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中学语文知识地图》对语文学科的考核点进行了梳理,对中学语文阅读题型进行了分类,将知识点的讲解和答题结构相融合,并通过图表进行展现。本书体系严谨,例题讲解详尽,使学生了解阅读的问题根源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实用性强。适合初中生及教师、家长参考使用。
中考语文阅读,我们为什么会丢分? 从判定分析题到“踩分题”梳理 理解表述能力与“虚实相应法” 文章赏析的“点”与“面” …… 作者以命题者的思路,将语文阅读的考核点进行了梳理,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薄弱点、需巩固点和可突破点。做到语文阅读不丢分!
黄保余,天才型教师,国内知名阅读写作教育专家,中国少年作家班作文培训中心主任、中华母语学习与文化发展总课组秘书长。他中学时便出版长篇小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少年作家”,对语文阅读写作有着独特的感知能力。他独创的中学语文知识地图涵盖了各地中考90%以上的具体考核点,成为众多名校学生前来北京面授学习的最大动力。在北京,人大附中、四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等众多名校学生和家长选择通过中学语文知识地图来提高语文成绩。
第一章中考语文阅读,我们为什么会丢分?
第一节发现语文阅读问题所在1
一、意外丢分,不是“失误”1
二、“知识点”是语文阅读考试的根本2
三、掌握“知识点”和“答题结构与方向”,避免丢分3
第二节发现出题源头,中考语文阅读能考什么3
一、中考语文阅读题是怎样出的3
二、阅读答案是怎样来的6
三、什么是“踩分词”7
第三节用《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解决问题8
一、什么是《中学语文知识地图》8
二、通过本书可以解决哪些问题?8
三、《中学语文知识地图》学习策略与技巧8
第二章从判定分析题到“踩分词”梳理
本章导引9
第一章中考语文阅读,我们为什么会丢分?
第一节发现语文阅读问题所在1
一、意外丢分,不是“失误”1
二、“知识点”是语文阅读考试的根本2
三、掌握“知识点”和“答题结构与方向”,避免丢分3
第二节发现出题源头,中考语文阅读能考什么3
一、中考语文阅读题是怎样出的3
二、阅读答案是怎样来的6
三、什么是“踩分词”7
第三节用《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解决问题8
一、什么是《中学语文知识地图》8
二、通过本书可以解决哪些问题?8
三、《中学语文知识地图》学习策略与技巧8
第二章从判定分析题到“踩分词”梳理
本章导引9
第一节判定描写方法及分析其作用9
一、描写方法及其作用9
二、语文知识地图导航12
三、看看我们在考场遇到的题型13
第二节判定文章的结构特点及分析其作用14
一、文章结构安排及其作用14
二、语文知识地图导航16
三、看看我们在考场会遇到的题型17
第三节判定文章材料的搭配及作用18
一、材料之间的关系梳理18
二、语文知识地图导航20
三、看看我们在考场遇到的题型20
第四节判定文章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3
一、修辞手法梳理23
二、语文知识地图导航26
第三章理解表述能力与虚实相应法本章导引30
第一节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30
一、理解能力30
二、语言表述能力31
第二节理解表述能力考核与虚实相应法31
一、什么是虚实相应法31
二、虚实相应法在文章中的初步应用33
三、《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虚实分析34
第三节事实、人物行为与思想情感的对应35
一、看看我们在考场曾经或将会遇到的题型35
二、答题思路总述35第四节写出人物心理活动或受到的启发38
一、看看我们在考场曾经或将会遇到的题型38
二、考核题型及答题思路总述38第五节某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1
一、看看我们在考场曾经或将会遇到的题型41
二、考核题型及答题思路总述41
第六节理解表述能力与虚实相应法训练题及详解45
第四章从说明、论证方法判定分析到文体阅读
本章导引51
第一节从说明方法到说明文考点51
一、说明方法的判定及作用51
二、说明顺序的考核52
三、说明文的结构53
四、考核题型及答题思路总述53
第二节从论证方法到议论文考点55
一、论点55
二、论据55
三、论证方法55
四、常见题型56
第三节说明文、议论文阅读训练题及详解58
第五章文章赏析的“点”与“面”
本章导引62
第一节表达方式的赏析63
一、叙述64
二、抒情64
三、描写方法64
四、多种表达方式的搭配65
五、考核题型及答题思路总述65
第二节主题的表现手法65
一、渲染65
二、扬抑66
三、象征66
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66
五、铺垫、对比、照应、衬托66
六、虚实66第三节文章的语言66
第四节文章的内容68
第六章《语文知识地图》知识点与历年真题分析
第一节记叙文69
第二节说明文112
第三节议论文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