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福建这一朱子学的原乡,以闽人的科举入仕之路与出版活动为切入点,分析福建在中国近世的历史地位与文化重量,兼容政治史与社会文化史,视角新颖,考证翔实,足称海外汉学之力作。书分二部五章,第一部探讨宋明闽籍士大夫群体在士人社会中所处的位置;第二部围绕《资治通鉴纲目》及衍生历史教科书的编辑出版活动,揭橥朱子学对福建士人与出版者的深远影响。
中砂明德,日本京都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历史文化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唐宋史、17世纪东洋史、东西方交通史。撰有专著《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论文《唐朝后期的江淮支配》《刘后村与南宋士人社会》等。
吴淑敏,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序说
一 蛮子之地
二 士大夫典范的形成与朱子学
第一部分 福建士大夫与官僚社会
第一章 刘后村与南宋士人社会
一 当代一流之人
二 土狭人稠之地
三 灰色的时代
四 更化与善类
五 《清明集》中的名公
六 公论的芒刺
七 鄂州前后
第二章 明末的闽人
一 闽人的复杂心态
二 二百年来无相
第二部分 历史教科书与福建人
第三章 掸去教科书的灰尘《资治通鉴纲目》再考
一 蒙尘的教科书
二 编纂过程
三 在门人圈子之中
四 出版
五 类书中的《纲目》
六 尹起莘与周密
七 《凡例》的浮现
八 《凡例》之二忠臣
九 迟来的精读者
十 劳作的内容
十一 诸注合流
十二 慎独斋
第四章 不肖的孝子《少微通鉴》
一 明代的通鉴
二 少微先生
三 元刊本的存在
四 陆状元本、《纲目》、《少微》
五 松坞师徒
六 刘剡的手段
七 《节要续编》
八 刘剡的窍门
九 编年史的变质
第五章 《通鉴》的近亲纲鉴
一 所谓纲鉴
二 余象斗本及其他
三 与《少微通鉴》的关系
四 《大方纲鉴》
五 评林
六 纲鉴的文本
七 《通鉴》《纲目》前编
八 两部续编
九 《续纲目》的叛臣
结论
结语
后记
插图一览
作品名索引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