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玄与物哀》是大西克礼的经典美学著作,他站在日本传统美学的角度,对幽玄和物哀展开理论研究和试论,尝试打破西方美学的框架,融入日本特有的美学概念。幽玄是一种难以用文字说明的微妙意趣,物哀常用来表达日本国民美学意识和内涵,通过解读幽玄与物哀,我们方能抵达日本乃至东方美学的幽静深处。
序言
本书收录的《幽玄论》,是根据我于昭和十三年(1938)五月及六月刊登在《思想》杂志上的文稿修订而成。《关于物哀》的大部分内容并未发表过,但其开篇部分,即有关本居宣长对物哀的解释与探讨,曾在《思想》杂志编辑的要求下,于本书出版之前,刊登在了该杂志昭和十四年(1939)六月号上。
本书站在美学的角度,对幽玄与物哀的概念展开研究和试论。我原本的学术关注点,在于将包含了这些概念的日本美学诸般概念,加入到新的美学范畴论的理论关联之中,进而在美学整体的体系关联中展开美学范畴论的探讨。但是近来我发现,关于这些概念虽然存在着众多研究和考察,但为了实现我的目标,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准备。所以,我在本书中考察幽玄与物哀的问题时,始终没有离开美学的立场,在实际工作中,便是先从素材方面入手,整理这些问题,以便进行美学的考察。为此,我花费了许多精力。
基于这种考量,本书表面上将这些问题从美学的体系关联中摘取出来,作为个体的问题以美学的观点进行考察,并没有深入下去。我认为,这样也许更符合普通读者的兴趣。此外,除本书提出的两个问题以外,东方及日本自然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独特的美学概念。譬如寂便是其中一例。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考察,我将在日后发表,本书先将视野限定在标题所展示的两种概念之上。
如上所述,本书只是提出一种试论,其考察的结果或方法,若能给研究我等民族的文学和美术问题的有心之人带来一些参考,那么作为本书作者,我将不胜荣幸。
昭和十四年六月
大西克礼
日本美学家。
1988年出生于东京,1913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美学专业,1922年任该校讲师,随后前往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留学。他专注于研究、翻译、介绍东西方的美学理论,是日本现代美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幽玄与物哀》《日本侘寂》《美意识论史》等。
译者:吕灵芝
职业译者,从业10年。译作类型包含文学、社科、生活、经管、文化、哲学等。主要译作有伊坂幸太郎《余生皆假期》、猪饲隆明《西乡隆盛:通往西南战争的道路》、松井忠三《解密无印良品》、都筑响一《东京右半分》等。
序言
上篇 幽玄论
一 幽玄的起源
二 幽玄的两种概念
三 中世纪歌学中幽玄概念的发展
四 正彻、心敬、世阿弥、禅竹的幽玄
五 幽玄与有心(一)
六 幽玄与有心(二)
七 幽玄美学
八 幽玄美学的分析
下篇 关于物哀
一 物哀概念的多义性
二 物哀的语义探讨
三 宣长对物哀的探讨
四 物哀的感情深度
五 物哀从心理学含义到美学含义的发展
六 作为美学体验的物哀的结构
七 悲哀与美
八 美的现象学性格与哀愁
九 平安时代的生活氛围与物哀
十 知性文化的缺陷和唯美主义的倾向
十一 平安时代的自然感情与物哀
十二 物哀的用例研究和五层含义
十三 特殊美学含义中物哀的用例
十四 情趣象征的问题和直观契机
十五 作为美学范畴的物哀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