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组态软件应用技术(第2版)(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
定 价:35 元
丛书名: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
- 作者:龚运新,顾群 等编著
- 出版时间:2013/9/1
- ISBN:9787302326397
-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P317
- 页码:319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2
- 开本:16开
《工业组态软件应用技术(第2版)/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是作者近十年来在全国各地进行现场培训教材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书中以力控组态软件为蓝本,全面而又具体地介绍了组态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主要知识,包括组态概念、实时数据库系统、分析曲线、数据报表、报警和事件、配方、控件及对象组件、I/O设备驱动、外部接口及通信、分布式网络及WWW应用、动画制作、脚本语言等,内容新颖,紧扣实际,做到触类旁通。
《工业组态软件应用技术(第2版)/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教材,也可作为组态软件自学教材或培训教材,还可用作从事工控应用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工业组态软件应用技术(第2版)/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是国内第一本由大专院校、组态软件开发公司、使用单位联合编写的教材。是在作者多年从事组态软件教学和培训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学生及组态软件初学者而编写的教材。 《工业组态软件应用技术(第2版)/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的主要特色是: 易懂。《工业组态软件应用技术(第2版)/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照顾到读者是组态软件的初学者,通过试用版软件仿真、理论讲解方式编写,直观形象,通俗易懂。 易学。采用实例编写,并配合简便、易懂的例子,读者可采用边看书,边做、边演示的方法学习,引导读者由浅入深地学习、掌握一种组态软件所有知识。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配套资源丰富。有多媒体教学视频,也有可运行一小时的原版软件,教学时可边讲解边演示,学生也可边看书边联系,达到尽快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目前,组态技术在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发展迅速。组态技术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PC和组态软件的普遍使用。所谓组态软件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能将各种控制硬件(工业PC、各种控制板卡、PLC、模块、单片机、数字仪表)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大的、能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专业应用软件。组态软件将复杂的工控技术,特别是将繁重而冗长的编程简单化,使得工控开发变得简单而高效,且大幅度缩短了开发时间,使工控技术这门高科技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我国有很多家开发组态软件,目前ForceControl组态软件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组态软件都可运行于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等多种操作系统,集动画显示、流程控制、数据采集、设备控制与输出、网络数据传输、工程报表、数据与曲线等诸多强大功能于一身,并支持国内外众多数据采集与输出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电力、化工、钢铁、矿山、冶金、机械、纺织、航天、建筑、材料、制冷、交通、通信、食品、制造与加工、水处理、环保、智能楼宇、实验室等多种工程领域。使用组态软件,用户可以方便地构造适合自己需要的数据采集系统,在任何需要的时候把生产现场的信息实时地传送到控制室,保证信息在全厂范围内的畅通。
组态软件的网络功能使企业的基层和其他部门建立起联系,现场操作人员和工厂管理人员都可以看到各种数据。管理人员不需要深入生产现场,就可以获得实时和历史数据,优化控制现场作业,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组态软件易于学习和使用,拥有丰富的工具箱、图库和操作向导,开发容易、开发时间短,既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又能提高系统性能。
组态软件是一个多而杂的大系统,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需要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通信技术、接口板卡、PLC、传感技术、数字电路、电器控制、电力电子知识作为基础,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好、学懂。作者集多年理论培训教学、实验教学、产品开发的经验,完全摒弃了以前那种理论与实验分开的思维模式,将实验、理论、产品开发三者有机结合,采用实例教学方式,使学习更加轻松容易。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站等现代教学手段,使本书概念清晰、直观明了、易学易懂。
力控ForceControl 7.0软件安装包及主要内容的多媒体演示等请详见网站www.sunwayland.com.cn。
编者 2013年7月
第1章 工业组态软件及发展
1.1 工业组态软件的发展概况
1.1.1 工业组态软件的发展过程
1.1.2 工业组态软件的主要特点
1.1.3 对工业组态软件的性能要求
1.2 工业组态软件的系统构成
1.3 工业组态软件的设计思想
1.3.1 概述
1.3.2 工业组态软件的设计思想
1.4 组态软件的使用方法介绍
1.4.1 软件安装与启动
1.4.2 工程管理器
1.4.3 工具列表
1.4.4 网络中心
1.4.5 应用工程项目开发过程
第1章 工业组态软件及发展
1.1 工业组态软件的发展概况
1.1.1 工业组态软件的发展过程
1.1.2 工业组态软件的主要特点
1.1.3 对工业组态软件的性能要求
1.2 工业组态软件的系统构成
1.3 工业组态软件的设计思想
1.3.1 概述
1.3.2 工业组态软件的设计思想
1.4 组态软件的使用方法介绍
1.4.1 软件安装与启动
1.4.2 工程管理器
1.4.3 工具列表
1.4.4 网络中心
1.4.5 应用工程项目开发过程
习题与思考
第2章 创建一个简单工程
2.1 创建简单工程概述
2.1.1 工程总体概况
2.1.2 使用组态软件的一般步骤
2.2 开发环境
2.2.1 数据库概述
2.2.2 创建数据库点参数
2.2.3 定义I/O设备
2.2.4 数据连接
2.3 创建窗口
2.4 创建图形对象
2.5 动画连接
2.6 运行
2.7 创建实时趋势
2.8 创建历史报表
习题与思考
第3章 变量
3.1 变量类别
3.1.1 窗口中间变量
3.1.2 中间变量
3.1.3 间接变量
3.1.4 数据库变量
3.1.5 系统变量
3.2 定义新变量
3.3 搜索被引用变量和删除变量
3.3.1 删除变量
3.3.2 搜索被引用变量
习题与思考
第4章 实时数据库系统
4.1 基本概念
4.2 数据库管理器DbManager
4.2.1 导航器与点表
4.2.2 菜单和工具栏
4.2.3 基本参数
4.2.4 报警参数
4.2.5 数据连接
4.2.6 历史参数
4.2.7 数字I/O点
4.2.8 累计点
4.2.9 控制点
4.2.10 运算点
4.2.11 组合点
4.2.12 雪崩过滤点
4.2.13 自定义类型点
4.3 DbManager/工程
……
第5章 动画制作
第6章 脚本系统
第7章 分析曲线
第8章 报表系统
第9章 报警和事件
第10章 后台组件
第11章 运行系统及安全管理
第12章 控件及复合组件对象
第13章 I/O设备通信
第14章 外部接口及通信
第15章 分布式网络应用