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一个最为重要的现象就是现实主义思潮的兴起。作者在书中回望了20世纪上半程的现实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得出这一时期是现实主义思潮迅速涌起并引领文学主流的时期,即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其肇始之初虽然有过多种多样的表现,但从总的趋势来看,对现实主义路径的探寻与实践,是几乎贯穿始终的。通过梳理昨天的现实主义,可以更清晰地去理解今天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潮演□和创作实践,以及现实主义在现今叙事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导百
第一章 晚清革命播撒下现实主义的种子
第一节 梁启超的文学革命主张
第二节 戏剧改良与戏剧革命
第三节 文学界革命的土壤里生长出的早期白话文运动
第二章 □□主导下的文学新□□开始形成
第一节 对□□的理论认识进一步深入
第二节 □□开始成为主导性的和最为重要的文学样式
第三章 文学走进现实:现实主义浪潮初起
第一节 泥沙俱下中的现实主义选择
第二节 向现实题材转向渐成文学时尚
第四章 前五四文化启蒙与现实主义思潮
第一节 逃避:市民文学的灰色现实主义
第二节 重回现实的文学目光
第三节 胡适与《文学改良刍议》
第四节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第五节 新文化启蒙的两次争论与现实主义
第五章 新启蒙,五四文学的现实主义实践
第一节 新文学与启蒙□□
第二节 启蒙□□的四个主题倾向
第三节 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关注与同情
第六章 左翼文学运动与左翼文学的现实主义
第一节 左翼文学运动中的现实主义思潮
第二节 左翼文学运动在现实主义问题上的几个理论错误
第七章 20世纪30年代与现实主义的□□实践
第一节 意识形态工具论与左翼文学的现实主义实践
第二节 乡土□□中的乡土现实主义
第八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20世纪40年代现实主义的两结合走向
第一节 《讲话》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第二节 走向两结合的现实主义
结语
附录 民众的文学生活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就文学□□性和□□文学问题答刘淮南先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