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跑越追》中,他有个外号叫”狼眼儿鹿“,没有一个逃犯能逃脱他的法眼;他有一双飞毛腿,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时,从未失过手。然而最近,妻子闹离婚,岳父进监狱,自己工作簿顺心,大名鼎鼎的打流队队长鹿遥几乎不堪重负。
虐恋情殇,背负两条人命的在逃杀人犯董超,就是在这时候从鹿遥的眼皮子底下潜入了远山市。一次邂逅,几次搏杀,冥冥之中,一个警察与一个逃犯的命运纠结,竟不可思议地诠释在一场生死追捕中。
如果警察打击犯罪是给千疮百孔的社会治病,那么谁来给伤痕累累的警察疗伤?《越跑越追》提出了一个似小实大的问题。 作者宗利华笔下每个人物的生活、情感和心灵世界都受到了现实的撞击而崩裂破碎、遍体鳞伤;他看到了每个人身上的伤口与疼痛、矛盾与挣扎,并借助生动的故事讲述呈现给读者。
代序
描画我们&"千疮百孔&"的生活
——宗利华长篇小说《越跑越追》读评
李朝全
我们的国家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一切都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我们的生活亦是如此。每个人,无论他从事何种职业,无论他身处中国的哪个角落,都不能不受到这个时代和社会巨大转型、巨大变革的裹挟与冲击。历史和时间终将证明,变革和转型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留下了&"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的印记。作家是时代的书记员和历史的见证者,他所要做的就是去&"看到&"这一切,记录这一切,写下属于我们这个转型时期人们&"千疮百孔&"的生活和&"遍体鳞伤&"的情感与心灵世界。我在阅读宗利华的长篇小说新作《越跑越追》时感受最深的便是这一点:作者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笔下每个人物受到冲击撞击而崩裂破碎受伤的生活和情感、心灵世界;他看到了每个人身上的伤口与痛苦,矛盾与挣扎,然后努力地用故事讲述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越跑越追》故事的开头便是一个富于象征意味的场景:在火车站,刑警鹿遥对人群中的一个小偷穷追不舍。小说叙事的主线是一个警察追捕逃犯的故事:一个叫董超的人因为怀疑妻子梁文莉有婚外情&"失手&"杀死了她,随后又在逃亡过程中,杀死了一名无辜的女司机,又因为&"三陪女&"阿玲欺负了自己的情人马晓雅而残忍地将其杀害;鹿遥根据公安部门的通缉令发现了董超的踪迹,一路紧追不舍,历经曲折终于将他抓住。小说叙事因此有了两条线索。一是董超逃亡的经过,他一路上的遭遇,他遇到&"三陪女&"马晓雅,然后与之发生了一段令人感觉相当真实的真爱,由此牵扯出了董超的再次杀人和杀人后逃到马晓雅家乡的深山老林里躲藏起来。一条是警察鹿遥的线索,他的一地鸡毛的生活,与妻子的冷战,妻子的出轨,遭遇的家庭危机,他和同事何涛之间的矛盾纠结,同助手祁连山之间的默契合作,跟小报记者李佑的冲突,在经历&"官场&"的一番波折之后重新担任刑警大队长,一路缉凶,决不放弃。小说的正面叙述——警察最终抓住了逃犯——无疑是要带给读者一种坚定的信念和美好的期许: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坏人终将得到惩处。而故事的结局却是:逃犯趁警察不备纵身跳崖自尽,下意识伸手去拉逃犯一把的好警察鹿遥也被牵带不幸落崖。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一个悲剧,是人物(主人公鹿遥)性格的悲剧,也是人物命运(作为一心捍卫正义和法律的好警察)的悲剧,同时也可以说是时代的悲剧。大时代正在剧烈的变革中,每个人身上都千疮百孔、遍体鳞伤。好人(警察)身上如此,坏蛋(逃犯)身上亦是如此。
生活带给人物的伤害首先是物质、利益层面的。作为刑警,鹿遥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普通人一样,工作、提职、升迁沉浮,因为无意间娶了副检察长的女儿,仕途顺利,当上了刑警大队长。岳父因受贿而被捕免职,鹿遥受到排挤,成为打流队队长,整天与扒手小偷打交道。新任刑警大队长何涛索贿受贿问题暴露并因此下台,鹿遥官复原职。小说塑造人物,首先是将其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来描画;而通过描画这些人物关系和这些关系所带来的利益冲突、消解与融合,又很好地反映了社会生活面貌。人物围绕着现实生活中物质的、利益的争夺与分割,展开了各种或明或暗的较量,最终并没有胜利者,几乎每个人都受到了利益驱动和物质欲望的伤害。何涛如此,鹿遥的岳父李大鹏亦是如此,鹿遥本身亦是如此。在与何涛的竞争角逐中,记者李佑接连刊发关于鹿遥打小偷的负面新闻,鹿遥因此被停职。他的本该属于正常的升迁因为有岳父这个背景也有意无意地被披上了裙带关系的阴影。他在生活中遭遇到的与妻子情感不和也与自身物质处境的窘困有关。再从逃犯董超来看,他的暴戾性格的生成同自己的家庭遭遇和家庭环境有关,特别是同其母亲顾秀英的&"言传身教&"有关。而顾秀英这样一个悍妇同样与物质困窘和环境的压迫有关。父亲和祖父遭受迫害的经历也带给少年董超深刻的影响。可以说,生活在当下中国的人,无人能够逃脱物质层面的挤压乃至压迫,无人能够逃过利益和欲望的追逐与&"摧残&"。
生活带给人物的伤害更多体现在情感和心灵层面上。那是一种身体内部的&"暗伤&"。这样的伤口外人未必能看得出来,但当事者却须默默地去承受、去调适。处理家庭危机、情感挫折纠葛方面的不同抉择,竟会造就两种不同的人物命运,这便是小说《越跑越追》为我们血淋淋地展示的一面。董超和鹿遥同样遇到了妻子&"出轨&"婚外情的危机。鹿遥是真实地遭遇了家庭危机和情感伤害,因为他在自己的家里亲眼看到妻子同昔日艺术学院同学王枋慌张的神色和不知所措的言行。他和妻子有共同的女儿幼小的鹿鹿,这更增添了二者离分的难度。鹿遥试图独自去舔舐自己心灵深处的伤口,承认妻子的过失并将要原宥她,他保持了自身在情感方面的白璧无瑕。作者似乎要将鹿遥塑造成这样的一个&"硬汉&":刚中带柔,坚定和原则中带有妥协和放弃。这是一个现实中的人,一个让人感觉真实的警察。在处理家庭危机方面,董超则作出了完全不同的抉择,他毫无应付情感问题的能力——尽管他也曾经想要冷静地面对妻子可能的出轨,他武断地认定妻子与以前的&"情人&"——那个音乐教师旧情复燃——其实她只是同他一起吃了顿饭而已,便与妻子发生了激烈的没有回旋余地的冲突。他&"失手&"却是真实地杀死了妻子。而后,他的命运就被彻底地改变了。他走上了一个杀人犯的不归路。
除了鹿遥、董超之外,其他人物大多也受到了情感的或心灵的伤害。马晓雅,因为懵懂,遭遇了小酒店老板的黑手,在与邻店厨师&"恋爱&"再遭愚弄之后彻底地自暴自弃,走上了卖身的路途。好容易遇到了生活中的真爱,却发现对方竟是一个杀人犯。这样的情感也注定没有好的结局。再看董超的妻子梁文莉,嫖娟被抓的记者李佑,&"三陪女&"阿玲,鹿大鹏的妻子,画家王枋,音乐老师,孩子鹿鹿……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心灵的挫伤。这种伤害,固然有人物自身性格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一种生活的伤害,一种社会的伤害。因此这种伤害是具有共性意义的,或者说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的。生活在转型期、大变革时代的人,没法逃避也无从逃避生活可能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其实,几乎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这样的伤口、这样的伤痕。作者宗利华通过描画一正一反两个主要人物所受到的&"伤&"与&"痛&",揭示的正是我们千疮百孔的生活和遍体鳞伤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些方面。
当然,宗利华在呈现和展示人物伤口的时候并非简单地一味地凸现伤口本身,他还用较多的笔墨来揭示人物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譬如鹿遥,他的情感世界并非一潭死水不起波澜,他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困惑,有自己的惆怅和激烈的内心冲突。他痛恨妻子的背叛,但他又无法割舍对女儿的挚爱,于是陷入了情感和心灵的旋涡,他在其中苦苦挣扎,并最终找到了自我救赎之路。董超是家庭悲剧的牺牲者,同时又是家庭悲剧的制造者。他的家庭暴力害了妻子梁文莉,使她时时生活在恐惧、痛苦与绝望之中。他杀了妻子,成了坏人,但他的身上还未泯灭人性之光,他也渴望真爱,追求真爱,在同马晓雅的恋爱中他几乎找到了这种情感的归宿,尽管这种结合可能是一种&"恶之花&"。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到作者为我们塑造的祁连山这个人物。这是一个单纯朴实真诚的人,一个类似傻子的人。他得到了秦岭云的真爱。他几乎没有受到生活的伤害。但生活的伤与痛——包括鹿遥的死,也深刻地教育了他,使他长大成人。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似乎是要告诉我们:只有真诚率真地活着的人,做回真实自己的人,才有可能逃避遍体鳞伤的命运。
后记
书写警察&"内宇宙&"
——长篇小说《越跑越追》创作谈
《越跑越追》的故事框架,早在数年前已然形成。一开始,我曾经起笔写过几万字,中间却进展不下去了。我发现叙事手法有些不对头,有点儿乱,好多地方强化了阴暗面的污浊,致使整体基调上比较晦涩,缺失了文学作品的美感。发给朋友看了开头,一致都不看好,都批评我太颓废。于是,我果断打住。促使我重新开始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三年前我到一个县城派出所进行为期两年的下派锻炼,与基层刑警、派出所民警一起工作、生活,对他们的共性心态有了更深了解,拥有了一些基础性生活经验。其二是,偶然听到同事议论,在一次处置重大交通事故时,派出所一些民警,尤其是女民警,不堪面对现场那种血淋淋的惨状,工作结束后,躲到办公室,心理焦虑、压抑,都不肯回家了。有领导注意到这事儿,专门请来心理辅导专家。
我觉得,后者给了我一个写作出发点。这其实也是基层民警面临的一个共性心理特征,一种来自生活细部的焦虑,一种心理亚健康状态。我看过美国新精神分析专家卡伦·荷妮的著作《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对此进行过精深的解析。很多不理解的人会产生困惑或质疑,这是不是精神疾病?或者说,有此征候的人,会不会就是轻微精神病人?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虽说这种心理亚健康状态或者说病态人格直接来自精神领域,却是几乎每个人都面临的、都具有的。每个人都基于这样或那样的元素而焦虑、惶恐。警察这个群体由于其独特的工作环境,面临的焦虑和困惑势必更多。至少,在当下的和平年代,警察是最为接近生死较量的群体之一。因此,这是一个刺激我的观念。我想揭示基层警察心理焦虑的来源。很多人只看到了警察群体形象的另一面,比如,刚正不阿的高大形象,带有职业特色的刚硬一面。当然,某些警察在灰色地带的龌龊表现,也引起大众对警察群体的不满。但我认为以前的文学作品,好多都是脸谱化的。我的出发点是从各个角度来揭示警察的心理焦虑。因此,我塑造的鹿遥这个打流队队长形象,是基本远离光环的底层人物,是普通人,是比较纯粹的生活化的人。他面临情感的考验(妻子的出轨),基层官场的争斗(权钱利益的旋涡),当然,更主要的是面临与在逃犯你死我活的斗智斗勇。这样的思路,让我对把握这个人物有了新的视角。至少,在我有限的阅读中,还没有人细致地勾勒过这样一个基层警察形象。我想让文学作品中的警察回归现实,回归普通人的鸡零狗碎的日子。往深了说,就是往内转,用很多细节来挖掘这个角色的&"内宇宙&"。
那个支点,我还使用于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杀人在逃犯董超的病态人格是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的。它来自于家庭,来自于青年时期,当然也来自于情感经历。他失手杀死妻子看似无意,实则是长期压抑的必然。杀死第二个受害人,则完全是情绪失控。而杀死一个&"三陪&"小姐,则是基于前两次心理基础上的,也是基于他与马晓雅扭曲的爱情之上的。这样,鹿遥与他之间的追逐与反追逐,就形成一种越跑越追的格局。我同样花费许多笔墨勾画马晓雅这个&"三陪&"小姐既让人哀其不幸又让人怒其不争的形象,目的是让她跟董超的情感变得清晰、真实,也让董超的许多举动变得符合某种规律。小说中,还有一个女人李小曼值得关注。从女人角度讲,李小曼同样面临许多焦虑和惶恐。她跟鹿遥的婚姻实质,我认为是符合目前中国大众婚姻的,是另一种意义的亲情逐渐代替爱情的缺乏激情的婚姻。这样的婚姻必然跌跌撞撞。
正是这个出发点,使小说里的所有人物都显得很累,很不开心,都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境,比如刑警队队长何涛、记者李佑。
即便是这样一系列的人物聚集在一起,我也充分给予了他们一种希望。因此,小说整体格调不是一味晦涩的,甚至,我以为是积极向上的。这也是与第一版截然不同的一种基调。鹿遥的正义形象我尽量让他表现得自然,那是一种职业性显示,也来自于他的性格。奔跑之于鹿遥来说,是一种焦虑的展示。但从整部小说来说,奔跑却预示着警察抓获杀人犯是一种必然。我尽量绕开一些符号化的电视剧镜头式的情节,看似轻松,背后充满紧张。我让马晓雅有了悔悟,也让李小曼重新找到了情感支点。这样一部小说,同样也体现出我的价值和道德观念。我们所处的时代,看似纷乱,看似陌生,看似让人困惑、焦虑,但万事万物都有其普遍性规律。如何去把握生活,如何去掌控人生,这才是大命题。2010年3月初,我带着这部书稿的电子版,到北京鲁迅文学院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学习。那时我还在为小说的结尾挖空心思。读者看到的结尾,就是在那期间产生的,是否定了从前的几种结尾的。我不知道这样的处理是否更好。我留下了一些悬念和空白。一个是把希望和光明扩大,另一个我认为这是小说艺术的某种规律。我非常清醒,这部小说还带有许多不足和遗憾,有一些是我自己也不能解决的。我不知道目前有多少作家以这种视角写作,至少我自己认为,我在探索另一种途径挖掘和展示公安文学的更多可能性。现如今,网络、报刊上的纪实报道已经对传统的以悬念和快节奏取胜的公安文学产生了重大冲击。我想,回归现实,回归生活,让警察从某个虚无缥缈的高处走下来,已经成为某种选择。
宗利华,职业警察,70后。
中国作协会员,小小说金麻雀奖得主。
全国公安文学大奖赛长篇小说奖得主。
鲁迅文学院第十三届高研班学员。已出版小说七部。
现居淄博。
代序 描画我们“千疮百孔”的生活李朝全
第一章 “狼眼儿鹿”
第二章 人生没有假设
第三章 扒手的狡辩
第四章 心理医生
第五章 何必当初
第六章 杀人犯的眼睛
第七章 亡命之徒的一夜情
第八章 警察和小偷
第九章 十年怕井绳
第十章 警察的困惑
第十一章 丫头片子成精
第十二章 “梦巴黎”的女人
第十三章 医生也需要治疗
第十四章 不期而遇
第十五章 雨夜狂奔
第十六章 惹来杀身之祸的电话
第十七章 紧急补救
第十八章 出轨
第十九章 后院起火
第二十章 警察打人
第二十一章 艺术家的土匪儿子
第二十二章 引狼入室
第二十三章 不收房租的隐情
第二十四章 祸不单行
第二十五章 爱上杀人犯
第二十六章 意外发现
第二十七章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第二十八章 塞翁失马
第二十九章 记者的隐情
第三十章 跟女儿赛跑
第三十一章 血缘关系
第三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
第三十三章 何处藏身
第三十四章 尴尬的晚饭
第三十五章 不会发短信
第三十六章 离婚协议
第三十七章 别说领导坏话
第三十八章 世事难料
第三十九章 情到深处
第四十章 母亲的爱情
第四十一章 恨鹄的传说
第四十二章 鸠占鹊巢
第四十三章 和杀人犯谈爱情
第四十四章 玉石俱焚
后记 书写警察“内宇宙”——长篇小说《越跑越追》创作谈
两人的同学期是在省警察学校。
当时,学校里女生少,男生女生的比例差不多为八比一。临到毕业的时候,好几个女生被眼疾手快的男生拿下,到最后队上只剩了个陶昕柔。不是说这女孩子不漂亮,没有男孩子追。恰恰相反,她太漂亮,有点儿扎人手的漂亮。想试探一下的男孩子起初是很多的,可结果都被拒绝,都很受伤。再后来,干脆也就没人敢再去试。
陶昕柔跟别的女同学的确不太一样。她似乎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女子。平日里,从来不跟女生一起打闹,对男生,也保持着足够的距离。整个学习期间,这女孩儿就像一只骄傲的小鹿,昂首挺胸行走在同学们的目光里,或者说,行走在她一个人的世界里。
上拳击课的时候,男生一般不会主动选择跟女生对打。手重手轻的,分寸不好把握啊!而这个陶昕柔同学呢,偏偏喜欢向男生挑战。她出拳速度极快,很凌厉,像一个真正的拳击手。第一次与她对打的那个男生根本没设防,砰的一下,被小女子陶昕柔击倒在地,引起其他同学一片哗然。那个男生,恰好就是此时站在面前的&"狼眼儿鹿&"。
为那件事儿,鹿遥曾好长一段时间不给陶听柔好脸色看,不过内心深处倒是多多少少有点儿佩服这个小女生。陶昕柔为了那一记老拳,事后悄悄对鹿遥表达了她的歉意,同时却又责怪鹿遥没有配合意识。&"你还是个男人呢,就不懂防守吗?老师讲的那些内容,都记到哪里去了?&"弄得鹿遥哭笑不得。
按说,当年鹿遥不是没有走进陶昕柔内心的机会。可那时候的鹿遥,甚至比陶昕柔还要孤傲几分。鹿遥因学习优秀,表现突出,当选队上的干部,成了一队之长,而且,还进了校学生会。依照学校的规章制度,他必须得做个好学生,要处处体现带头作用。学校明令禁止男女同学谈情说爱,好学生鹿遥怎么能带这样的头儿?再者说,鹿遥是从偏远的乡村,贫瘠的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对于男女之间谈情说爱这一套,根本就不在行,再加上莫名其妙的自卑心理,就多少有点儿硬拿架子的味道。
这一拿,也就拿到了毕业,大家挥泪而别,各奔东西。
陶昕柔参加工作后,被分配到市局看守所,看了两年女犯人。别的同龄人都忙着谈恋爱,她却一刻也不空闲地参加自学考试,居然很顺利地拿到本科证书,再后来,又很轻松地把律师资格证拿到手。随即把辫子一甩,离开公安队伍,做她的专职律师去了。陶昕柔做律师那一年,分到位于市中心区分局刑警队的鹿遥,亦顺理成章开始了他的个人家庭生活。鹿遥很轻松地把婚结了。娶的是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大鹏的女儿李小曼!明眼人心里都清楚,一条康庄大道正在鹿遥这小子面前徐徐铺开。
而陶昕柔呢,却像是铁了心做一个单身者。有一天,鹿遥从一个同学嘴里得知,似乎从不安分守己的陶昕柔只身一人去了北京,读研究生去了。忽悠一下子,鹿遥把以前同学时所有的细节都搜索出来,梳理了一遍,越发感慨陶昕柔这女子性格独特,非同常人,简直就是个独行侠。心说,不知哪个男人运气好,能降伏这样一个女子。这样想的时候,心里莫名其妙还生出另一番惆怅,假如当初在警校里,如果脑袋稍稍开化一下,会不会追上陶昕柔呢?
人生没有假如。
那个时刻,他才多多少少意识到,由于两人都是同样的脾性,似乎是把缘分给生生地错过了。
当然,只是稍纵即逝的感觉而已。
又有一次,陶昕柔回远山来度假,招呼几个同学一聚,鹿遥在受邀之列。那个时候,鹿遥已经遭遇到一系列的变故,人生道路上似乎突然阴影重重。他心情不好,话不怎么多,酒倒是喝了不少。坐在一边儿冷眼观察他的陶昕柔,竟突然之间有了一丝心疼的感觉。尽管,她警告自己,这种感觉有点儿可怕,但回到北京后,还是忍不住时不时地电话短信联系鹿遥。两人的沟通交流,既不频繁,也没断掉。
这一次,是陶昕柔在离京前给鹿遥打电话,说:&"我终于毕业了,就要杀回远山了。&"
鹿遥当时正在火车站广场,眼睛扫着出站口涌出来的旅客,顺口就说:&"好啊,我现在整天在火车站瞎逛,正好可以接站。&"
陶昕柔一声欢呼:&"那太好啦!我得好好享受一下警车开道的滋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