们的小学和初中是一体化的),也看了他们的高中教育,包括高中阶段的一些特殊学校,还和丹麦一些高等师范学院的教师进行了座谈,了解了他们的师范教育。
没去丹麦之前,我对这个遥远国家的唯一印象就是安徒生。去了两次,我才感到丹麦的骄傲不只是童话作家安徒生,还有教育家格隆维、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这三位大师首先都是思想家。这个人口573万(2016年)、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比中国台湾大一点)的国家,却曾经是欧洲强国之一。世界上第一面国旗便是1219年诞生的丹麦国旗,被称为丹麦人的力量。丹麦于1950年5月11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第二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第一个是瑞典)。丹麦是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清廉指数位居世界首位,幸福指数长期排名世界前三,2019年是第二位(中国是第93位)。500多万人口的丹麦有13位诺贝尔奖得主,以人均计为世界第一。丹麦为人类贡献了不少著名科学家,如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尼尔斯玻尔,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者奥斯特,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并测定光速的奥勒罗默,世界上第一台磁性录音机的发明者波尔森,发现原子核结构理论的本莫特森,等等。玻尔创办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使哥本哈根成为世界物理学研究的圣地。现在风靡世界的以问题为导向的PBL(Problem-based者
Learning)教学模式,居然是70年代在丹麦的奥尔堡大学形成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奥尔堡方法并向全世界推广……
这一切的背后显然有着教育的力量。自由、平等、民主、个性、开放……这是丹麦教育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我当然知道,丹麦的国情与中国不同,丹麦教育的做法不可能简单地生搬硬套到中国的土壤上,但人类总有一些根本的共同价值认同对自由的渴望,对创造的呼唤,对文明的追求,对幸福的向往……不然,我们就难以理解2013年6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时说的这番话: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写下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是的,我们当然要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但同时还应该继续面向世界。这是我们应有的自信,教育的自信。
感谢老牛基金会给了我一双看丹麦的眼睛,感谢丹麦安徒生国际幼儿教育师范学院董瑞祥先生带着我踏上了丹麦的土地。这两次丹麦学习和考察的见闻、感受,我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及时发布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上。我将约十万字的丹麦日记作了进一步的整理和修改,便成了这本《教育的100种语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保留了日记体的文字形式,将比较长的日记适当划分为两部分或三部分,同时为每一则日记(每一部分)都拟了一个标题,以方便读者阅读。在从日记到著作的整理过程中,我自然删除了不少比较个人化的琐碎的生活记录,但我特别原汁原味地呈现了每一节课的课堂笔记我打字特别快,因而基本上能够做到同步记录,还展示了参观考察学校的所见所闻;除此之外,我还特意保留了日记中不多的有关丹麦社会和自然景物的记叙和描绘。我试图让读者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不仅仅是丹麦的教育,还有丹麦布满彩云的天空、野花盛开的原野、一望无尽的森林、浩渺无边的大海、欢腾跳跃的旭日、滴血沉沦的夕阳……
但愿这部图文并茂的小书,能够给您带来与读我以往著作不同的美好感受。
谢谢您,亲爱的读者!
2019年5月2日
自2000年以来,关于推动儿童阅读的重要性不仅被我国越来越广泛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而且也在实践层面上逐渐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从单篇文本阅读,到群文阅读,再到整本书阅读,不仅蕴藏着大家多年来对儿童阅读的理解嬗变,也彰显着儿童阅读的实践进阶过程。无论是实施方法与操作策略,还是阅读资源的建设与积累,以及教师阅读指导水平的提高,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阅读经验与阅读成果也得到了极大丰富。其中,整本书阅读由于涵盖了儿童阅读过程、阅读行动和阅读能力等各个方面的高阶领域,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被明确提出,可以追溯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至此,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开启了更大范围的实践研究和理论建构。
在上述基础上开展起来的整本书阅读,使儿童置身于较为复杂、宏大、整体的阅读活动中,对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儿童阅读品位,尤其是培养儿童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能力,提升思维水平,具有很大帮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将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一种类型,并完整阐释了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概念: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这就从实施内容、路径和目标等各个方面界定了整本书阅读在语文学习和学生精神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呼应,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课后阅读链接等相关内容,都从整本书阅读的书目选择、实施方法、目的要求等方面或明确提出,或提供线索,为整本书阅读的实践落地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依据。
但整本书阅读不同于单篇文本阅读和群文阅读,无论是对阅读策略、阅读内容、阅读要求,还是对阅读时间、阅读目标、阅读资源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推荐的阅读书目大都是经典书目,凡经典书目都有其作为经典作品的特点,如内涵的丰富性、实质的创作性、无限的可读性、时空的跨越性等,都可以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深入、多维地领略、鉴赏与习得,而这些都是仅仅通过阅读作品片段和内容梗概无法获得的。因此,我带领的课程团队在长期的整本书阅读实践中,推出了三种整本书阅读创新课型启读课、赏读课和创读课,这三种课型串联起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构成了一条完整的、有机联系的阅读课程链。
概括说来,整本书阅读中的启读课、赏读课和创读课,分别在不同的阅读节点展开,各自承担了不同的阅读学习任务,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有机地串联起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完整链条。启读课一般安排在整本书阅读课程之始展开实施,其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期待,同时师生共商阅读计划,明确阅读任务和时间规划。赏读课一般安排在学生精读这本书的进程之中展开实施,同时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写作手法、价值影响等多个不同维度,链接和拓展更加丰富、立体的阅读资源,建构富有挑战性的阅读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进行经典作品的赏析、讨论,进行前后勾连和横向比较,培养学生的高阶阅读能力。创读课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课程环节,在学生阅读完整本书之后,师生共同设计、参与丰富多样、形式活泼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如创作剧本进行演出、花式猜谜、制作藏书票、设计插图、重新设计封面和封底、改写或续写书的结尾等,突破阅读只能读的窠臼,实现阅读与其他学科和活动领域的跨界,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阅读之中,不但丰富、加深了阅读理解,也更能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就感。
那么,在具体的实践层面,这三种课型构成的课程链是怎样实施的呢?
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主题的整本书阅读,重点推荐了世界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同时鼓励孩子去阅读更多的世界名著相信你可以读更多。这个主题与本单元世界名著阅读主题相吻合,课文由于篇幅限制分别节选了经典名著《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其中《鲁滨逊漂流记》作为精读课文还呈现了作品梗概。本单元课文通过三部经典名著的梗概与片段呈现,来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学习写作品梗概。这就为落实快乐读书吧的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打下了一定的阅读知识基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阅读期待。因此,兼顾经典作品的特性与教材中快乐读书吧的要求,我们确定了以《鲁滨逊漂流记》和《爱丽丝漫游奇境》作为共读书目,开启了一段漫步在世界名著花园的美妙旅程。
我们遵循三种课型,在漫步世界名著花园这一主题下开展的整本书阅读,分别推出了在寻变中开启阅读之旅的启读课,发现经典的奥秘的赏读课,以及以挖开兔子洞为主题的创读课。三位教师组成了一个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团队,在整体讨论的前提下进行了三种课型的教学设计,不仅构建了前后勾连、彼此呼应又层层推进的课程链条,也形成了丰富、立体、多维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阅读任务群。在整本书阅读的课程链条中,启读、赏读和创读成为整本书阅读的三个主要大任务,在三个大任务之下,又包括了一个个围绕主题的小任务,这些共同构成了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基本框架。
启读,以点燃兴趣和规划进程为目的。启读课将营造学生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制订阅读计划为主要目标,包含了三个阅读指导板块,选取主人公的变作为切入口,开启了共读《鲁滨逊漂流记》和《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奇幻而惊险的旅程。教师精准定位了两部作品的划时代意义,通过创作背景、作者信息及作品文学价值的链接与讨论,帮助学生点燃了对两部经典作品的阅读热情,也为后续深入阅读鉴赏作品、开展创读活动奠定了基础;以爱丽丝的身体之变和鲁滨逊的心理之变作为切入口,从一个维度串联起整部作品的结构框架,为阅读整本书提供了整体视野;而师生共商阅读计划,规划阅读进程,做到了从随意读到规划读,并提出了指向阅读能力提升的高阶读,以高阶问题的提出,启迪学生在后续阅读中思考,并作为后续赏读课的目标之一。这样的启读课设计,主要从激发阅读兴趣和制订阅读计划两个方面,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的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落到了实处。
赏读,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经典元素。赏读课的难点就在于,面对经典作品,如何带领学生去发现和领略经典作品的高妙之处,逐渐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让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和审美眼光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而审美创造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赏读课衔接第一节启读课的问题,指导学生聚焦两本书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和作品价值,深入挖掘两部作品的经典元素,发现经典作品的开创性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围绕经典元素,通过高阶问题的讨论,提升学生的高阶阅读能力。教学设计删繁就简,聚焦重点,从丰富多维的角度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两部经典作品的开创性意义,以及对后人产生的深远影响,进一步感受到经典作品跨时空的特性。这样的赏读课设计,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挑战,因而也是一种真正的高阶阅读课。
创读,在创造性活动中为成长赋能。在学生完整阅读了两部作品之后,就进入了创读课环节。如果有一天,回到英国的鲁滨逊突然掉进了爱丽丝漫游奇境的那个兔子洞,将会发生怎样奇幻的故事呢?这个极其开脑洞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读课的基本特点,那就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让阅读课不但能读,还能演,还能辩,还能创作,还能设计,还能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多样化表达阅读感受,多维度发表阅读成果,阅读成为一件人人争相参与的事情。但创读课又不能仅仅关注参与和兴趣,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审美水平的提高,依然是创读课的重要目标。因此,一系列高阶问题的讨论就成为本课的亮点,这些讨论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使得自己的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都得到了训练,有助于自身高阶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也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一种类型,必须关注其不同于单篇阅读、群文阅读和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用课程的视角来搭建学习任务群的基本框架,设计系列学习任务,方能达到整本书阅读的基本目标。
这本书,正是本着这样的目标,紧紧围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本要求,立足于不同年段学生的阅读发展现状和需求,从世界名著、古典名著、科普名著、经典童话、中国神话、外国神话、中国民间故事、外国民间故事、经典现代诗、童诗童谣、经典寓言、经典绘本、革命文学等13个主题,全面探讨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实践路径和操作策略,呈现了整本书阅读中的三种创新课型启读课、赏读课和创读课在实践层面的运用,并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有机地串联起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完整链条,希望能给所有关注、研究和实践整本书阅读的教育同行们带来启发。
闫 学
2024年8月
闫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擦星儿童阅读课程创生者与主持人,《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师博览》专栏作者,现就职于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已出版教育教学专著《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校长》《给教师的阅读建议》《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绘本课程这样做》《上一节高阶阅读课》等。
序 整本书阅读的课程链与学习任务群/闫 学 001
世界名著阅读课程
启读课 在寻变中开启阅读之旅
《爱丽丝漫游奇境》《鲁滨逊漂流记》启读课教学设计/陆智强002
赏读课 发现经典的奥秘
《爱丽丝漫游奇境》《鲁滨逊漂流记》赏读课教学设计/吴诗清011
创读课 挖开兔子洞
《爱丽丝漫游奇境》《鲁滨逊漂流记》创读课教学设计/王艳霞017
赏 析 启读、赏读与创读:整本书阅读的任务群框架/闫 学023
古典名著阅读课程
启读课 走进水泊梁山
《水浒传》启读课教学设计/江小琴028
赏读课 品水浒,探秘妙
《水浒传》赏读课教学设计/吴诗清031
创读课 畅游水浒
《水浒传》创读课教学设计/王 睿036
赏 析 感受经典的魅力
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整本书阅读设计赏析/闫 学040
科普名著阅读课程
启读课 走进迷人的科学世界
《十万个为什么》启读课教学设计/徐莲君046
赏读课 聚焦阅读策略,实现个性阅读
《十万个为什么》赏读课教学设计/唐翔云051
赏读课 阅读过程策略化,联结比较多元化
《十万个为什么》赏读课教学设计/汪 琼057
创读课 让科学创作的种子生根发芽
《十万个为什么》创读课教学设计/王 睿064
赏 析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科普阅读课型创新/闫 学070
经典童话阅读课程
启读课 给全世界最珍贵的礼物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启读课教学设计/江小琴076
赏读课 发现童话的秘密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赏读课教学实录/汪 琼083
创读课 让童话人物鲜活地走出来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创读课教学实录/杨 薇 王 睿094
赏 析 指向高阶阅读能力的童话阅读实践探索/闫 学102
中国神话作品阅读课程
启读课 走近古老的神话
《民间文学里的中国·神话故事》启读课教学设计/吴诗清108
赏读课 认识古老的神话
《民间文学里的中国·神话故事》赏读课(一)教学设计/吴诗清112
赏读课 探秘古老的神话
《民间文学里的中国·神话故事》赏读课(二)教学设计/吴诗清118
创读课 追随古老的神话
《民间文学里的中国·神话故事》创读课教学设计/吴诗清124
赏 析 感受神话永恒的魅力
吴诗清老师《民间文学里的中国·神话故事》
整本书阅读设计赏析/闫 学128
外国神话作品阅读课程
启读课 呼唤神的名字
《希腊神话故事》启读课教学设计/吴诗清134
赏读课 追慕神的飘逸
《希腊神话故事》赏读课教学设计/吴诗清140
创读课 轻唱神的故事
《希腊神话故事》创读课教学设计/吴诗清146
赏 析 走进雄浑壮阔的奥林匹斯山
吴诗清老师《希腊神话故事》
整本书阅读设计赏析/闫 学150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课程
启读课 发现民间故事的秘密
《民间文学里的中国·民间故事》启读课教学设计/吴诗清156
赏读课 发掘民间故事的力量
《民间文学里的中国·民间故事》赏读课教学设计/吴诗清161
创读课 生发民间故事的传承
《民间文学里的中国·民间故事》创读课教学设计/吴诗清166
赏 析 走进乡土中国
吴诗清老师《民间文学里的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设计赏析/闫 学171
外国民间故事阅读课程
启读课 开启非洲民间故事
《老人的智慧:非洲民间故事精选》启读课教学设计/吴诗清176
赏读课 揭秘世界民间故事
《老人的智慧:非洲民间故事精选》赏读课教学设计/吴诗清181
创读课 传唱世界民间故事
《老人的智慧:非洲民间故事精选》创读课教学设计/吴诗清186
赏 析 走进非洲大地
吴诗清老师《老人的智慧:非洲民间故事精选》
整本书阅读设计赏析/闫 学191
经典现代诗阅读课程
启读课 轻叩诗歌的大门
《繁星·春水》启读课教学设计/陆智强196
赏读课 采撷深邃的小花
《繁星·春水》赏读课教学设计/陆智强201
创读课 表达诗意的美好
《繁星·春水》创读课教学设计/陆智强205
赏 析 如繁星,又如春水
陆智强老师《繁星·春水》整本书阅读设计赏析/闫 学209
童诗童谣阅读课程
启读课 打开童谣的七彩窗
《读读童谣和儿歌》《叶圣陶写给孩子的诗:小小的船》启读课教学设计/王艳霞214
赏读课 摇着月亮船的诗游
《读读童谣和儿歌》《叶圣陶写给孩子的诗:小小的船》赏读课教学设计/王艳霞220
创读课 带着自己的诗集来诵读
《读读童谣和儿歌》《叶圣陶写给孩子的诗:小小的船》创读课教学设计/王艳霞225
赏 析 荡起那小小的月亮船
王艳霞老师童诗童谣整本书阅读设计赏析/闫 学227
经典寓言阅读课程
启读课 打开敞亮的寓言世界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启读课教学设计/陆智强232
赏读课 挖掘深厚的寓言价值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赏读课教学设计/陆智强235
创读课 展示精彩的阅读成果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创读课教学设计/陆智强238
赏 析 点亮智慧之灯
陆智强老师《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整本书阅读设计赏析/闫 学241
经典绘本阅读课程
启读课 有意思的房子
二年级《打瞌睡的房子》《当毕加索遇上马蒂斯》启读课教学设计/王艳霞246
赏读课 一座房子代表一种流派
二年级《打瞌睡的房子》《当毕加索遇上马蒂斯》赏读课教学设计/王艳霞249
创读课 我心目中的房子
二年级《打瞌睡的房子》《当毕加索遇上马蒂斯》创读课教学设计/王艳霞253
赏 析 指向审美创造的低年级整本书阅读课/闫 学256
革命文学阅读课程
启读课 寻觅英雄足迹
《小英雄雨来》启读课教学设计/陆智强262
赏读课 品读英雄形象
《小英雄雨来》赏读课教学设计/陆智强265
创读课 内化英雄精神
《小英雄雨来》创读课教学设计/陆智强268
赏 析 让革命文化浸润童心
陆智强老师《小英雄雨来》
整本书阅读设计赏析/闫 学271
后 记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