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为人类提供和谐、文明、宜居的城市环境建设做出一定贡献的美好愿望,《绿色北京环境优化》在广泛的、较长期的实地凋研及深刻认识北京市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当前大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剖析了环境及其优化内涵,梳理了环境优化技术路线,从发展过程和目标两方面指出了环境优化趋势;通过已有的研究评述、网络信息平台资料收集等,在总结评述国内外环境优化与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新时期北京市环境优化理念及基本思路,提出了环境优化的近期任务,并重点以绿色北京及其环境优化途径,以及北京市旅游环境、功能拓展区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的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彭文英,四川乐山人,1967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2010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教委“首都圈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上要从事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论文50余篇。
第一章 北京市环境特征
第一节 北京市地理环境
一、位置与地貌
二、气象气候
三、河流与水域
四、植被与绿地
第二节 北京市自然资源环境
一、土地资源
二、水资源
三、景观资源
第三节 北京市人文社会环境
一、人口与经济
二、文化与社会
第四节 北京市环境整体特征
一、自然环境多样性
第一章 北京市环境特征
第一节 北京市地理环境
一、位置与地貌
二、气象气候
三、河流与水域
四、植被与绿地
第二节 北京市自然资源环境
一、土地资源
二、水资源
三、景观资源
第三节 北京市人文社会环境
一、人口与经济
二、文化与社会
第四节 北京市环境整体特征
一、自然环境多样性
二、发展水平多层性
三、居住人口流动性
四、城市功能多元性
五、敏感点的特殊性
六、环境容量有限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大城市环境问题
第一节 城市地区环境问题
一、环境污染及环境卫生问题
二、城市环境秩序构建与公共空间整治问题
三、城市绿化建设及景观塑造问题
第二节 农村地区环境问题
一、农村自然生态环境问题
二、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问题
三、农村人居环境问题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环境管理问题
一、城乡基础设施及景观管理问题
二、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
三、城乡资源保护问题
四、城乡一体化治理问题
第四节 北京市主要环境问题
一、北京城市环境主要问题
二、城市功能拓展区环境问题
三、新城环境建设主要问题
四、农村居民点环境问题
参考丈献
第三章 环境优化及其趋势
第一节 环境及其优化内涵
一、环境含义
二、环境优化内涵
第二节 环境优化趋势
一、基于发展过程的环境优化趋势
二、基于发展目标的环境优化趋势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北京市环境优化思路
第一节 环境优化必要性
一、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环境改善需要持续
二、奥运环境优化成效需要拓展
三、宜居城市及世界城市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环境优化理念及基本思路
一、环境优化先进理念
二、环境优化基本思路
第三节 环境优化原则及目标
一、环境优化原则
二、环境优化目标
第四节 环境优化任务体系
一、环境优化任务体系
二、近期环境优化任务
三、区域环境优化任务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绿色北京及环境优化途径
第一节 绿色北京及其科学内涵
一、绿色北京研究背景
二、绿色北京科学内涵
第二节 绿色北京评价体系
一、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二、评价体系框架
三、评价方法
第三节 绿色北京现状与问题
一、绿色北京现状评价
二、绿色北京的低碳发展现状
第四节 绿色北京环境优化途径
一、环境优化的绿色生产建议
二、环境优化的绿色消费建议
三、绿色环境优化建议
四、配套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北京城市功能拓展区环境优化
第一节 环境特征及现状问题
一、基本概况
二、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三、环境现状水平
四、环境特征
五、环境现状问题及成因
第二节 环境优化及分区整治
一、环境优化定位
二、环境分区规划方向
三、薄弱地区环境整治与优化
第三节 道路交通环境优化
一、道路交通建设提高承载力
二、存在问题及限制因素
三、指导思想及目标
四、优化方案及实施建议
第四节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
一、设施建设保障环境卫生
二、垃圾处理设施布局现状
三、“十一五”重大环卫设施建设及成效
四、存在的问题
五、垃圾处理设施优化方案及实施建议
第五节 水环境保护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化
一、河湖水系及保护
二、水资源污染问题
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化
第六节 大气环境整治与优化
一、科学防治大气污染,初现蓝天景象
二、大气污染及其防治问题
三、指导思想及目标
四、优化实施建议
第七节 生态环境景观优化
一、生态环境优势
二、生态景观建设成效
三、生态景观优化方案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北京市农村环境建设优化
第一节 农村基础设施现状水平与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评价方法
二、农村基础设施现状水平
三、农村基础设施现存问题
第二节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及居民需求
一、研究方法
二、环境基础设施现状问题
三、环境基础设施的村民需求
四、结果与建议
第三节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对策建议
一、加强国际城市和首都郊区建设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规划建设重点,按重要性次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三、确保民生需求,强调“自下而上”设施供给模式
四、明确运营维护责权,建立多元化的运维主体
五、突出农民主导地位,改革招投标制度
六、改革机制体制,建立和完善财政保障机制
七、加强科技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设施维护及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