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完整。作者力图以劳动关系为主线,从其认定、建立(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终止)到劳动关系工资、工作时间、工时制度、社会保险,再到劳动争议的解决,全方位、有重点地进行阐述。二是援引翔实。本书囊括了劳动关系的法律、*法院的司法解释、国务院的法规、各部委的规章及各省的地方法规、规章,详细对所涉及内容进行解决、标注、比照、细化,不仅有国家层面的法律指引,而且有部门、地方在授权下的解读,有助于劳动关系教学、学习和司法实践的考读、研究和借鉴。三是精心注释。本书有机地把分门别类的法律,按需分开,有机组合;对关键法语认真注释,精准有度;将不同规则统一引用,殊同可见。
主创团队:
陆凌燕
北京德恒(无锡)律师事务所律师,江苏省律师协会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无锡市律师协会教育培训与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及涉外业务委员会委员。ACCA/CPA/税务师资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律师资质。无锡市名优律师;无锡市优秀女律师。无锡太湖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使用AI指南》课题主持人。
陆洲
江苏神阙律师事务所律师,二级合伙人,刑事中心研究副主任,无锡市律师协会教育培训与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无锡电视台心仪有说法特邀嘉宾,擅长办理投资并购、刑事辩护、企业诉讼等案件。无锡太湖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使用AI指南》课题组成员。
李小鹏
北京市盈科(无锡)律师事务所律师、内核管理委员会主任。无锡市名优律师;无锡市优秀女律师。业务领域为公司投资并购与争议解决。无锡太湖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使用AI指南》课题组成员。
俞冬梅
北京德恒(无锡)律师事务所律师,业务合伙人,建设工程与房地产部副部长。企业合规师(高级),全过程工程总咨询师。无锡市律师协会优秀个人会员。无锡太湖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使用AI指南》课题组成员。
葛华舟
江苏德善(无锡)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无锡市梁溪区青工委委员,无锡市梁溪区知产涉外业务委委员。无锡市优秀女律师。无锡太湖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使用AI指南》课题组成员。
开篇语
本书使用说明
第一章 AI技术在律师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1.1 AI技术对于律师工作的意义
1.2 当前可用的 AI技术核心功能
1.3 AI技术实际应用的工作场景
1.4 AI技术的多元应用与未来潜力
第二章 法律研究与文书准备
2.1 法规检索:使用 AI工具快速查找和引用相关的法律法规
2.2 法律案例检索:搜索和分析先前的案例以支持当前的法律论证
2.3 合同起草:根据需求快速生成合同文本
2.4 合同审核:利用AI工具辅助审查合同条款,识别潜在风险
2.5 起诉状、答辩状、法律意见书等法律文书生成:自动化生成标准格式的法律文书
2.6 案件抗辩思路生成:根据对方提供的思路进行抗辩
2.7 文书语言优化:提升法律文书的语言准确性和清晰度
第三章 日常办公与效率提升
3.1 涉外文书的处理:外国法查明与跨语言翻译
3.2 文档阅读与总结:快速阅读和提取长篇文档的关键信息
3.3 总结、汇报等非法律文书生成:辅助制作日常工作总结或报告
3.4 法律文书的审核:单个文书与批量文书的审核
3.5 会议记录的生成:录音内容转化为文字形式
3.6 可视化图表的制作:生成组织架构图、流程图、时间轴等
3.7 PPT 的制作:文本、音频、图片与 PPT 的最终生成
3.8 Excel中的应用:图表制作与数据分析
3.9 个性智能体的定制:高效定制个性化智能助理
第四章 客户服务与咨询沟通
4.1 法律咨询:提供基于AI的初步法律建议或解答
4.2 日常咨询:帮助律师快速掌握客户行业背景等信息
4.3 数字人的生成:由数字人替代律师生成短视频
4.4 客户应对与沟通:AI教你如何应对不同性格、不同状况的客户
4.5 问卷或笔录生成:由AI协助生成相关的调研问卷或接案笔录
4.6 尽职调查生成:由AI工具自动生成尽职调查报告
第五章 专业发展与能力提升
5.1 思维拓展或梳理:辅助律师进行案件分析、策略制定时的思维拓展或梳理
5.2 题库生成:为法律培训或考试创建题库
5.3 新法的学习与应用:为新法预设场景或者提供解读
5.4 论文写作协助:协助作者确定论文研究方向、撰写大纲、整理思路等
5.5 公众号文章撰写:协助完成微信公众号文章撰写
5.6 典型案例撰写:由AI协助撰写宣传或汇报用典型案例
第六章 律师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管理规范
附录1 调查问卷及问卷结果分析
附录2 本书中所使用的AI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