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系列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本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的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最新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求编写的,同时也覆盖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全国高等学校(安徽考区)计算机水平考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的内容。
本书共分9章,第1章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信息表示、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第2章讲述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Windows XP的基本应用;第3~5章以Microsoft Office2003为平台,讲述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和演示文稿创作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第6章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与主要应用模式;第7章以FrontPage2003为主介绍网页的基本制作过程;第8章讲述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第9章介绍程序设计的概念和编程方法。本书提供了大量贴近实际的案例,并配有丰富的例题和习题。此外,本书还配有上机实验指导教材,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覆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培训教材,还可作为不同层次从事计算机应用的人员的参考书。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人们在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否具有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即用计算机获取、表示、存储、传输、处理、控制和应用信息,以及协同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9年8月研究完成了《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基本要求》针对近年来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准确定位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达到的4项“能力结构”要求,即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网络的协同能力和在信息社会中终身学习的能力; 明确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并描述了这两大体系中蕴涵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即148个知识单元、873个知识点和119个实验单元以及529个技能点,可供不同层次的学校根据教学目标,从中选取若干知识单元、知识点和实验单元、技能点,构建所需课程。《基本要求》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们根据《基本要求》中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求以及面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了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精心编写了这套《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教程。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教材内容紧扣《基本要求》中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的要求,体系完整,内容先进,符合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
(2) 本套教材内容新颖、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实践性强。教材中选用了各种类型且内容丰富的应用实例,并附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和实践题。本教材力图反映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在内容上既注重基础理论又突出实用性,注重培养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
(3) 注重多维化教材建设,除主教材外,还配套有实验教材、多媒体电子课件和教学网站,能够适应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本教材共分9章,第1章是基础知识篇,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信息表示方法,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信息表示的基础——二进制等概念; 介绍了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最新发展和计算机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使读者能够了解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常见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工具。第2章讲述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Windows XP的基本应用,配合上机实验指导阅读本章内容,可使读者达到清晰理解并熟练使用Windows XP的目的。第3~5章以Microsoft Office 2003为平台,分别介绍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和演示文稿创作软件PowerPoint 2003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其中的应用案例和实验指导教材中的练习指导可以帮助读者掌握每个工具的功能、概念和主要操作方法。第6章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与主要应用模式,其中的案例可以引导读者成为熟练的网络信息的使用者。第7章以FrontPage 2003为主介绍网站的创建和网页的基本制作过程,可使初学者快速掌握网页的基本制作方法。第8章讲述信息安全的有关知识,使读者了解计算机信息安全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而产生的新问题,要从技术、管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建立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第9章介绍程序设计的概念和编程方法,使读者对程序设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本书由汪虹主编并统稿,项芳莉、韩静、袁琴任副主编。本书的第1、第3章由项芳莉编写,第2章由王勇编写,第4、第7章由袁琴编写,第5、第9章由韩静编写,第6章由徐安国编写,第8章由汪虹编写。黄山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的老师们对教材的修改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书的编写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加上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1年9月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的发展
1.1.2 计算机的分类
1.1.3 计算机的应用
1.1.4 计算机的特点与性能指标
1.2 基于计算机的信息表示
1.2.1 信息编码
1.2.2 数制的基本概念
1.2.3 数制之间的转换
1.2.4 数值数据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1.2.5 非数值数据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1.3 计算机系统
1.3.1 计算机系统组成
1.3.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4 微型计算机系统
1.4.1 主机系统
1.4.2 外部设备
1.4.3 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
1.5 多媒体技术基础
1.5.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1.5.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1.5.3 媒体信息的表示
1.5.4 常用多媒体信息处理工具
1.6 本章小结
1.7 习题
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2.1 操作系统概述
2.1.1 操作系统的功能
2.1.2 操作系统的分类
2.1.3 常用操作系统简介
2.2 Windows XP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2.2.1 Windows的家族及发展
2.2.2 Windows XP的运行环境和安装
2.2.3 Windows XP的启动、注销与关机
2.2.4 鼠标与键盘
2.3 图形用户界面与操作
2.3.1 桌面
2.3.2 窗口和对话框
2.3.3 菜单
2.3.4 剪贴板
2.3.5 帮助系统
2.3.6 任务管理器
2.4 文件及文件夹管理
2.4.1 文件与文件夹的概念
2.4.2 资源管理器
2.4.3 查看文件和文件夹
2.4.4 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2.5 系统配置与管理
2.5.1 设置显示属性
2.5.2 添加/删除输入法
2.5.3 用户账户
2.5.4 安装/删除程序
2.5.5 添加新硬件
2.5.6 其他常用设置
2.6 Windows XP的娱乐附件
2.6.1 录音机
2.6.2 音量控制
2.6.3 多媒体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
2.7 本章小结
2.8 习题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3.1 Word 2003简介
3.1.1 Word 2003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3.1.2 Word 2003的启动与退出
3.1.3 Word 2003的窗口与视图
……
第4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
第5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第7章 网页制作基础
第8章 信息安全基础
第9章 程序设计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