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潮人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英歌舞,火了。彻底地火了。
几个有说服力的证据。节假日期间,全国民俗活动的关注度排名第一;近两年,单项民俗活动视频传播量全网第一;英歌舞的表演从专项的民俗活动走向了日常,从潮汕走向全国、走向海外,甚至由于影响力太大,竟然出现了以英歌舞之名却无英歌舞之实的表演活动,引发全网声讨;有效拉动地方文旅业发展,节 假日许多外地人为观看英歌舞表演而专程来到潮汕;许多年轻人踊跃学习英歌舞,参与到英歌舞的各种活动中……
中央主流媒体持续不断地关注和推介英歌舞,不吝溢美之词,将潮汕英歌舞称为中华战舞。
中华战舞这个名字起得好!作为不同文化的区分和代表,充分体现了英歌舞是中华的,而且是能够代表中华的!
而战舞亦有其特殊的内涵。战是实里,舞乃虚表。
在远古时期,人们在狩猎或战争时,都会有相应的仪式来鼓 舞斗志,同时,亦将战斗的动作和相互的配合进行演练,这就是战舞的起源。在特殊的时期,战舞也成为展示战斗力和威慑力的有效手段。《韩非子》有载,禹帝为降伏三苗族,带领军队执干戚,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后人也把这种战舞称为干戚之舞。干戚是指盾和斧子,也借代兵器。《后汉书· 崔寔传》也有记载: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围。可见战舞的威力,也充分说明了战舞的实用功能,为此《礼记·乐记》早就指出:干戚之舞,非备乐也。意思是说,战舞并不是体现文德的娱乐之乐啊。
《山海经》也提到战舞,说的是天神刑天,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 以舞。后来,陶渊明在《读山海经》的一首诗中不由得感慨: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可见,战舞的功能与平常的舞蹈大相径庭,是完全不同的方向。战舞不仅可猛其志,还可以提升战斗力。它的核心是战而不是舞。
我在查阅有关资料的时候发现,即使到了民国时期,有关记载基本上都把潮汕英歌舞的活动称舞莺歌舞鹦歌或舞 英歌,舞作为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可见,当时人们并不简单把它视为一种舞蹈。
按照相关的定义,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来表达情 感、故事、思想或文化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表演艺术,通常伴随着音乐和节奏,可以融合戏剧、服装 和灯光等多种艺术元素。但从英歌舞诞生及其后来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的本质更接近于古代的战舞,而不是现代的舞蹈。
战舞的出现,与潮汕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历史密切相关。潮汕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区,特别是对于北方迁徙而来的流民,不安全感非常强烈。
以明朝为例,首先是气候异常,据黄挺先生的《潮汕史》记载,明朝期间发生的重大风灾27 次,重大水灾38 次,重大旱灾21 次,可谓灾难连绵。另外,由于远离中央政权,潮汕地区 的社会管理力量薄弱,各种势力的争夺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寇、 盗、贼、官、兵都会成为侵扰之敌。
宋、明两个朝代在抗击外族入侵的时候,最后的战场都在潮汕地区,不仅仅是直接的战争伤害,也使得潮汕地区在朝代更迭的时候要承受更多的灾难。当年南宋皇帝逃到潮汕,得到了潮汕居民的支持,至今潮汕的许多事物还深深地烙上了这段历史的痕迹,体现了潮汕人对于中央政权的拥护。比如单丛茶的母株叫宋种,南澳海边遗留下来的水井叫宋井,一锅救了南宋小皇帝的菜羹被命名为护国菜……而这一切,换来的是元朝这个新政权对潮州城进行的一场血腥大屠杀。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明朝末年,潮汕成为以郑成功为代表的抗清力量的主要活动区域,残留的南明政权在南澳、潮阳、惠来、澄海等地都建立了反 清基地。清政府为打击残留的南明势力,在康熙元年(1662)开始对广东和福建进行强制迁海界 50 里,既迁之后,不许出界耕种,不许复出界外盖屋居住,如有故犯,俱以同贼处斩(《私出 境及违禁下海条》《大清律例》卷二十)。在强硬的政策和暴力之下,许多潮汕人被迫背井离乡,《南明史》记载潮汕沿海居民被迁海界之后,八郡之民死者又以数十万计,情状十分惨烈。
在天灾人祸横行的现实面前,潮汕人被迫自保,宗族的力量成了唯一的依靠,一方面是人群的聚居,于是形成了人口众多的大村寨以及宗族管理权力的确立;另一方面就是壮大和培养自己的武装力量。这里面就包括一些宗族制度鼓励生育男丁,同时,对青壮年男丁进行军事化训练,尚武的传统和精神由此而来,即使到了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潮汕的村居都还普遍由宗族聘请拳头师傅教授武术,村居的所有青壮年都会接受训练。而英歌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发扬壮大的,它是以武术为基础的格斗训练和展示方式之一。
英歌舞火爆出圈以后,很多人在介绍英歌舞的时候,都只是把它当成一种纯粹的舞蹈。虽然随着时代的演变,英歌的表现形式会发生改变,但它作为战舞的原本属性亦不容回避,也不应该回避。
潮汕人用以称呼英歌的量词为帮,是一个集体的概念,而衡量一支英歌队强不强,常常也是以是否有冲击力、战斗力为标准的,也就是他们的洗街能力。英歌队是潮汕特有营老爷活动的开路先锋,营老爷的本质是巡土安境仪式。中山大学党委书记、著名历史学家陈春生认为边界的概念是现代化 的一个标志,也就是说,在未走向现代化之前,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其实都没有明确的边界意识,成王败寇,弱肉强食。所以,潮汕地区因土地资源争夺而产生的纠纷特别多,争夺土地往往就会在营老爷的活动中体现,一边要让老爷巡土确 权,一边是寸土不让,这时候,英歌队冲锋陷阵的实用功能就显示出来了,扫街就是扫清障碍,让后面老爷可以通过这时候的英歌队就是一支武装力量。
有一次,在英歌巡游中,英歌队员与围观的群众因肢体接触而发生了一个小的冲突,结果被网络大肆炒作,但这样的事情,老一辈的潮汕人却是一笑置之,英歌舞的侵略性不正是它的天性吗?英歌舞不是花拳绣腿,它真正的魅力正源自于野性和力量。
如今,英歌舞的扫街功能依然存在,在行进中它会通过脚步和身体动作让围观的群众后退,从而圈出一块空地来供队伍进行表演,同时也为后面队伍的前进开辟出通道来。当然,如今的扫街还有维持秩序的保安人员帮忙,而队员们与围观群众 的身体接触也是友好的,有时甚至是一种默契的互动,犹如武术中的对打套路,可以增加欣赏性。家乡的一位老人告诉我,有了与观众的互动,队员们的精气神就会被提起来,表演和动作会更有激情。
这或许正解答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乡村原生态营老爷的英歌表演要比组织在一起的汇演精彩得多!难怪人们会说,社会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个人意志的力量。
英歌是一个中国比较少见的,与战争有关的民俗文化样本,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作用都直接与战争有关,虽然有其他文化元素不断地加入,但它的本质却让它与其他民俗活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潮汕的许多少年郎从小接受武术和英歌的训练,就此也培养了潮汕人的家国情怀。因为家庭、宗族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潮汕人不仅会在宗族利益的争夺上挺身而出,在国家大义面前也能义无反顾,所以潮汕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能在民族大义面前毅然决然地站出来。潮汕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家国的忠诚。英歌舞也培养了潮汕人居安思危的意识,古人言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第一》),地处南方一隅的潮汕人向来特别彪悍,这和潮汕人的成长环境有关,潮汕人能战且善战,潮州府还曾经成为清朝政府的重要兵源地,所募兵丁称潮勇。
另外就是潮汕人的抱团意识,这在潮汕人的性格特点中特别突出,这当然也是历史环境所造就的,为了生存自保,潮汕人选择聚居,抱团才有战斗力。这在英歌舞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英 歌强调团队的分工和协作,所以潮汕人即使离开了本土,两句乡音一盏热茶便能辨识身份,成为携手合作的家几人,从商会 到帮会,海外的潮汕人甚至有了自己的银信系统,抱团是这个族 群非常鲜明的身份标签。
英歌产生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而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又得以世代流传,在刚劲有力、勇猛震撼的舞蹈动作后面,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世代潮汕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深刻地影响着潮汕人的思想、行为和决策……
祈福活动,从历史深处走来………………………………………001
一、久远的营老爷民俗…………………………… 002
二、祭礼与祈福文化…………………………………… 006
战舞出圈,点一把熊熊之火………………………………………010
一、既是告别更是迎新………………………………… 011
二、传统继承情感传递………………………………… 013
三、出圈战舞火爆全网………………………………… 017
炸街之舞,扫除阴霾喜迎新…………………………………033
一、史上规模最大的英歌表演………………………… 035
二、契合普遍的社会心理需求………………………… 038
三、媒体环境的改变助力传播………………………… 043
四、走出街巷打出一片新天地………………………… 056
历史沿革,英雄遍地踏歌来………………………………………062
一、英歌舞的艺术共性………………………………… 064
二、二、英歌舞的基本结构………………………………… 070
流派演变,百般变化不离宗…………………………………… 081
- 风格流派的不同…………………………………… 083
- 英歌舞的音乐特点………………………………… 090
- 三、英歌舞的人物脸谱………………………………… 092
源起之说,众说纷纭探渊源……………………………………… 096
一、祭孔仪式之说……………………………………… 097
二、舞台戏剧之说……………………………………… 099
三、傩舞遗存之说……………………………………… 100
四、外地传入之说……………………………………… 103
五、部队武舞之说……………………………………… 104
附:《战舞英歌》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